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得精彩 29期

时间:2022-07-06 08:59:49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教学已经成为所有学科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作为体育教师,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很轻松地学好动作技术和掌握动作要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这就要求每一位体育工作者要善于钻研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学情,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达成高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体育教学;选修课;分层教学;策略

在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授课制中,要么就是行政班教学,要么就是男女分班教学。笔者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健美操,工作后,发现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不是选项教学,面对有男生有女生的自然班,班级数也较多,教同一个年级的老师,大多不是和我同一个专业的,健美操教材想要进入学期计划,成为其中的一个教学单元,教授并且考核,难度较大。于是,想到了开设健美操校本选修课程。从2006年开设校本选修课程,选择的课程名称是健美操(2011年之前开设的是啦啦操)。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很明确,一个是为了不荒废自己的专业,能够学以致用,另一个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第三个是为校健美操队(2009年改名为校啦啦操队)培养后备人才,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

从06年开课至今,应该说,对于这门课程我是胸有成竹,在其他人看来,我上起来游刃有余,其实,各中滋味只有我自己知道。几次萌发了放弃开设这门课程的冲动,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了,怎么样都是有感情的,内心舍不得。于是开始思考,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找到了问题的所在。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很好地理解校本选修课程的概念,没有找到自己在这门课程中真正扮演的角色,在制定课程目标的时候就将自己的需要放在了首位,完全忽略了学生才是课程的主体。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初中阶段的选修课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在理清了概念之后,我重新为这门课程定位,目的是为了让帮助学生在他们现有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重新确定了目标,明确了主体,顿时就让我的课程重生,也让我在上选修课的时候获得了重生的感觉。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我开始在选修课上尝试分层教学。

首先,先教给全部的20名学生一套全国啦啦操等级套路《花球》动作。然后对他们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更具学生考核的情况进行分层。A层次共有5名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舞蹈功底,动作掌握快,动作到位,有一定的力度,表现力佳。其余的学生全部归为B层次,他们没有基础和功底,动作掌握较慢,到位情况较差,无力度和表现力。

接下来,A层次的同学开始学习新的套路动作《街舞》。由于他们有功底,我决定使用教学视频,让他们先跟着视频进行自学,学得同时可以互相探讨动作,有不清楚的地方,我再给他们做指导。B层次的同学继续复习《花球》动作,由我帮他们纠正错误动作,一遍一遍复习,直到真正掌握动作。

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A层次的学生,提高他们看视频学动作的能力。教学视频有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镜面示范和背面示范、需要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明确动作的线路和方向,比起老师教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这套动作的视频学习,教会他们如何欣赏电视、电脑上的舞蹈视频,并且能够根据视频学会动作。对于B层次的学生,通过反复的动作教学,希望能够为他们打开啦啦操的大门,让他们对于啦啦操有一定的了解和领悟,培养他们对身体动作的控制能力和表现力。

随后,将B层次的同学根据学生之间的熟悉程度,让他们自由分组,每组三名同学,分为5个小组。然后,各个小组分别从A层次的5名同学中选择一个成为他们小组的组长。B层次的同学在完全掌握了《花球》套路之后,跟着自己的小组,有组长进行教授,学习《街舞》动作。我作为协助和指导,随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组是自己分的,组长是自己选的,小组的整体凝聚力就有了,组长的地位也突出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同时,培养A层次学生教动作的能力,自己会跳,还要会教,怎么样才能把自己会的东西,教给B层次的同学,对他们来说需要非常熟悉各个动作,知道每个动作的用力顺序、发力部位、动作节奏。而B层次的同学,在学习的时候可以不用顾忌老师的身份,不用怕耽误全体人的进度,不懂的地方随时停下来,随时提问,还可以要求组长手把手的教,直至学会为止。

分组开始学习《街舞》动作,每次课上又规定学完的内容,每次课都要展示,展示暨考核。A组的各位组长编排一个4人的小队形,每次要求不同的队形变换一次。展示的时候A组的各位组长带着自己的B组成员一起跳,其他小组要认真观看,并且指出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展示完成后,让学生自己根据各组的表现评出名次。最后,留一些时间,我集体进行纠正和指导,让学生们改进动作、巩固所学的动作。

这样做的目的是教会A层次的同学队形编排,同时给所有的同学一定的压力,让各个小组之间产生良性竞争,促进他们的成长。谁也不愿成为最后一名,谁也不愿拖小组的后腿。你追我赶,大家都憋足了一股劲。同时,在一次又一次的展示中,培养学生的表现力。还有,培养他们对套路动作的理解和品赏能力,能够区分动作的优劣,指出问题的同时,不让自己重复犯错误。

两套动作全部学完后,A层次和B层次的同学暂时分开。A层次的同学进行套路动作的创编,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音乐,根据音乐编动作,5个人各自编4―8个八拍的动作,互相学习对方编的动作。我作为指导老师,负责帮他们做音乐。B层次的同学在熟练《街舞》动作的基础上,对指定的一段动作,进行队形编排。分小组讨论,并且画图确定队形,然后,所有的5个队形都进行尝试,体验,A层次的组长可以对自己的小组进行指导。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A层次的同学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对节奏的把握能力和培养他们创编动作的能力。同时,教会B层次的同学队形编排。然后,我同A层次的同学一起,挑选创编的美的动作,加入队形的编排,合成一个完整的套路,我也同B层次的同学挑选出他们觉得美的队形变化,配上《街舞》的动作,然后加入4个八拍他们自己创编的动作,最后合上我做好的音乐,成为课程展示的表演节目。

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让全体同学都知道,既然选择了啦啦操这门课程,大家就是一个整体,我们不允许这个团队中的任何一个人掉队,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每个人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

果然,每个学生都非常努力,学期末的汇报演出上,《舞动新城》节目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这是我开设选修课以来,第一次让所有的学生都登上了新城的舞台,第一次让所有的学生不仅学会了规定套路,还能够自己创编队形和动作,第一次让我自己感觉我的校本课程开设是非常成功的。

“穷则思变”。

当我作为一名老师,感觉到在我的课堂上黔驴技穷的时候,就是我应该改变的时候了。很庆幸,在适当的时候,我选对了合适的方法,让我得到了成功的体验,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所说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选修课程中尝试分层教学的方法,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精彩!

【参考文献】

[1]周俊平.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体育科研.2002(01)

[2]郭秋荣,王伟,陈志坚.分层教学法在高校排球选项课中的运用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9(02)

[3] 鲁兵.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足球选项课中的运用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01)

[4]叶建中.中学体育课分层教学的设想与实践[J].体育师友.1999(06)

[5]宋元平.对“班内层次调整”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07)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

上一篇:听连线报道 谈语言表达 下一篇:浅谈如何上好初三数学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