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想信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时间:2022-07-06 04:32:29

让理想信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广东省惠州市第五中学)

摘 要:通过分析中学生德育的重要性,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优良的德育思想,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学生是我国未来经济建设的坚实后备力量,理应具有明确、科学的理想和信念,如何让初中生的理想和信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并开花结果,是每一位班主任所共同期盼的。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传统文化

“少年强,则国强。”中学生正是一群有着理想与信念的特殊人群,在初中教育教学阶段,对中学生开展德育是重中之重,其目的是将他们培养为理想和信念切合我国实际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人。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的实践策略,提高德育质量,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一、班主任对中学生开展德育的重要性

身为班主任,其任重而道远,不仅要教给学生学科上的知识,还要管理好班级,对学生开展德育。其中尤以班主任德育最为重要,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讲,其一,它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德育的内容中,有很多部分都涉及我国的传统美德,例如,拾金不昧、诚信友善、尽忠爱国等,这些都是我国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精神食粮,需要中学生好好传承和发扬。其二,它是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凸显。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指导方针是与当前德育内容相契合的,因此,开展班主任德育可谓一举两得。其三,它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对中学生开展德育之后,学生必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从而逐渐扩大交际圈,赢得更多人的尊重,走向人生的巅峰,实现自身价值。从反面来看,众所周知“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从字面意义上不难看出,当一个人未受到良好的德育时,很有可能运用自己的所学做一些危害他人和国家利益的事情。因此,笔者认为,在初中教育教学阶段,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德育必不可少。

二、如何有效对学生实施德育

(一)强化中学班主任的德育意识

班主任是实施整个德育的发起者,更是领导性人物,因此,其德育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的质量。为了能将我们的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新时代青少年,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广大的中学班主任理应对中学生的德育引起高度重视,将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了有效强化中学班主任的德育意识,校方可以定期举办德育人才培养交流会,让全体教师探讨一下在德育工作中的实践体会,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学生德育,不断总结经验,方能提高得更快。

(二)开展社会公益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生能将自己的一身本领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是每一位中学班主任迫切希望看到的,而身为教师,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学生将自己的一身本领用于破坏社会主义美好生活上,因为,那样便背离了教育的初心。为了让中学生成长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班主任可以积极从开展社会公益实践入手,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社会,在奉献中体验喜悦,在服务中收获快乐,关爱更多的人群。具体来讲,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义务献血活动,献出的是一袋血,挽救的是一条生命,其意义重大。再如,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植树种草,绿化荒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念,从而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切力量。

(三)联系学生家长,开展家庭德育

家庭也是开展德育不可忽视的一片阵地,基于血缘关系,有时班主任的教育并没有家长的教育更有效,因此,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要善于调动来自学生家庭方面的力量,建立家庭和学校德育统一战线,在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下,才能更好地实现德育。具体的实施办法即班主任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的方式,让学生家长来到学校,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们简要分析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性,介绍几点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学生健康道德素养的方法,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以及孝敬父母等,如此,则更有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在中学教育教学阶段,对学生开展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让中学生的理想与信念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并结出美丽的果实。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的,班主任可以e极从以上三点入手,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让中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中学德育的有效性,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孙青.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杨越岚.中学生道德认识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漠视生命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下一篇: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