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05 04:11:35

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泵站是我国水利工程的基础部分,承担着区域性的除涝、灌溉、调水和供水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探寻先进的泵站运行管理模式,采用科学的建设运行管理手段。着力提升泵站管理水平,保证泵站运行能力,本文将主要针对当前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好泵站运行管理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泵站;运行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运行设备存在的隐患

作为主要的排涝设备,泵站电泵设备采用的是国产低电压大功率潜水泵,结构特殊,保养工作难度很大,而由于设备长期运行使用,维护保养工作跟不上,目前工作效率已有所下降,电泵电动机的转子磁场是靠电源取得无功功率,系统中缺乏无功功率时就会造成低功率因数运行和电压下降,使电气设备容量得不到充分发挥,所以,在电网中要设置一些无功补偿装置来补充无功功率,以保证用电设备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由于其长期暴露在外,太阳的暴晒、风雨的侵袭使得橡胶阀体跌落,增加了排水水头的阻力,降低了排水效率,如果雨季到来将大大降低防洪作用;泵站的电器设备维护不到位,变配电房地面、电控柜排风不畅,易引起电器的接线触点接触不良,氧化发热,给运行管理带来较大隐患。

2、运行人员存在的问题

泵站运行管理中发生短路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运行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造成误操作,带负荷拉合隔离刀闸,致使不同的相体间的弧光短路。运行人员不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违章操作,是发生电气误操作的根本原因:操作人员思想麻痹,精力不集中,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操作的严肃性;是使操作程序流于形式,操作后再填写操作内容,盲目操作,造成不良后果;是不进行唱票、复诵,不核对名称编号,监护制流于形式,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错位,不履行各自的职责,实际上变成了单人操作,失去监护;是未执行逐项打钩,复诵操作程序、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

3、设备老化严重,存在超期服役的现象

现有设备大多建设时间久远,长期运行,已经陈旧老化,性能差,效率低,耗能高,且存在安全隐患。根据2009年和2010年的调查统计,泵站的平均装置效率约为43%,远低于颁布标准(54%);单位耗能约为15―18(kw・h)/(kt・m),约为颁布标准的1.5倍。现在,随着泵站服务功能的多样化,其运行时间延长,加速了设备的老化。这主要体现在:机组设备的故障率增多,需要经常维护;机组设备效率不断降低,能耗较大。

4、规章制度不规范、执行力度不足

规章制度是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目前多数泵站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是内容过于笼统、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或足岗位责任制不明确或缺失.无必须的泵站运行操作规程,造成运行管理无章可循。再就是,即使部分泵站规章制度已公布上墙或装订成册,且很细很全。但执行不力,存在虎头蛇尾现象。致使运行管理混乱。

5、技术水平低

操作运行人员文化程度低,这些职工上岗前只是进行过一般的操作培训及有关的安全知识教育,对泵站机组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多,一旦出现故障不知如何处理。有的人懂了一点就摆弄一些保护装置,结果在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不动作,使故障扩大。

二、做好泵站运行管理的措施

1、加强日常维护保养,保证运行正常

俗语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虽然有些机组运行时间少,但是仍然要本着“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的原则,做到经常打扫站区,保持机房清洁干净,保持设备无灰尘,启闭正常。定期检查电气设备情况,确保机组完好率100%,开机率100%。经常检查建筑物有无裂缝、启闭设备运行状况,对运转部件定期加油、止水密封,使制动装置运行可靠。丝杆汛前汛后定期清理,、保养。电气设备动作正常,无漏电,短路现象,接地可靠。定期检查沿线建筑物,对建筑物位移、裂逢作好详细记录。做到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雨天及时查,每查每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工程安全,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2、加强技术练兵,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是管理工作开展的中心,要提高泵站管理水平,首先应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泵站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工程结构,以便及时进行检查、观测、养护维修和控制运用技术。大力加强技术培训,努力开展岗位练兵,多层次、多渠道组织泵站工程全体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进行基础知识讲座,泵站运行工与维修工的机械基础业务知识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管理队伍中中、高级技工的比例,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鼓励进行学历教育。严格运行人员上岗证制度,通过培训考核,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持证上岗率达100%。组织参观交流和进行专业劳动竞赛,培养勤学技术常练兵的良好风气。通过学习培训,使广大干部职工业务技能和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具有独立处理应急突发事故的能力。

3、有计划的维修管理制度

污水泵站是长年运行泵站,雨水泵站基本上集中在汛期运行,而地道泵站则是每天根据地下水位情况固定开启运行。应根据泵站的不同性质,进行有计划的检查和维护,解决运行中已出现并可修复的或尚未出现的问题,是为避免让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为延长机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完好率、节约能源创造条件。污水泵站安排在非汛期进行检修,保证正常排水的情况下,选择性的分批次进行;雨水泵站要在非汛期即在停用的季节将年度维修任务分解为月度计划进行,对排水设施进行维修和保养,进行设备正常的维护,使设备按规范标准恢复到良好的状态。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泵站自动化管理水平

针对中小型泵站存在的设施陈旧老化、投入不足和自动化水平低下的现状,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各级财政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开展大规模泵站更新改造。改造中选用一些技术性能成熟、运行可靠、质量优、价格廉、服务好的新型产品。同时要认真学习和借鉴控制方式先进、自动化水平高的国内外泵站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市泵站的具体实际,确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案,不断提高全市泵站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水平,努力实现泵站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要求。

结束语

水利泵站管理是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利泵站的正常运行。在水利资源形势日趋紧张的背景下,人们对水利泵站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水利工程的泵站管理就成为了满足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王鑫.泵站水泵的运行管理与日常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8期

[2]朱红云.中小型泵站的运行管理问题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

[3]乔守江,晋心乐.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

上一篇:超强钢芯高导电铝架空导线的研制 下一篇:HRB500级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性能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