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氏兄弟的心思

时间:2022-07-05 08:58:29

如果把钞氏兄弟的作品划分到陶艺当中,表面上看似乎没错,但切实地有些不妥。因为一般“玩陶”者重釉色,重机变,求偶然,而钞氏的“陶”重“写实”,是少依赖于偶然,多依靠控制的费神之作,是把“制陶”作为“制艺”的手段,也就是说他们是把“陶”作为雕塑的手段,充分地发挥着陶的这种难以替代的语言功能。说起来钞氏的“写实”,是对现实有心的琢磨、选择和提炼,他们的作品似乎可以理解为是现实物品的“肖像”,且看作品《东方红号》,这件破旧的拖拉机驾驶室的顶棚遮盖着防雨布,防雨布的四周均匀的、牢牢地钉嵌着的按钉已在悄悄生出锈斑,驾驶者早已离去,座位上被遗弃的布包仿佛尚留余温。它虽摆脱了劳作和重负,得以喘息,但它老了,不中用了,它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只剩下残破的肢体,伴随着它的风烛残年,抚摸着破败的车头,心生感叹,蓦然见到“东方红”这鲜红的标示,依旧夺目、依旧光艳。挣扎着向人们提示它那永不泯灭的骄傲……

这件作品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现实”,一般的客观模拟,它具有肖像般的功能。因为这只“拖拉机”有使用者的痕迹,有它经历岁月磨砺的风雨记忆。像这一类型的作品钞氏兄弟还有许多,如老屋、老城楼、老火车头、老汽车――这不禁使笔者要追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想干什么?他们想干的原来是人类的一种心理需要――回忆。钞氏兄弟用艺术留住了那一典型时代的典型物件,那种机械化作业给当时的劳作带来的欢乐和美好。他们用这种细腻入微的“笔触”通过现实的种种表象陈述着记忆的价值。

钞氏兄弟眼下又完成了新作,此作唤作《昨天》,这件作品入选了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这是一组大型的由流逝岁月的物件和不同角色穿的“鞋”,共同组合构成的记忆,它们按照一种节律来排列组合,在组合中烘托出了作品的主题――“昨天”。

且看,引领这只队伍的是一双巨大的“解放鞋”。它表示时代的巨人在引领方向,而随后者以不同的姿态,不同的身份,从不同的方向朝队伍靠拢。这件组合式的作品像小说一样有故事的开始、发展和插曲,而这个插曲便发生在作品的左角,看到了吗?有一只在行进的过程中鞋底朝天的“鞋”,它暗喻掉队者,掉队者的出现使得故事中更有了故事,有了花絮,也平添了几分猜测,几分想象……

故事叙述到这里就完了吗?还没有。在队伍的后面有三组物件,左侧一组是旧军帽、军包、冲锋号等,右侧一组是皮箱、冲锋枪、防毒面具等;而中间一组是则是由炉子,旧笔记本还有语录等构成。它们分别寓意着战争与和平、火红的年代和冲锋与防守等多重含义,这是故事的策源点,使人们可以凭借着这种象征语言,回忆起那逝去的但仍然记忆着生命与活力的美好年华。

在此,鞋子是群体的象征,是人群的抽象和隐喻,是笔不到意到的留白。从“鞋子”的不同新旧程度,不同的破损与皱褶,不同的生活痕迹和种类中我们得知,这是行进在艰苦岁月中的工农大众,是共和国建设的一代力量。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钞氏兄弟是用心地在琢磨每一个人,每一只脚,每一只鞋,希图通过这些“鞋子”使人们产生联想,唤起它的潜在功能,并由此生出对他们的怀念和敬意。这与“拖拉机”等异曲同工,都是对选取的现实进行的提炼和浓缩,因为典型的物件本身便具有表现性。

有意思的是这组作品中的构成单元本来是各自独立的,各自具有独立的表现内容,然而通过重组,遂产生了互动,生成了故事,形成了指向。这也说明当代艺术以何种方式展示,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所以无论你“在场”与“不在场”,当代艺术都应建立一个自身的语言系统。

起先,钞氏兄弟有“造房计划”,之后又有“旧物件的记忆”和“老城门的诉说”等,而今这些旧物件又在生成一种交响,变幻成一个事件,一种评价,一个故事。这是把生活记号转化成艺术符号,形成了“睹物思人”的纪念性价值。钞氏兄弟的作品不是陶艺,不是波普,也非古之“像生”,而是有心思的以细微的情感撷取和选择典型事物,深化细节,关注社会,追忆过去,留住残缺,留住思考的当代之作。

说到这儿,引发出了一点思考。这可能稍稍偏离开文章的主题,即艺术是要与人交流的,一件作品产生之后。应当要考虑受众对它的理解,这样便于传播自己的艺术主张。像钞氏兄弟所傲的这种题材,别人也可能在做,但由于切点不同、手法不同、观念不同,则导致了对意义的解读不同。一件作品产生之后其意义之“文本”并不意味着完成,而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但对于作品的原本意义则需要尽量做到普遍的、有效的阐释,这正是当代艺术的特点,因为当代艺术是一种需要以阐释者的态度来决定的艺术。在艺术作品前观者的位置是可以转换的,即我看艺术品。我看艺术品,艺术品也在看我。当艺术品也在看我时,便可能产生了共鸣,就钞氏兄弟的作品而言,这种共鸣,应该就是一历史应当记住,精神价值应当永存,因为历史尚有启发今人明晰事理以供借鉴之用,而典型的物件恰是对历史的证明,钞氏兄弟又恰是把这种“原型”的信息细致、入微地传达下来,这种有选择的“摹真”便于深度地留住记忆,留住思考,这是笔者对钞氏兄弟的一点“发现”,这便也是钞氏兄弟的价值点和心思。

上一篇:如何谈论和利用传统 下一篇:艺术本无疆“越界”乃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