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念到形式的嬗变

时间:2022-07-05 06:56:28

从理念到形式的嬗变

摘要:一年一次的地方“两会”,是地市级媒体报道的头等大事。 观察2013年承德广播“两会”报道,无论是报道观念还是表达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他们”的“两会”到“我们”的“两会”、从“严肃”的“两会”报道到“时尚”的“两会”报道,无不显示出媒体紧跟时代、锐意进取的观念和作为。

关键词:理念;形式;实践;观察

Abstract: once a year where the "two sessions", is a prefecture-level media reports of a top priority. Observed in Chengde, 2013 radio reported "two sessions", both in reporting concept and expression 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two sessions" of "them" to "we" of the "two sessions", from the "two sessions" of "serious" reports to "fashion" of the "two sessions", all show the media follow The Times, forge ahead and as a concept.

Key words: idea; Form; Practice; To observe

中图分类号: C931.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年一次的地方“两会”,是地市级媒体报道的头等大事,也是检验媒体竞争力的一次大规模“演练”。 如何保证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充分做好“自选动作”,凸显各自的特色?笔者认为,对于地市级媒体而言,需要审大势、转思维。观察2013年承德广播“两会”报道,无论是报道观念还是表达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他们”的“两会”到“我们”的“两会”、从“严肃”的“两会”报道到“时尚”的“两会”报道,无不显示出媒体紧跟时代、锐意进取的观念和作为。

一、理念的嬗变:从“他们”的“两会’到“我们”的“两会”

实践作为:

谋篇先审势。审大势者善在“变”上考量,思变而谋新。观变,首看会风。近来,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两会”的会风一直在变,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去变,更民主、更透明、更务实。观变,再看受众。相比较以前的信息匮乏,现在是信息过剩,受众接收信息的特点是目迷五色、无处下口。从这两个维度来看,提升报道的公信力、权威性,特别是亲和力、贴近性乃大势所趋。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承德广播更加淡化程序性报道和会议报道,把精力和重点放在现场,捕捉“活鱼”,增强报道的可听性、实效性。“我们的‘两会’”是今年承德广播“两会”报道的主题旋律,叫响的宣传语是“以百姓的名义倾听‘两会’,我们正在和你在一起”。如何确定报道主题以及如何组织开展报道,关系到报道能否真正做到“接地气”。“我们的‘两会’”分早、中、晚三个版块进行,报道主题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老百姓所关心的;二是代表委员所关注的;三是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主张。要求主持人、记者贯穿于整个报道活动,个性化地观察、体验、解读“两会”,确保视角独特敏锐,节目丰厚鲜活,重视并解答百姓的愿望与诉求。

首先是早间版“发现”——发现“两会”新亮点、热频词,凸显亲民、务实的“两会”新风。打破常规会议报道的中规中矩,大量运用场景、语言的细节来报道,以新闻特写为主,记者多现场述评,采用口语化、百姓化的语言,改进报道语态和文风。不封道、没有鲜花红毯、不发洗漱包、精简会议流程……两会吹起清新简约风,从应邀出席到硬要发言、代表委员更加求实求真,以及《最小委员青春亮相》、《硕士镇长上会记》等“发现”,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百姓反馈,虽只闻其声却如临其境。

其次是午间版“聚焦”——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将成就性报道与热点引导相结合。为将百姓最关注的焦点问题放大,主持人吃透报告,将代表、委员关注的内容进行“聚焦”,然后确定选题,精心策划,做到“里外结合”。同时相关条线记者海采各界群众、代表委员,收集各方声音,最后以“记者手记”的形式总结报道,升华主题。在选题上,不仅选择物价、养老、住房、教育、公共交通等热点话题,同时还增加了“文物安全”、“京津水源地保护与资金投入”等地缘性话题。以全局化的谋略、平民化的视角,从政治的宏观话语中撷取民生主题,报道贴近当地实际和反映当地民生关切的新闻, 展现出“两会”是“解决民生问题的老百姓的‘两会’”这一实质,使媒体真正成为民生代言人

再次是晚间版“对话”—— 找准百姓关心与“两会”关注的契合点,利用直播间热线实现代表、委员和基层群众及主持人三方通话、互动交流,回应民生关切“怎么办”的问题。委员王英俊对话市民,回应我市乳制品生产现状及食品安全问题;代表郭柏良对话因打工致伤农民,回应农村医疗保障和大病救助政策走向;委员马唯迟对话学生家长,回应基础教育均衡分布问题等等。这一板块不回避热点话题,通过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身边事以小见大,让代表、委员更加接近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无缝隙传达市委、政府的方针政策,主持人从中穿针引线。以电波为媒架起一座各方沟通的桥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言献策,这种形式的新闻报道更加容易让老百姓和代表、委员产生共鸣。普遍反映,这一版块说得过瘾,听得痛快,激发更多人参政、议政的热情。

观察启示:

形式和内容的变化所反映出的是新闻运营理念的变化,而新闻运营理念的变化离不开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两会”既是民生话题集中的平台,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出口。观察中央到地方最近几年“两会”报道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以受众为中心”的观念通过“两会”报道得到进一步的树立,“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新闻价值标准得到进一步的确立。2013年承德广播“我们的‘两会’”就深刻地体现出这种人本化传播。主题更加突出,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接地气。这既取决承德广播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精神,也是长期坚持深化“走转改”、努力改进报道文风的成效展示。当然这更源于承德广播理念的嬗变。理念一变天地宽。变单一思维为整合思维,变惯性思维为求异思维,只有创造和运用新的思维理念,才能推进报道的手段、内容、形式等诸多方面的创新,争取传播效果的最优化,这是地市级媒体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表达方式的嬗变:从“严肃”的两会报道到“时尚”的两会报道

实践作为:

新媒体的影响已经无所不在,它也成为传统媒体创新的新手段。广播以声音发送消息,电视借助声画播放节目,报纸利用文字和图片传递信息。而新媒体具有多媒体性,它兼容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途径,这种“兼容并包”,拓展了报道形式,增强了受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报道的感召力。近两年,承德广播在与新媒体融合共生、实现报道效果优化方面积极作为。2013两会报道上,更是加大力度,通过创新报道模式、表达方式进一步渲染厚重中不乏时尚的承德广播特色。

上一篇:浅议机械制造工程技术未来发展走势 下一篇:基于工业组态软件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