教学中的几个不经意

时间:2022-07-06 10:11:19

教学中的几个不经意

“每日三省吾身。”当晚上放下书本休息的时候,我们反思当日的工作,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己犯了几个不经意的错误。

镜头一:

1.作文课上,写人的外貌,为了增加现实材料,随机“请”一位同学来做“模特”,为了易于把握,特地找了一位有特征的同学,几十双聪明的眼睛立即把该“模特”的棱角讲得清清楚楚:

“大嘴……厚嘴唇……”“黑皮肤……像非洲来的……”“不高,胖胖的……像水浒传中的哪个……哪个……”(笑得说不出来)“模特”脸刷地红了,回到位置上哭了。

不当之一:活动是每个人的活动,每个人都是活动的主人,“模特”该是自愿的,而不是强制“请”的。师道尊严,让学生在不情愿中登场,犯“师僚主义”。

不当之二:把学生体貌缺点作为“易抓特征”,作为必要的教学材料,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2.戴上眼镜,拿起红笔将学生的日记精批细改,忽然,一份吐露心声的佳作让我手中的笔禁不住直画圈号(学生在日记中吐露一次拾金不昧的事),然后写上精美的评语,再批曰:“传阅”。不一会就红着眼来到老师面前哭诉。原来,同学们以日记中的隐私来攻击她,说她是自私鬼,悭吝人。

不当之一:辜负了学生的信赖,信赖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只因信赖你,学生才会为你吐露心声。

不当之二:传播他人隐私,又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镜头二:

1.课堂上,布置分层作业,甲等同学完成A题,乙等同学完成B题,丙等同学完成C题,丁等同学完成D题。

2.检查作业:丁等同学由老师检查。

3.背书:教师亲自检查丁等同学。

本意:紧抓后进生,把铁炼成钢。

不当之处:“信心是事业之船成功到达彼岸的风帆。”被我们时刻“照顾”的丁等同学还会有“自知之明”?从小失去自信,以后会如何?

镜头三:

1.“小明同学,你知道作者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吗?”

不当之处:一个问题只为一个同学设计,其他同学干什么?面向全体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2.“你们知道作者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一学生随即就“我!我!”老师随即就“小明真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了,你来答。”(其他同学投去羡慕的目光)“作者小时候有一次听奶奶讲的。”“真好,你们就要像小明学习,多动脑筋。”其他同学情绪低落。

不当之处:如果第一例是教师剥夺学生学习权利的话,那么这一例是教师纵容指使学生剥夺其他学生的学习权利,问题一出来,优等生先声夺人,不让其他人思考,教师心领神会,配合优等生,来不及思考的学生只好傻乎乎地看师生“二人转”。

镜头四:

“下面由李小露和老师分角色朗读……”“下面由李小露和老师表演……”“下面由李小露和老师……”“今天李小露特棒,我们鼓掌向他表示祝贺。”(其他同学羡慕而又不停地鼓掌)

不当之处:教师爱的阳光应洒向每一朵花。教师却情有独钟一人,剥夺了他人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权利。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经意的错误,虽不为恶,但也可能就此影响学生的一生!谨为此记!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宝应县山阳镇长沟小学)

上一篇:以国学诵读促进小学低段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下一篇:整体把握也需分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