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探讨

时间:2022-07-06 02:54:33

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问题探讨

摘要:数字图书馆作为网络时代的产物,目前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近年来有关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实践已成为全球性的一个热点。本文就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功能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42.3文献标识码:A

1.数字图书馆的定义和功能

1.1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数字图书馆”不仅指图书馆实体,更包括数字化的信息体系 结构和现代化的服务机制。这种体系结构中的信息资源是用数字技 术加工处理而成的,并能通过网络存取而达到全球或区域信息资源 共享的目的。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不是传统图书馆所能包容的.

国内对数字图书馆的一般理解是: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 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是现代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 模式,它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因特网上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现状, 用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库,基于网能支持多种搜索功能的强大的海量 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是超大规模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 文献信息中心.

1.2 数字图书馆的功能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以用户为主的服务模式,要求为用户提供强大而又便捷化的信息服务。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它的功能更加具有独特性。

1.2.1 数字化资源集合功能

数字图书馆就是运用互联网技术以数字化的形式来存储各类文献信息资源,这是与传统图书馆根本的区别所在。多媒体的出现,又使人们可以通过更多的途径来获取需要的各种信息,加大了信息的集合和使用效率。

1.2.2 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

数字图书馆通过互联网传播和各种文献资源信息,为读者提供多种语言兼容的多媒体数字信息服务系统,使被动式服务模式变为主动的服务模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从中获取自己所要的信息。

2.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

2.1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关系

2.1.1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 目前,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评价一个图书馆综合办馆水平的客观标准。通过互联网使图书数字资源共享,才可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工作必须告别传统的管理模式,积极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过渡。所以,数字图书馆是今后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催化剂, 是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2.1.2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继承与发展 21世纪是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共存互补,成为同时包含数字化与书本化收藏的一个混合体,应该说传统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母体,数字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2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的问题 从国外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践来看,我国的数字 图书馆在今后建设中将会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2.2.1传统图书馆管理方式的过渡问题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在图书馆管理体制方面仍然是各自为政,这样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必然会产生许多不协调的问题,诸如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资源重组问题,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的规范与标准问题,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的网络知识产权问题,文献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问题等。如果我们不能尽快从体制的角度进行变革,势必影响我们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进程.

2.2.2版权保护问题

数字图书馆作为商业系统运作的前提是版权保护。没有版权保 护的手段,作者就不可能允许数字图书馆经营者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网上,投资者也不会把钱投到系统的建设上。同时,要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急需对网络经济进行立法,有效地保护作者、出版社、读者、数字图书馆几方面的合法权益。

2.2.3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人才问题

从我国目前图书馆的整体情况来看,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已无法适应数字图书馆工作的需要,随着数字图书馆的深化,馆员队伍中专业人员与技术人员少、工作热情欠缺、年龄老化等现实 问题显得更为尖锐.

2.2.4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问题

对于目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而言,文献信息数字化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数字化的文献如何及时准确地提供给网络用户,关键是要求图书馆必须做出序列化的数据库.

3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的策略

3.1 把信息化数字化作为图书馆未来建设的新方向

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人们的信息意识不断提高,信息量增大,信息需求增多,信息化进程随之也要加速加大。这种发展要求和趋势,迫使数字图书馆必须广集各方面的信息,扩大自身的信息量,这样才能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而海量信息的现代化存储,只有数字图书馆才可以办得到。因而信息化和数字化既是未来图书馆功能拓展的基础,也是图书馆今后发展的唯一方向。

3.2 完善数字化知识产权的政策与法规

网络时代下,数字化的知识产权问题现实影响着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没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得不到正常的保护和发展。目前,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完善各自的法律、法规体系,平衡和协调网络环境下国与国之间,及国家社会内部各种利益关系,规范种种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行为。我国要想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及时发现并调整版权政策中的漏洞,重新整合各种利益关系,积极开展信息立法,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使信息产业发展步入正轨。

3.3 不断开发利用新的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内容,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化处理,存储在光盘或硬盘等介质上,形成一个数字信息资源的集合系统。互联网的发展给数字图书馆带来的便利条件,使信息存储和检索更加便捷,与此相对应,数字图书馆必须建设先进的用户界面,虚拟的资源导航站,要有针对性的挖掘网络资源。因此,只有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及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才有可能提升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3.4 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

我国数字图书馆与国外相比发展较晚,这是不利的一面。但我们有西方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成败经验可供学习和借鉴,这是有利的一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就可以有效避免重走他们过去走过的弯路。不过,建设数字图书馆从根本上说还是要立足依靠国内,比如建设过程中所运用到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它们更新发展的速度很快,我们不可能长期依赖国外,应当成立技术研究小组,专门跟踪了解相关新技术的发展,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良性健康的发展。

4.总结:数字资源建设己经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是在具体的实 践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前行的。我们只有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的数字化这一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孔庆杰.我国图书馆学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问题及对策[J].

图书馆建设,2007(5).

[2]廖薇.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策略思考[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 点,2009(5).

[3]肖陆平.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著作权保护存在的法律问题[J].图书与情报,2009(1).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