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文化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7-05 09:14:47

探讨文化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课改不断深入,教材编制明显发生改变,教材中增加很多西方国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社交新模式等等。教师进行教学时,应该深入挖掘文化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渗透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明确英美国家和我国文化间差异。本文详细解析初中英语教学渗透文化重要性以及措施,让学生从英语学习中明确学习价值所在。

关键字:文化渗透; 初中英语;应对措施

一、充分利用教材,渗透文化意识

每个国家有各自风俗习惯,这些习惯形成跟一个国家发展历史相关,这也正是该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时常体现在问候、称呼以及习惯用语用语上。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这一过程,在课堂学习时,有意识的渗透一些简单用语。举个例子:英语组成的英文名字时,一般由前三个部分组成,像:surname、firstname以及family name等等。一般而言,人们习惯使用firstname,在姓氏之后加上family name。而我国却相反,姓氏放置在首位,名字跟随在后。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时,时常分辨不出姓和名,时常出错。又例如,在我国两个熟悉的人碰面,最常见的打招呼方式是问对方:你吃了吗?而西方国家他们更倾向问天气,这也是文化差异导致。

在我国,到别人家做客时,总会在餐桌中留下一些盘中餐表示礼貌,而西方国家更倾向吃完,表示称赞主人准备的食物很美味。在餐桌上,当别人询问是否还要吃时,西方国家会回答some,而不会使用any。当有人询问“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时,更希望获得肯定回答,因此该句子时会使用some肯定句,回答该提问时,应该用肯定态度说“Yes,please”,如果不需要就回答“No,thanks”。在我国进行回答时,会比较含蓄,时常表现出委婉拒绝,这展现出我国含蓄、内敛的文化。教师进行教学时,要使用灵活的方式解读其中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提升文化敏感度,从而在往后学习中培养出文化意识。能够自觉主动学习西方文化知识,能够走进新环境中学习更多知识。教师着重在谈论、打招呼、感谢等等方面展现出差异性,让其融入英语教学中。

二、多样教学方式,学习西方文化知识

西方国家传统节日也是初中英语教学关键之一,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挖掘出西方节日同我国节日之间的差异,解析节日文化内涵,提升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积极性。学生熟悉我国传统节日,但是对于西方国家圣诞节、万圣节以及感恩节等等比较模糊,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图片或者影像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更能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初中教材中一个单元都是在讲解西方节日,教师进行教学时,将其分解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第二部分国家性节日,儿童节、劳动节以及元旦节。第三部分是西方传统节日,复活节、圣诞节、万圣节。教师给学生展示这些节日喜庆照片,通过口语练习让学生对节日有些把握。初中学生对节日的读音,写法比较了解。但是对节日的来源,学生不太了解。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课堂中,教师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到台上表演,深入感受西方节日魅力。该方式让学生对西方节日了解更加深刻,学习也比较轻松。在初中学习期间,教师进行课堂学习时,适当结合西方文化背景进行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学生学习西方文化时,拥有新鲜感,逐渐提升英语学习兴趣。

三、比较中西文化差异,渗透课堂英语教学

一般而言,英语中有大量的典故、成语、谚语等等,教师要不失时机的给学生介绍。例如:“black tea”意思为红茶,并非是人们理解中的红茶。而 “a white lie”指的是一些纯真的孩子,这些孩子时常说一些童言无忌的话语。学生学习该单词时,会惯性理解该单词,像 “a black sheep”,学生一看该单词,会误解释为一只黑色的羊,如果借助语境去解释,学生更容易理解,会猜出其中的含义,这指的是败家子。在语言背景差异下,人们从字面上理解词语意思,很难猜出其中真实含义。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要不断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帮助学生了解真实含义。

结束语

教师进行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文化内容,给学生传输西方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学生交流能力,丰富学生知识空白。进行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将文化背景知识渗透到教材中,将其和教材内容结合在一起,达到教学目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金露露,史天冠.文化渗透,任重道远——关于“东北方言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应用研究”的调研报告动动画世界[J].教育技术研究,2012年4期

[2]潘和梅.点滴浸润,渗透生活——对高中阶段如何渗透英语文化的思考[J]. 学园:教育科研,2012年3期

[3]王萍.新疆图瓦人传统体育文化的濡化——来自喀纳斯村的田野调查结果[J]. 体育学刊,2013年2期

[4]田红.论民族文化在“生态移民”中的定位与价值——以凉山州生态恢复为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J].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2期

上一篇:新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探讨 下一篇:分析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