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着走”的启示

时间:2022-07-06 10:09:36

不论是在公园里,或是在幽静的小区里,晨练的老人中都有一些人退着走。怪了,人们走路都向前走,这些老人为什么“退着走”呢?

我带着疑问,向这些老人请教。他们告诉我:祖国传统医学认为,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肾气虚衰。经络学说的十四经脉中就有“足少阴肾经”,具体说有涌泉穴,就在足心;有照海穴,就在足内踝下缘凹陷处……和我说话的老人,对传统医学很有修养,我对传统医学知之甚少,在他的面前,我简直就是一名小学生。

他们热情地告诉我:在走路时若能用脚后跟,就会刺激肾经穴位,达到健身延寿的效果。在倒走时,身体要自然直立,头要端正,下巴内收,双目平视,两脚脚尖翘起,直膝,迈步,脚跟着地,双手自然摆动,呼吸平稳。如此向前走、向后退都可,但后退时的脚跟着地作用明显。

退着走和向前走,有三大不同:首先要看路,向前走可以摸着石头过河,退着走则不同,要事先考察好,要走平坦大道,否则就会出现问题;其次是方法不同,向前走,可以用脚尖探一探,哎哟,一脚踩空了,跌了下去,爬起来再走,退后走就不同,基本上不会踩空,脚跟着地,站得稳;再次是心态不同,向前走是为了追求新的生活目标,退着走是为了锻炼身体,享受生活。

听了老人的话,自己感触很深,走路这最平常、最简单的事,里面蕴涵着那么多的学问,真值得我好好学习啊!看到这些情感真挚的老人,仿佛不是初次相识的陌生人,而是相交了很久的老友。

从孩提时代蹒跚学步开始,人生的道路就这么走啊走啊,年轻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明知山有虎,偏向山中行,天下没有走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坎,跌倒了,爬起来再前进。而今过了花甲,步入古稀之年,经不起摔跌了,很像宋代词人辛弃疾《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一词中所写的那样:“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老人有老人的思想境界,这是社会角色应有的分工和定位,从退着走的过程中可以领悟人生的旅程。难怪人们常说:“向前一步,悬崖峭壁;退后一步,海阔天空。”我们老人在“海阔天空”中颐养天年,不正是一件优哉游哉的事吗?

两个多年前的中国一位哲人老子讲过“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用现代语言说,就是有了成就(不论是对国家的、单位乃至家庭的贡献)而不居功,正是由于不居功,人们就不会忘记他的贡献。这不正是退着走的最高哲理境界吗?

养生之道多矣,退着走是其中的一种。我也加入到了退着走的晨练行列。

上一篇:都是“错救”致的残 下一篇:颈椎虽退变,老将又“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