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文”的方式教古诗

时间:2022-07-05 03:05:47

用“课文”的方式教古诗

[摘 要]“课文”就是引领学生推敲文字,督促学生读书做文章,把教材文本当作写作的范例来教。古诗教学就要推敲文字,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挖掘诗歌的深层含义,捕捉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真实情感,并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刻领悟诗歌所述的道理。同时,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关键词]课文 古诗 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19

“课文”,《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教科书中的正文。”这是目前教师们都熟知并且认可的解释。然而,就在前不久,我们发现了“课文”的新解,确切地讲应该是“旧解”。“课文”一词最早记录在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指瑕》中。郭晋稀教授注:“课,责也。引申有推求之义。课文,推敲文字。”明朝唐顺之的《章孺人传》有这么一段文字:“两弟夜读书,课文夜过半。”这个“课文”,是督促读书做文章的意思。清朝吴敏树在《业师两先生传》中写道:“先生怪其课文有异。”这里的“课文”是“窗课”的意思,旧称私塾中学生习作的诗文。古人对课文的这三种解释太有创造性了。他们是在告诉我们:课文就应该引领学生推敲文字,应该督促学生读书做文章,应该把教材文本当作写作的范本来教。

古诗词教学,推敲文字自然是首要任务。古诗词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凝练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事件或景物,并借事物的特点抒发强烈、深沉的思想感情。它们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在苏教版教材中,几乎每个学期都安排有古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挖掘诗歌的深层含义,从而捕捉到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真实情感。很多古诗都不是孤立的,虽然呈现在我们教材中的可能是独立的一篇。古人写诗和我们现代人写文章一样,永远都是写“我”,都是为了表达“我”的思想,传达“我”的情感。所以,“我”的写作,是有一定轨迹的。这轨迹是由许许多多的点所组成的,这一个个点,就是一篇篇文章、一首首古诗。因此,在教学古诗时,除了要教教材中的“这一首”外,还应该将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另一首或者是另外几首找出来,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深入研究。这样让“这一首”古诗的学习,成为学生新一轮学习的起点。这就是引导学生如何读书做文章,让学生懂得读书绝不是仅仅读“这一篇”“这一首”,而应该让“这一篇”引领自己去读更多的书,去做更多的研究。这样的学习,才能让学生既懂诗又懂人,更懂写作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就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和督促学生读书做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用“课文”的方式学习古诗,真正了解诗中事物

《枫桥夜泊》是唐朝诗人张继在听完姑苏寒山寺的半夜钟声后写下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好诗,流传千年,早已成为了苏州城的一张名片。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或是北京市课改实验教材,都将它作为教学的内容。苏教版安排在三年级上册,人教版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北京实验教材也安排在五年级上册,上海S版教材安排在四年级上册。虽然安排的年级不同,但都足以证明它的价值和作用。

教师们带领学生学习《枫桥夜泊》时,一般都抓住“泊”“愁”“到”等字来理解古诗,理解诗人的情感。当时的诗人很“愁”,或许是为避安史之乱而漂泊,或许是因进京赶考落榜而伤感。在清冷的水乡秋夜,那寒山寺的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限遐想。受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影响,我们的教学一般就到此为止。以前我也是这样做的。

教了这么多年的《枫桥夜泊》,从不知张继还有一首《枫桥再泊》。细细品读,查阅资料,我知道教《枫桥夜泊》必须同时教《枫桥再泊》,否则教师再怎么讲、再怎么挖也是空洞无物。只有两首同时教,才能把《枫桥夜泊》教活,才能让学生发现学完了这首古诗,并不是学习的结束,恰恰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月已落,乌鸦啼,夜已深,秋风秋雨愁煞人,但张继还是因愁而难眠,不觉已半夜。这时,寒山寺的钟声响起来了,传到诗人所在的小船上。他或许因此立刻没有了愁思,挥笔写就了千古传诵的《枫桥夜泊》。几年后,张继重游寒山寺,写下了《枫桥再泊》――“白发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将这首诗补充在《枫桥夜泊》的教学中,尤其是要将“乌啼月落寒山寺,依枕尝听半夜钟”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对比,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心情完全不同了,“月落”与“乌啼”的位置交换,其意境也不同。“月落乌啼”更多的是一份无奈与惆怅,而“乌啼月落”则写出了诗人的积极与主动。相比“对愁眠”,此时的诗人则是“依枕尝听”,寂静多了。张继从忧愁到寂静的人生转变,这寒山寺夜半浑厚、深沉、悠远的钟声或许功不可没。佛教中的钟声富含生命哲理,在《全唐诗》中共有480多人写到钟声,这也说明钟声最有诗意和哲理。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学习,学生对诗人、对钟声会理解得更多些,虽然他们只有10岁左右,但肯定比单独教《枫桥夜泊》要丰厚得多。然后,教师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钟声,理解钟声,放手让他们去研究钟声,最终将“钟声”的内涵理解透。这样就可以达到王崧舟老师讲的“千年的钟声,千年的文化”的境界。

二、用“课文”的方式学习古诗,真正理解作诗之人

张志和的《渔歌子》在苏教版教材中安排在六年级下册。我听了不少教师教这首词,感觉差异不大,恐怕学生很难理解诗人张志和,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张志和写了五首《渔歌子》,教材限于篇幅的原因只选择一首。教学时,我们应将另外四首补充进课堂,这样对学生理解诗意、理解诗人肯定有更有利。

在与特级教师高子阳老师的交流这个问题时,他非常赞同我的观点,并告诉了我他的教学方法。高老师的教法,的确让人眼前一亮。高子阳老师在教学《渔歌子》之前,先让学生读宋代词人周紫芝的词:“好个神仙张志和,平生只是一渔蓑。和月醉,棹船歌,乐在江湖可奈何。”六年级的学生,读第一遍就能发现张志和的“仙”与“乐”,而要真正理解这首词,理解这个人,就需要理解张志和的《渔歌子》。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没有特别难理解的字词,读两遍学生基本上都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词的意思了,诗人张志和的“乐”也就显而易见了。但是,词人周紫芝所说的“仙”还真看不出来,这是引出《渔歌子》另四首的最佳时机。这四首词中,生字词比较多。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词,理解意思后,整首词的意思学生就差不多知道了。学生一下子就能发现“不曾忧” “不叹穷”“不觉寒”“不用仙”,张志和的“仙”与“乐”自然而然就读出来了。高子阳老师的课并没有到此结束,他继续引入张志和的兄长张松龄专门为劝诱他回家而应和的《渔父歌》十八首,其中一首是这样的:“乐是风波闲是钓,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浓浓的手足情,真的就把他唤回去了。张志和的这种“乐感文化”,追求的是一种内心充满喜乐的生活,而在生活中也充满着感恩和乐观豁达。

高子阳老师还告诉我,张志和的这五首词漂洋过海,传到日本。它们不仅是中国唐词的鼻祖,也是日本词学的开山之作。日本天皇特地作词应和这五首《渔歌子》,因为这五首词节奏简单、用韵简洁,全是“一地一景一事一思考”,真实的内容与简约的形式达到了自然统一的境界。这样的设计,这样的课堂,对教师的积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样的教学的确能挖出汩汩清泉,让学生走进张志和的内心世界,真正了解这位诗人。

无独有偶,在去年的一次苏州市级教学研讨活动中,省特级教师、苏州市教研员许红琴老师也执教这首词,她同样把另四首补充进了课堂。这样教古诗,学生知道古诗应该这样学,读书、学习应该这样做,效果才会更佳。

三、用“课文”的方式学习古诗,真正明白古诗所阐事理

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教版教材安排在六年级上册,与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组成一课。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传承北宋周敦颐和程颢、程颐的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

《观书有感》是他的一首哲理性小诗,确切地讲是一组哲理性小诗,因为《观书有感》有两首,编入小学教材的是其一。看文字表面,这是一首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诗――一块半亩大的方形小池塘,像一面镜子,天光云影倒映其中,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但是再看题目――读书的感想,这幽美的意境立即升华,托物言志的手法把活水与读书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真是太巧妙了,池塘水清澈如明镜,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人的心智明朗,是因为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大学者的心境如此澄明,不正是读书后的领悟吗?他的了不起正在于他能将自己的读书收获写下来,与大家分享,而且以一首小诗的形式,以托物言志的手法启迪大家。这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读书、观察、写作,三者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渠清的基础是活水的长流,写作的提高需要不断地阅读和积累。

教学《观书有感(其一)》的同时,必须教学“其二”。首先,这两首诗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应该还原其整体性;其次,读书时就应该通过相关内容的补充来更好地理解文本;其三,这两首诗写的都是读书、写作,而两者又有层次性:如果说“其一”是写作的第一阶段,那么“其二”则是第二个阶段。“其二”是一首借助形象说理的诗,以泛舟为例,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时艨艟巨舰也轻如羽毛,自由自在地漂行水中。诗中突出了春水的重要,实际强调的是做学问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更是启迪大家要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写好作文,必须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坚持不懈地阅读和观察,在学中思考。这样,源源不断的写作之水就能使写作之渠变得清澈透亮,写作才能达到自然而成的境界。我们的学生一碰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搜肠刮肚,“其一”能给他们一些启发。接着,学习“其二”,学生就彻底明白,写作这艘艨艟之所以难以开启,是因为河中水不够而无法承载,说明工夫还没有到家。朱熹的三传弟子王柏说:“前首言日新之功,后首言力到之效。”如果不断地努力,不懈地积累,等到积累的知识如汩汩的春水时再写作文,一定也会轻松自如洋洋洒洒。把两首诗放在一起学习,学生既能明白治学的方法,更能真正理解读书、写作的要义。

(责编 韦 雄)

上一篇:浅谈多维观照意识下的阅读教学目标确定 下一篇:构建“绿色语文课堂”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