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平阴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

时间:2022-07-05 06:35:30

当前平阴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及遇到的问题

近年来,在平阴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整体部署,以“三年突破平阴”为动力,使全县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扎实进步,蔬菜产业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一、平阴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1.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价格稳定,效益较好

近年来,平阴县蔬菜面积不断扩大。2013年度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5万亩,同比增长3.1%,其中:叶菜类面积3.3万亩,同比增长2.4%,根茎类4.7万亩,同比增长4.2%,茄果类1.9万亩,同比增长5.4%,食用菌土洞总数达到6000余个;2013年蔬菜总产量达到60.7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叶菜类18.3万吨,同比增长3.8%,根茎类14.8万吨,同比增长8.1%,茄果类9.9万吨,同比增长7.4%,食用菌年产量达到6.9万吨,同比增长6.0%。

2013年,平阴县蔬菜价格基本稳定,菜农收益较好。据调查:2013年度白菜最高价格1.75元/公斤,最低0.7元/公斤,全年平均价格1.36元/公斤,同比增长21.4%;土豆最高价格4.5元/公斤,最低2.8元/公斤,全年平均价格3.34元/公斤,同比增长9.9%;食用菌(鸡腿菇)最高价格10.2元/公斤,最低6元/公斤,全年平均价格8.7元/公斤,总体与同期价格持平。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以平阴县汇东蔬菜种植区为例,该蔬菜种植区推行马铃薯―玉米―大白菜三作三收种植模式,亩均年纯收入可达5000余元,经济效益是单纯种植粮食作物的4-5倍。

2.平阴县蔬菜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特色更加突出,品牌效应凸显

2.1产业布局更加合理。近年来,平阴县不断调整蔬菜种植的产业布局,突出精准、特色、生态、高效四大原则,不断完善蔬菜产业化链条,全力打造了蔬菜三区四园:三区即沿黄设施瓜菜区、沿汇无公害蔬菜区、中部食用菌生产区;四园即孔村食用菌观赏采摘园、东阿有机韭菜园、仙乐鱼藕混养示范园、望口山设施瓜菜园,目前全县已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蔬菜产业格局。

2.2产业特色更加突出,品牌效应凸显。目前平阴县已经形成了沿黄瓜菜、孝直马铃薯、孔村食用菌、东阿出口蔬菜四大市级重点扶持特色品牌基地,高标准建设了锦水设施蔬菜、仙乐鱼藕混养两个示范园,2013年全县特色品牌蔬菜基地面积已超过9万亩。着力打造了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有名的孝直马铃薯、孔村食用菌、老东阿有机韭菜、玫瑰富硒芹菜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名产蔬菜,靠品牌叫响平阴蔬菜,使平阴县的蔬菜产业特色更加明显、亮点更加突出、效果更加显著。

3.龙头企业增多,平阴县蔬菜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

平阴县大力培植了一批蔬菜产业旗舰式龙头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社,如发展济南远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济南华源菌业有限公司、平阴民乐享蔬菜配送公司、仙乐蔬菜合作社等,龙头企业及蔬菜专业合作社在拉高、拉长、拉粗链条上下功夫,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运作模式。龙头企业及各类蔬菜专业合作社信息灵通、抗风险能力强,与各类蔬菜加工企业及大型农贸市场、超市联系密切,包揽了平阴县95%以上的蔬菜销售份额,从而带动了平阴县2万余户菜农增收。

4. 不断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使平阴县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食用菌是平阴县的特色蔬菜产业,仅2013年就重点引进了鸡腿菇1号、鸡腿菇2号等食用菌新品种5个,大面积推广了珍稀食用菌土洞周年栽培,引进了食用菌推进菌渣高效利用技术、新菌种应用技术、三膜覆盖高效栽培等新技术,形成了动物―植物―食用菌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针对汇东、沿黄等蔬菜生产区的地理生产条件引进了荷兰十五、鲁引1号等马铃薯新品种4个、伟利系列等瓜菜新品种3个,形成了全市独具特色的蔬菜生产模式。

二、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蔬菜生产过程中,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蔬菜生产保险机制及最低价格收购制度等,如遭遇特殊的气候灾害、价格过低等情况,菜农的利益则无法保障。

2.虽然2013年度平阴县蔬菜价格较为稳定,但是蔬菜价格受种植面积、销售渠道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菜农见蔬菜种植收益较好,容易出现一哄而上进行大规模种植的情况,进而使蔬菜市场出现饱和,导致蔬菜价格大跌大落,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引导。

3.近年来平阴县蔬菜的知名度有较大提高,但是宣传力度还不够,平阴蔬菜的品牌还不响,宣传过程中存在宣传半径小(目前仅限于济南及周边地区)的问题,宣传效果不够明显。

三、促进平阴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1.应积极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及蔬菜最低收购价机制。借鉴蔬菜生产发达地区的蔬菜保险经验,积极探索开展蔬菜价格保险机制,对常年蔬菜生产进行投保;在抓好“菜篮子”工作的过程中,既要防止“价贵伤民”,又要防止“价贱伤农”。积极研究制订平阴县蔬菜的最低保护价政策,切实保障更多农民利益,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保障菜农的经济利益。

2.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平阴县蔬菜种植进行合理规划,及时蔬菜供求信息,引导菜农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充分发挥政府对蔬菜市场的引导作用,规避市场风险,促进蔬菜市场供求稳定。

3.加大宣传力度,要在不断挖掘提升地方名产蔬菜,搜集、整理和保护品种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国家蔬菜质量安全抽检工作,不断提升平阴蔬菜的知名度及美誉度,扩大出口蔬菜基地规模,增加平阴蔬菜外销市场份额。

上一篇:休闲农业的模式、特点分析和发展策略探讨 下一篇:和谐农业背景下的我国农业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