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青石溪(二章)

时间:2022-07-05 09:43:50

青石溪的相思鸟特别多。这种鸟儿羽毛鲜艳,胸部是黄色,身子是绿色,色彩属于经典搭配,煞是好看。相思鸟性情温顺、好捉,在笼子里放点食,便能引得一群一群地走进去。虽然好捉,却不好养,因为相思鸟必须是夫妻生活在一处,若是乱点鸳鸯谱,拆散“有情鸟”,它们便会相思而亡。而一般人难以辨别相思鸟的雌雄,更分不清楚哪些是夫妻,故时常酿成悲剧。被关进笼子的相思鸟性情大变,烦躁不安,不吃不喝,终日呼唤伴侣,声音凄厉哀婉;更有甚者,最后撞死在笼子里。人们感动于相思鸟对伴侣的执着爱情,因此青石溪的相思鸟虽多,捕鸟人却寥寥无几。

还有一种鸟儿叫绿豆鸟,又唤作牛眼睛雀,顾名思义,可知这种鸟儿体型有多娇小。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绿豆鸟虽小,美艳绝伦。小小鸟儿,灰色羽毛中却夹杂了白、黄、红各色羽毛。我曾与人戏言:绿豆鸟深谙摩登女郎的穿衣之道,黑灰色调须得大红大黄来点缀,方能端庄而不失俏丽。

青石溪的鸟类中,最令人惊艳的,莫过于雉鸡。大的雉鸡有五六斤重,尾巴三米多长,色彩斑斓。雉鸡不擅长飞,但在树林中奔跑的速度快得惊人,很难捉到。如果你恍惚间在林中看见彩虹,请细细辨认,也许那只是雉鸡一晃而过的美丽尾巴。

结满“香水”的桔树

青石溪的石头不同于其它溪流的松软的沙石,这条溪里的石头都是坚硬无比的青石,相传溪沟中的青石为青龙所变,线条硬朗奇异,叫人过目难忘。硕大的青石雄踞于溪沟中、水岸边,成为青石溪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条公路沿着青石溪向前延伸,走在路上,经常会听到林子里响起“嘁嘁嚓嚓”的声响。那是动物们听到人的动静,或奔跑或藏匿时引起的响动。青石溪两岸有很多动物,比如野猪、野兔、山羊、鱼鳅猫、小熊猫、豪猪,还有十分珍贵的林蛙。溪流中时常有水鼠出没,这种鼠类能在水中自由来去、呼吸无碍,很是奇异,在其它溪流极少见到。

除了各种野生动物,青石溪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蔚为壮观。苇菜、蕨菜遍地都是,兰花、野桂随处可见。在这里,我想提醒各位女性游客,有种植物你们切莫错过,那就是青石溪独有的野生桔子。它的树干、树叶都像极了人工养殖的桔树,惟一的区别就是果实特别小。但是,果实小是小,你却绝不会忽视它,因为这种桔子奇香无比,香味沁人心脾,令人不忍离去。到底有多香呢?向导张老师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那简直是能与法国香水相媲美,女士们有了它也不再需要搽香水了。”可以说,任何一种人工培育的桔子,都无法与这种野生桔子香气的馥郁程度相提并论。朋友开玩笑道,树上结的哪是桔子,分明是天然香水。

在青石溪的两岸,药材也十分丰富,比如土党参、米扬参、何首乌等。这又为青石溪之行增添了乐趣,行于溪畔常有意外收获,好些药材俯拾皆是。

无限风光在险沟

从双河口徒步到青石村,眼前豁然开朗:这里不再是狭窄的山沟,而是一个开阔敞亮的大坝子。时值阳春三月,阳光从湛蓝的天幕倾泻而下,一畦畦绿油油的菜田生机蓬勃。公路两边散落着几户农家,淡青色的炊烟从各家各户的屋顶柔柔地飘散出来,我们才意识到,已是午饭时间。

青石溪沿途的村庄属土家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家家户户杀年猪后都要请吃饭,喝一碗热腾腾的刨猪汤,一年都过得暖融融的。当地的小吃有豆豉、土豆腐、烧包谷、炸洋芋丸子,各有各的风味,不论你有何种口味偏好,在这里总能找到心仪的小吃食。逢到节庆日子,村子便不肯再维护素日静谧温和的模样,大人小孩都耍起板凳龙、火龙、彩船、花灯来,非得透彻地闹一番方能尽兴。

午饭之后,我们继续沿着青石溪往下走。越往下走,溪沟越宽,溪水也更加清澈。据当地人讲,每年夏天山洪爆发,溪沟中洪水汹涌,就好似一条白龙在林间奔腾,十分壮观。

向“有龙则灵”的景点前进,我们沿着堰渠上的石条路走着,路很窄,一边是水、一边是岩,哪边都潜藏着危险,走在上面根本顾不得欣赏风景,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走完堰渠原以为可以放松下来,没想到更大的考验在前方。一条陡峭的路蜿蜒向前,其险峻的程度足以让成年男子胆寒,如果你自认胆量过人,请来此处一试。个人以为,若是缺乏专业锻炼或是长年累月在山地生活的经验,这条石阶你将难以下足。我扶着栏杆,提起胆子一步步往下挪,张老师和程主任都紧张地提醒我慢一点。我嘴里说没事,但心里还是“悬掉掉”的,走完又陡又险的石梯,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了。

人们常说无限风光在险峰,而青石溪的无限风光却是在险沟。呈现在眼前的景象让我禁不住欢呼雀跃,围巾粘上很多植物的毛刺球我也浑然不觉,只恨不得把一分钟掰作两分钟来用,否则怎么能把如此多的绝美景色尽收眼底?一块硕大无朋的岩石上,形成了一处天然的洞穴,旁边写着“流米洞”几个大字,引起了我的好奇。当地人相传这个洞穴是上天赏赐的,能流出米来,专门接济勤劳贫苦的百姓。后来有一个懒汉,烧香大拜,米洞只流出几粒米。懒汉不甘心,将米洞凿大,希望能流出更多的米来,哪晓得这一莽撞的举动触怒了神灵,从此一粒米也不流了。我曾在石宝寨等地都看到过流米洞,但生在巨岩上的流米洞还是第一次看到,不禁啧啧称奇。

流米洞旁就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石锣石鼓了。在一块巨石的顶上,突兀地伸出一块近5平米的石盖,石盖朝着地下的这一面镶着一个石锣和一个石鼓。石锣石鼓也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说是天皇玉帝派二郎神招七仙女回天宫时留下的。“铜锤四响,百姓遭殃”,为保百姓平安,玉帝降旨,“铜鼓对铜锣”留于凡间,从此青石溪风调雨顺。当地人称,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依稀还能听到铜鼓铜锣的响声。不管神话传说是真是假,石锣石鼓确实是大自然的杰作和奇观,奇石界称这种石头为石核或石蛋,十分稀少和珍贵。

亲身经历石龙显灵

石锣石鼓旁的溪沟里,一块巨石上“有龙则灵”四个大字映入笔者眼帘,书法洒脱、刚健,是民间不可多得的书法瑰宝。“有龙则灵”四个大字的左下侧,雕刻着一条活灵活现的龙,这条龙长约3米,高一米,雕刻工艺精湛,神态栩栩如生;龙足下是龙滩子深潭,一股泉水从近十米高的峡谷坠入潭中,龙迎波踏浪,呼之欲出。据考证,这条龙属道光年间摩崖石刻,经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和溪水长年累月的冲涮,这条青石雕刻的龙却没有一丝残损和浸蚀,完好如初,就像刚刚于雕刻家的手下诞生一般。

传说有一年大干旱,一将军骑马路过此地,见一和尚盘腿坐立石龙旁的巨石之上,求龙王降雨救百姓。一瞬间南北乌云四起,不一会就下起倾盆大雨,和尚全身湿淋,将军很感动,挥笔留下“有龙则灵”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能亲眼目睹这样的艺术瑰宝,简直有欣喜若狂之感。我从不同的角度不停地拍照,拍照时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现象:拍摄那条龙时,龙头前的石壁上明明空无一人,但拍摄之后,数码相机里却出现两个清晰完整的人站在龙头前!原以为是错觉,于是反复对准石壁拍摄,拍摄出的石壁上仍然站着两个人!张老师说,这一点也不奇怪,这条龙曾多次显灵。

还有一点也让我费解:溪沟的大石头又陡又滑,我从一个石头跃到另一个石头上感觉如履平地,但拍完照再回头看我走过的石头,实在难以想象我穿着皮鞋是如何登上这样的巨石的,我不可能有飞檐走壁的本事吧?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把相片传到电脑里,寻找石壁上出现的那两个人。没想到的是,还真有一个将军般的人威武地站在龙头前,此人五官轮廓分明,面朝石龙而立。那么,另一个人到哪里去了呢?谜团无法解开,从此便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所言非虚了。

武隆朱子溪

初见朱子溪,眼前与心头同时一亮,唯有“惊艳”二字可形容。仿佛有一部分春天融化在这溪水里,否则怎么会有如此碧澄可爱的颜色?两岸青山滴翠、古木参天,唯有几艘小渔船、几栋风格古典的老木楼略有一点人间烟火气。

朱子溪的一些河段平似浅滩,于是我们只能一会坐船,一会涉水,一会爬坡,河滩密布,有峰峦、石笋、滩涂、瀑潭、泉岛,让人目不暇接。到达浩口村后,大家在渡口休息,等待渡船,这时,有不少女性同胞换上泳装,准备性感登船。可惜的是,遇上一群一脸坏笑的男人,满眼的贼光到处聚集,妹妹们的泳装,只能矜持地藏在外套里面。坐上船,大家坐得整齐划一,但早已心痒难搔,按捺不住对水的渴望。有男士用手捣水,浇在MM的脸上,MM们花容失色,引来“摄狼”的开怀大笑,匆匆用相机拍下妹妹的“怒发冲冠”。

随着渡船的缓缓前行,一幅“朱子溪春意图”也渐渐在我们眼前铺陈开来。大家沉浸于朱子溪的秀美之中,嬉笑打闹都停止了下来,各自尽情取用这动人心魄的山水之美。但船上有10个兴奋不起来的“乘客”――10只农家土鸡,它们孤零零地蜷伏在船舱的一角,眼中是对命运的恐惧。一会儿,渡船抵达扎营的河坝,地上散落着碎石和杂草。有人忙着扎营,有人忙着搬运啤酒,有人忙着打充气床。驴友“樱花妹妹”喊着好冷,就往帐蓬里钻,再也不出来了。而蓝天创造了一种新玩法:把充气床当船,躺在床上顺流而下。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情,让怕冷的樱花妹妹都忍不住从帐蓬里冲出来大叫:“让我坐一会,让我坐一会”。自那之后,这种玩法在驴友中风行一时。“蓝天”笑称,是春天朱子溪的美激发了他的创造力。

当大家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厨师长”小刀和“墩子”小雨,还有“巧媳妇见习班”的成员影子,开始忙碌起来。因为今晚的大餐主角是10只农家土鸡。那10只农家土鸡预见到自己命悬一刻,有几只土鸡趁人不备,竟然挣脱了脚上绳索,跑到位河滩的草丛边躲藏起来。这一下,“又是赶,又是追,又是埋伏”,才把几只脱逃的土鸡捉回。

踟蹰在3亿年的时光里

朱子溪旁边有一条两公里长的峡谷,有保存完好的直角石化石,这种化石在北方又称宝塔石,是一种海洋软体古生物化石。在峡谷中,还有碗足类化石、海百合、珊瑚、菊石、笔石化石,这些化石的年代跨度,从奥陶纪一直到位二叠纪,前后时间相距长达3亿年;化石数量,相当丰富,十步之内,就能找到一块。用手指摩挲着化石,仿佛摩挲着上亿年的光阴,心倏然沉静下来:人一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短暂的生命里能够与如此美景相遇,是值得庆幸的缘分。

从峡谷回来,萤火虫已在身边闪烁。吹着凉爽的清风,在五脏庙安排了几只土鸡后,大家围着篝火制作烤鸡。早有预谋的樱花妹妹提议做游戏,每人发一根牙签之后,她讲出游戏规则:把牙签含在嘴里,用它来传物,谁传掉了,谁就站起来表演节目,可以唱歌、跳舞、说笑话、出洋相等。此言一出,连一向稳重的老鹰也打趣说:“够黑了,看来也有出狠招的凶险,好人坏起来,也可怕呀。”夜深了,有几个没有混帐的还在篝火边吃烧烤,其他人已枕着满天星斗进入梦乡。

第二天,大家起一个大早,吃过早饭便坐上船。从河滩到红军渡,是朱子溪最原始的峡谷,还未对外开放,极少有人知晓,更鲜有人涉足。如今假货横行,山寨遍地,这样原汁原味、未经人工打磨的纯自然风光已愈来愈难寻觅,朱子溪倒是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喜。乘扁舟逆江而上,一干人等惊喜地发现,在离江面几十米的陡峭悬崖上,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在跳跃攀援;几只老鹰也在悬崖边盘旋,始终不肯离去。我们将这一切,理解为是朱子溪在欢迎这一船的不速之客。

山崖上黄葛树盘根错节,枝枝蔓蔓一直延伸到江边,我探出手去想要挽住一段――挽住一段黄葛树的嫩条,也挽住一段春风沉醉的时光。

鲜为人知的天体浴场

中午过后,乘船来到百叉滩,换乘机动船回到武隆三河口。长一公里的百叉滩,又被称为“重庆的虎跳峡”。两岸是连成片的大石滩,江中矗立着很多独立的巨石,湍急的江水撞击巨石,卷起千堆雪。石上立着指示朱子溪的木牌,上面是王维的几句诗:“碧波淡淡起/白鹭独自眠/青山渐归远/渡头落日圆/鸟鸣狗吠中/墟里上孤烟/松风吹解带/山月照琴弦。”而比诗句更让人感觉浪漫的是,这里竟然有一个天体浴场!在浴场方圆几公里内,没有任何人烟;外加这一河段水流清澈,从峡谷边到江心深度都只有一米左右,水底细沙平铺,实在是裸浴的风水宝地。

我好奇当地裸浴的习俗究竟源于何朝何代,便四下打听。据一位七旬老妇称,在她的孩提时,跟随大人赶场回来,就来天体浴场泡一泡,解解疲劳。当地山民自发约定规则:任何人泡澡,走到天体浴场,就喊一声:“里面有人没得?”里面要是有男人,就回一句“女的不来,男的来”。听见回话的女人,就在竹林或树林下耐心等候,待男人洗完出来,女人再小心翼翼地进去。由于无史料记载,天体裸浴的历史,不知追溯到哪里。有人认为是明代时期,但从当地老人口中,裸浴历史只能追溯到清朝末年,更早的情况便不得而知了。

由于天气原因,我们不得不放弃了裸浴,但心下暗暗决定,下一个春天我还要回到这里,将衣物与心防一并卸下,以野花为幔,在朱子溪温柔的波涛里来一次天浴。

上一篇:“蚁族”和“年奴” 下一篇:端午节俗与传统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