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本 浸润文化 体悟创作

时间:2022-07-06 12:22:02

品读文本 浸润文化 体悟创作

《孔子游春》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一个春日,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和弟子们“论水”“言志”的事。课文语言清新,意蕴丰富。文中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智慧,及其心怀天下的伟大情怀,若一股清泉,滋养心田。从这篇课文出发,通过品读文本语言,引导学生走近孔子,初步感悟儒家思想的文化魅力,实现课文学习到文化感悟的提升,这与“开放语文”“挖掘文化内涵,丰厚文本学习”的教学主张是一致的。

这是一篇改编课文,它节选、改编自曹尧德、宋均平、杨佐仁三人共同撰写的《孔子传》中的第十四章《泗水观澜 泰山抒怀》。传记的创作,往往凝聚着作者素材选择、组合、编排的匠心独运。因此,以课文为例,体会作者创作中选材谋篇的智慧,关注文本表达的秘妙,这又是“语用课堂”的题中之义。基于以上思考,品读文本、浸润文化、体悟创作便成了我教学本篇课文的着眼点。

一、文化滋养心灵

课文的主人公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文中孔子关于水的论述,及其抒发的志向,无不闪烁着儒家思想文化的光辉。教学中,我着力引导学生亲近文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聆听孔子的心声,感悟孔子的智慧,走进儒家文化,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滋养。

1.论水品君子之德

文中孔子凝望泗水的绿波,以“水”论君子,是文章的重点,着墨最多。“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内蕴深广,被反复阐释。在儒家文化中,“君子”指具有美好德行的人,是理想化的人格境界。引导学生品读并感悟“君子”一词广泛而深刻的内蕴,并由此感知儒家关于个人修身的文化内涵,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孔子以独到的教育智慧,借水之品性,喻君子之德。孔子的那段话,看似论水,实则论人。在孔子不断论述水具有多种美好品性的过程中,“君子”一词的内涵也逐渐丰厚起来。而且在这种比喻论述中,“君子”一词从抽象变得形象,学生具体可感。教学时,我先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论水”这段话;接着梳理水的美德:它好像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等;再让学生展开联想,“水”还有哪些美好的品性,在逐层深入的文本品读、联想中,不断丰满着 “水”的意象,也在不断丰富、深化、建构着“君子”一词的丰富内蕴。由此,“君子”一词,不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而变成了被激活的精神种子。在一遍遍的文本品读中,儒家的“君子”文化,如春风化雨般润泽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人格的养料。

2.言志悟天下情怀

“论水”之后,课文写孔子与弟子们谈论志向。他们的话,语浅意深,折射着不同的个性情怀。特别是孔子的志向,表达着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体现着他的天下情怀。

“我就盼望着有那么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都能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弟子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孔子的天下情怀,教学时,我紧扣“所有人”一词,透过这个平常、简单的词,让学生读出一个心怀天下的孔子。凭借语言文字,学生想象孔子的理想世界,在心中树立起孔子的伟大形象。随后拓展品读《论语・公冶长》中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在文言与白话的互文学习中,学生仿佛穿越时空,聆听着孔子的心声,进行着一场精神的交汇。孔子的大同理想、天下情怀,不觉间融入学生心田。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语文教学需要在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同时完成文化的润泽、传承,促发学生精神的成长、延续。开展教学时,关注文本中的文化意蕴,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基因,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伴随语文学习滋养学生心灵,学生学习语文获得的就不是零碎的知识、僵化的形象,而是散发着文化的活力、生命的活力。

二、创作启迪表达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孔子游春》一文是根据史料改编而成的,引领学生感悟、鉴赏作者的创作思路,探寻蕴藏在文本中的“形式秘密”,会给学生的言语表达带来有益的启示。

1.揭秘学选材

朱光潜先生在《选择与安排》中曾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这就等于说,给它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文中“论水”“言志”这两个素材,便折射着作者“选择与安排”的智慧。

为使学生领略其中的编排奥妙,在学生品读文本、深入感悟“论水”“言志”的段落后,我便向学生“揭秘”课文的组成:“论水”“言志”两段其实分别来源于不同的地方,“论水”的出处是《荀子・侑坐篇》,“言志”的出处是《论语・公冶长》,可以说这篇课文是根据史料“组装”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把原本不相干的两段话“组装”到同一篇文章来写呢?这两段话对塑造孔子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这些问题激发着学生的思维,也把学习的视角从体悟语言内蕴转向体悟篇章表达。

随后,我相机补充、介绍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学生受到启发:“论水”是孔子对于自身人格修养的一种追求,即“修身”;“言志”是孔子对于理想社会的一种追求,即“平天下”。表面看似毫不相干的两段话,其实都是围绕“志向”来写的,一个是关于个人修身的志向,一个是关于理想社会的志向。在“志向”这个主题维度,两者有了内在的统一。同时,从“论水”中体现的“修身”之志到“言志”中体现的“平天下”之志,似乎显露着儒家个体修养的理想轨迹。作者也许是为了更全面、多角度地展现孔子的“志向”,才会把两段素材“组装”到同一篇课文中的,并且在这样的素材编排中,也巧妙传达出儒家的修身轨迹。至此,学生对于如何选择、编排材料就会有所体悟。

2.赏景学烘托

本文还有一个重要的写作特色,就是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在探讨完选材、组材这个话题后,我再次发问:“论水”“言志”的原文出处,都没有记录孔子是在什么时候讲这些话的,而课文却指出孔子是在带领弟子游春的时候说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O置一个春天的场景,让孔子在游春时说出这番话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春天的时候,泗水涨潮,才会有后面的孔子‘论水’,前后是有联系的,所以需要在春天。”这样的说法,表明学生关注到了课文表达的内在逻辑,体现着思维的深入。有的学生说:“孔子的君子之德、天下情怀是那样美好,恰如春天一样,给人以温暖和希望,所以要选择春天。”这样的说法,可见学生已把人物的美德、理想的美好和春景的美妙自然衔接起来了,体会到了景物描写的作用。

此时,学生再读最后一节:“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他们便能从浅显的语句中,品读出浓郁的情味。那是对自然春景的赞美,是对融融师生情的陶醉,是对安宁祥和、理想世界的向往。一切景语皆情语。赏景悟情,于情景交融中,学生体悟到景物描写的烘托之妙。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又能悟得文章表达的妙处,从而在言语表达、运用上得到有益启示。

《孔子游春》一文的教学,我认为可以适度挖掘文本中所潜藏的文化因子,将单篇文本放置到丰厚的文化场景中学习。这样,课文学习会更加丰厚,语文学习也会散发出文化的气息,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学生心灵,促进他们的精神成长。与此同时,我们还需引导学生领悟文本在素材编排、篇章布局及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作智慧,这将启迪学生言语表达的灵性,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也许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作者单位:江苏丹阳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基于创新2.0的创客教育知识共享平台资源建设研... 下一篇:偏头痛反复发作,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