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性病损及预防

时间:2022-07-05 08:13:41

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性病损及预防

摘要:探讨血液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性病损的原因,消除潜在危险因素,保护和促进成分制备人员的健康。

关键词:成分制备;职业性病损;预防

由于预防工作的疏忽及技术局限性,使健康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1]。随着血液事业的发展,提倡成分血的输注,目前,国际上成分输血的比例已经达到95%以上。但由于技术要求和成本因素,自动化仪器还不能短时间内在我国广泛普及,而且由于中小血站的人员配备长期不充分,无疑大大增加了手工制备的工作量,劳动负荷大大增强,也给我们的制备人员造成了某些健康损害。因此,应加强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认真做好职业防护措施,使职业危害程度最大限度降低。

1成分制备工作的特点及对健康的影响

1.1连续作业 因特殊的血液成分对其制备有特殊的要求,比如新鲜冰冻血浆和浓缩血小板。浓缩血小板是采集后置于室温保存和运输的全血于采集后6h内,或采集后置于20~24℃保存和运输的全血于24h内,在室温条件下将血小板分离出,并悬浮于一定量血浆内的成分血。新鲜冰冻血浆是采集后储存于冷藏环境中的全血,最好在6h(保养液为ACD)或8h(保养液为CPD或CPD-A)内,但不超过18h将血浆分离出并速冻成固态的成分血[2]。为了保证血液成分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必须连续作业,在规定的时间要求内将其制备完毕。

1.2站立作业 据初步调查,大部分的中心血站一级的成分制备人员配备都相对不足,不能进行流水式作业,只能见缝插针工作。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大多数血站的成分制备人员都会习惯于选择站立作业。长时间站立,下肢负重,患下肢静脉曲张的风险大大增加。

1.3重复性动作 主要是手部频繁的活动,比如提放离心杯、打开血袋阻塞件等动作都需要腕部频繁用力,容易引起腕部损伤,比如腱鞘炎、腱鞘囊肿、腕管综合征等。

1.4低温操作 除了血小板和粒细胞的制备温度为(22±2)℃外,制备其他血液成分的离心温度(4±2)℃,规定待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的融化温度为(4±2)℃[3]。由于血液制备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冷链,人体长时间将身体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会给工作人员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尤其是女性工作者,还可出现一些常见的妇科疾病[4],如痛经加重、月经失调等。

1.5噪声 由于血液成分制备品种、制备方法的多样性,因而用到的仪器设备也很多。比如各种大容量离心机、低温的操作台和滤白柜、病毒灭活柜、低温冰箱、速冻机等各种设备。由于这些设备都在一个空间,并同时进行操作,会出现很大的连续性的噪声。人体长期处于这种工作环境下,会给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比如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听力损伤等。

2预防

2.1领导要重视。

2.1.1要高度重视成分制备室的布局和设计。在进行工作场所设计时,合理配置声源,将噪声强度不同的机器分开放置,有利于减少噪声危害。工作间空间足够大,墙壁尽量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对于电机或压缩机,如果工艺过程允许远置,则应移至室外或更远的地方。

2.1.2在购入设备时,严格质量的把关。考虑其是否对工作环境带来不良影响,是否对员工的健康造成损害。尤其是对设备噪声要提出要求,将噪声引起的危害在设备购进这一环节就得到有效控制,防止设备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2.1.3合理的成分制备人员配置。在一些中小型血站,成分制备人员的配置不足,加重了员工的劳动负荷,也容易引起机体的损伤。

2.1.4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2.2做好自身防护措施。

2.2.1结合自身状况,适当添加衣物,采取防寒保暖措施,避免低温造成的损伤。

2.2.2长期站立后休息间隙进行抬腿运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缓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成。

2.2.3在劳动前和劳动后放松腕部,充分活动腕关节,有助于防止腕管综合征的发生。

3讨论

为了防范和消除血液成分制备工作引起的职业性病损,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国家在进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预防为主,将防和治结合起来。只有加强安全卫生管理措施,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加强自我防护,才能最大限度降低职业危害,防止职业性病损的发生,保证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金泰M,孙贵范.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

[2]Mohammadi N,Allami A,Malek M R. Percutaneous exposure incidents in nurses:Knowledge,practice and exposure to hepatitis B infection:Percutaneous exposure incidents in nurses[J].Hepat Mon,2011,11(03):186-190.

[3]杨长捷,张欣.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8):2173-2175.

[4]U.S.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Workbook for Designing,Implementing,and Evaluating a Sharps Injury Prevention Program [M].2008.

[5]谢红珍,聂军,潘绍山.广州市护士锐器伤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03):172-175.

[6]Marino G,Anaastopoulos H,Woolf AD. Toxicity associated with severe inhalational and dermal exposure to dimethylacetamnide and 1,2-ethanediamine [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1994,36(06):637-641.

[7]胡英.血液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求医问药,2012,10(4):220.

上一篇: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的配合护理体会 下一篇:浅谈影响临床护士心理健康因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