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和“蚕月桑”

时间:2022-07-05 11:37:08

[内容摘要]“女心”究竟为何“伤悲”?历代学者给出的说法不尽相同,至今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认为,“女心伤悲”则是思念在外打仗未归的丈夫所致。孔颖达对“蚕月桑”的解释是不符合诗本义和实际情况的。古代人是很爱护桑树的,断然不会“斩条于地,就地而采之”,“条桑”当作“修剪桑树”理解,可以视为初春的一项重要农活,是对桑树的爱护。

[关键词]豳风;女心伤悲;蚕月桑

【中图分类号】I207.22

《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农事诗,是研究西周农事及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但由于相距年代久远以及古今文化习俗的不同和古今汉语的变迁,再加上在后代传抄过程中的失误,在后人眼里看来,有许多不能理解或者存在很大的争议的地方。现代学者在古人研究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观点,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争议还在,只能说是一家之言。笔者现从争议较大的两处来总结古今学者的观点,并就某些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关于“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对这句的理解是存在较大争议的地方,不同时期的学者给出的解释、提出的观点各不相同。原文是这样的: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对这句的理解最大的不同是“女心”为何“伤悲”。《传》云:“伤悲,感事苦也,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传》:“殆,始。及,与也。豳公子亲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传》对“归”的理解与今义差不多,“出”和“归”相对应,可以理解为回家,并不是说女子要出嫁。且看:“春日迟迟,采蘩祁祁。”那么,“蘩”究竟为何物?是用来干什么的?

笔者认为,女子之所以伤悲是因为思念在外打仗的丈夫所致。且看前文“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据《周礼》记载,士兵在外打仗时有披蘩出征的习俗,正如《笺》所云,少女思春则是古来有之,而此时丈夫又不在自己身边,他们在公子的带领下外出打仗去了。女子们一边采着蘩,一边思念着丈夫,一边在心里祈求他们快点回来,所以就有了“殆及公子同归”的念想。

二、“蚕月桑”

“蚕月桑”出现在《七月》第三章: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桑,取彼斧,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历来分歧较大的地方是对“蚕月桑”的理解。《传》没有明确解释这一句为何义。《笺》云:“条桑,枝落之采其叶也。女桑,少枝长条,不枝落者,束而采之。”孔颖达《正义》曰:“于养蚕之月,条其桑而采之,谓斩条于地,就地采之也。”今人对“蚕月桑”的理解,基本比较一致,认为是修剪桑条的意思,如程俊英《诗经注析》云:“条,《韩诗》作挑,条是挑的假借字。修剪。”陈子展《诗经直解》云:“到养蚕月季要挑一枝枝的桑,拿出那些斧头不管斧孔的圆方,就用斧头砍伐桑枝的太老而长。”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云:“条,此处作动词用。条桑,犹言修剪桑枝。”余冠英《诗经选译》云:“三月里修桑条,拿起砍柴刀。”北京大学《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云:“条桑,犹言修剪桑枝。”

综上所述,对“蚕月桑”的理解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对“条”的解释上。《说文解字》云:“条,小枝也。”《毛传》并未解释“条桑”,但是通过对“以伐远扬”的“远”和“扬”的解释已经间接的解释了“条桑”。《传》曰:“远,枝远也。扬,条扬也”,这就说明“远”和“扬”是指长得长、伸得远而高的枝条,只不过此处有省略罢了。孔颖达疏释《毛传》云:“言‘远枝’,‘远’者,谓长枝去人远也。‘扬’,条扬者也,谓长条扬起者皆手所不及,故枝落之而采取其叶。”意思是说那些由于长得远而高的桑枝很难采摘,于是就砍掉那些枝条再采桑叶。试想,仅是为了采桑叶“手所不及”就“枝落之而采其叶”、“斩条于地,就地采之”,此法大不可取,如果这样的话就如同竭泽而渔了,砍掉枝条来采摘桑叶,桑树岂不被大伤?用今天的观点看,这显然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古人以农桑并重,可见桑树在生产资料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对桑树必会非常爱护,以保证提供养蚕所需的桑叶,怎么会砍掉桑枝而来采摘桑叶呢?《淮南子•泰族训》云:“原蚕一岁再收,非不利也。然王法禁之者,为其残桑也。”此句说的是统治者为了长远利益而保护桑树,甚至禁止一年中养两茬蚕这样有利的事情,就是害怕过多频繁的采摘桑叶会伤了桑树,这是对桑树的保护行为。这就充分说明了古人对桑树是非常爱护的,是不可以随便砍伐枝条的,更不会砍掉桑枝而来采摘桑叶了。

所以,“蚕月桑”中的“”当作“修剪”理解,译为“三月里把那桑树修剪,拿上那方孔或圆孔的斧头,来砍掉那长得长伸得远的桑枝”,则就能说得通了。

三、结语

《豳风•七月》是研究西周时期的重要史料,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全面反映农事的诗歌。所以,研究对其中的理解存在很大争议的地方就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笔者借鉴了历代学者的观点,在前辈们工作的基础上再大胆假设,进而研究、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然学识有限,只能窥冰山之一角,尚有不正之处,还请各位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2]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

[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7月

[4]余冠英:《诗经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

[5]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

[6]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10月

上一篇:浅论中国古代小说“离魂”主题思想和产生的社... 下一篇:让作文教学渗透于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