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媒体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时间:2022-07-05 04:56:24

巧用媒体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摘 要:《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与社会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在思德与社会教学中,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生活、对话生活、创造生活,唤起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提升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从而打造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关键词:媒体;情境;生活经验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丰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一般是依靠形、色、声、触觉来思考的。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通过媒体形、色、声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迎合学生猎奇心理特征,引发思维,开发潜能,提升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从而打造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一、巧用媒体,回忆生活

回忆是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指过去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于生活感知程度必然牵制着教学效果,教师要围绕学生生活体验开展教学活动,触发学生生活记忆,让学生用自己经历参与教学活动,对生活经验进行甄别审美。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媒体来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将学生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引入回忆轨道,感知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从而提升生活经验,形成良好品德。

《我的课余生活》导入环节,我播放事先拍摄的兴趣小组活动视频,当画面中出现本班学生活动时,学生情绪高涨。随之追问:你们参加的是什么兴趣小组?学生思路一下就回忆到活动场面上来,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书法 电脑 绘画 舞蹈……再问:参加了这些活动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答案不一,但都能结合自己活动经验说出感受:丰富生活,增长知识。这样一个导入环节设计,充分发挥了媒体强大的视听功能,激发了学生对已有生活经历的回忆,从回忆中总结提升对课余生活的认识,为下一环节全面深入认识课余生活铺垫基础。

二、巧用媒体,对话生活

“对话”是课堂教学中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解决问题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策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体验、探究、分组和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备受青睐,而这其中教学纽带却离不开“对话”的组织。但要使“对话”艺术表现发挥极致,这就需要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巧妙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生活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巧用媒体技术,人机互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与生活对话,交流生活体验,让生活的记忆流经学生的心田、溢于言表,在课堂教学的平台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提升对生活的感悟。

还是《我的课余生活》一文教学,在“深化理解”环节我先出示媒体图片:弹琴、赌博、绘画、书法、逛网吧……问:在这些兴趣爱好中,哪些是积极的?培养这样的兴趣爱好有何好处?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由于这些都是学生自己的生活,交流讨论积极有效,小组汇报有说兴趣爱好能丰富生活,有说兴趣爱好能开阔视野,有说兴趣爱好能陶冶情操……同时我将学生的见解与图片结合起来,图文并茂,使学生触景生情,通过动态画面的逼真性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积极兴趣爱好的好处,提升学生生活经验。接着通过视频带领学生去认识消极兴趣爱好的弊端,问题不言而喻,再一次在对话中从反面提升了生活经验。

三、巧用媒体,创造生活

道德存在于生活中,品德教育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回归生活却能创造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从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生活,回归生活,指导自己创造新的生活。而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是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运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让他们身临其境,真正走出课堂,走进自己创设的美好生活,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心中有规则》情感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遵守规则,严于律己。教学时,我先将学生平时在学校的所有学习、活动、娱乐等画面精选制成PPT课件在屏幕上播放,并让学生交流:大家为什么秩序井然?然后播放2012伦奥会相关比赛场面,学生随着激昂的乐曲感受比赛,然后问:比赛场面紧张激烈但却为什么有序?接着我亲述近期“”事件,强烈谴责日本目无国际法,让学生从爱国激情中感悟规则的重要性。我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地将规则的重要性深深地烙在了学生心田。最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应遵守的规则有哪些,列举自己生活中引以为荣的例子或今后要改正的不良行为,学生把自己真正定位到了生活中,反思生活,知行合一,真正做到了回归生活,指导生活,创造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渲染气氛,把抽象思想、模糊道德标准形象化、具体化,对于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显著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借助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手段,避免空洞乏味说教,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提升生活经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高于生活。

参考文献:

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江苏省仪征市青山小学)

上一篇:如何培养优秀生 下一篇:浅谈美育与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