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课程改革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行为

时间:2022-07-05 02:13:46

警惕新课程改革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行为

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他认为:“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并恳切地提出:“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应该说30多年来语文教育界没有停止过这方面的探索,尤其是在近10年来,既展开了对语文“姓”什么的争鸣,也对语文教材编选及考试命题等提出了质疑,并在不断改进。但语文教育界的这些努力仍旧是杯水车薪,课堂教学的病情未见好转,反而在正在实施的新课改中出现了新的症状。

语文新课标引进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无疑给语文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实施5年来,由于《语文课程标准》本身的模糊性以及由此引发的错误解读使得新形势下语文课堂教学出现新的歧路,滋长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无效、低效”教学行为。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教学目标无预设

新的课堂观认为,课堂是动态的、开放的、生成的,真正的教学目标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文本与教师、学生的对话交流中不断得以完善、发展、生成的。于是许多教师片面地以为课堂教学目标不需要预设。这必然会导致教学的无序性、随意性和盲目性。以阅读教学为例,新理念认为“要充分关注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阅读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并强调“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①依此,教师事先设定目标似乎就成了越俎代庖。 然而,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45分钟也是一个阅读行为过程,有预设目标才可以考虑最优化策略,尽可能让结果接近目标。何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结果和目标预期总是有距离的,“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如果没有“法”(目标、标准),很难想象会得到什么,能得到什么。

二、教学内容边缘化

(一)重“文”轻“语”。语文教学改革往往容易刚从错误的泥沼中拔出左脚又让右脚陷了进去。由于语文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论争尘埃落定,教师们比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但同时又有弱化工具性的倾向。

语文新课标标志着语文教育从“知识―传授型”“能力训练型”开始向“素养―养成型”转变,②语文知识教学受到空前质疑。很多人不恰当地认为要弱化知识教育,反对知识本位,加之教材无论是课前的“预习提示”还是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便不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进行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这是偏重于人文性,弱化了工具性的表现。

新课标大力倡导语文教学要“为人的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主要不是指课文所反映的人文内容,而是指语文本身的人文本质。“人的语文性”、“人的符号智慧”、“语言的获得”、“言说的欲望”就是语文课的人文性所在③。但有些教师把二者混淆了,把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理解为对课文所反映的人类生活场景的理解和把握,而把语文本身悬置、架空以使之空洞化,从而出现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走向了“泛语文”,学生真正在语文方面的收获却几乎看不到,如果有,也是次要的。

(二)重创新能力轻基本素养。不可否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绝不是全部,决不能以牺牲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为代价。然而,面对创新教育,有的教师缺少反思,浮躁有余、冷静不足,惟上跟风,惟“创新’是瞻。这在阅读教学中表现最为突出。一些教师为创新而简单认同学生那些经不起质疑、经不起推敲的新解读,以致无形中助长了误读的泛滥。片面追求出新求异,从而导致不重基础,不重积累,不能真正触及阅读的内核,无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它不同于一般的人文学科,也不等于文学欣赏课,它有本学科分内的许多事要做。即使是在倡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钱梦龙先生仍然认为:字要端端正正地写,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理解,课文要响亮流畅地朗读,话要正确连贯地说,作文要通通顺顺地写,该背的好文章要老老实实地背诵,所有这些事,都得按部就班地训练,来不得半点虚浮。

一个人终身发展中必需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是不能忽视的。语文轻了“语”,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又是一种极端。语文要工具和人文并重,基础与创新并重,不能由“头轻脚重”又走向“头重脚轻”。不然小学和初中近10年语文学下来,基本的语言问题都过不了关,那必然是语文教学的另一种悲哀。

三、教学组织“快餐化”

(一)表面自主、无效合作 、随意探索④。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原则性要求或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三个要素、三个阶段甚或是作为三种学习方式,已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加上公开课的推波助澜似乎已成为争相追赶的时髦。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在教学中不能合理利用,不但没有提高实效反而让课堂教学陷入一种“无效”、“低效”的尴尬境地。主要体现在:

1.表面自主。自主原则的实质在于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而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两种现象比较突出:一是学生整堂课都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交流、汇报、表演、操作、检查,很难看到学生静静地进行个体思考,存在“他主”迹象;二是有的课堂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说了算。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表面上是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试问学生的“自主”不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课堂哪来的高效?

2.无效合作。实施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在使用合作学习方式时存在时机不对、分组不科学、合作规则不明、时间不够或太多以及评价不全等诸多问题。一节课大部分时间耗在看似热闹却没有主题的无效讨论中,从而出现“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学生所得反而不如传统教学。

3.随意探究。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它虽不同于科学探究却也要讲究科学性,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进入问题情境,二是尝试体验实践,三是表达交流小结。若随意探究只能浪费时间。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经常出现以下倾向:一是事事探究时时探究,既没效率也没必要;二是脚踩西瓜皮“探”到哪儿是哪儿,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还模糊了方向,花了很多的教学时间却效果不好。

(二)将“对话”与讨论等同。

对话型语文教学是通过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实现彼此视界融合,最终实现学生主体自我建构的教学⑤。对话以对话这种语言方式出现时,常通过讨论展开,于是很多人错误地把对话与讨论等同起来,于是无论是在公开课中还是在名师经验介绍中亦或在专家推荐的新课型中,大家都在谈讨论。“讨论”一时间流行开来,然而,这种“讨论热”的背后却是“假对话”、无效教学在肆意滋生。有学者将现在语文课堂里的所谓讨论归纳为:七“不”、两“假”、一“无”。七“不”是不给时间(没思考)、不给材料(空想)、不给背景(没依据)、不给方法(瞎猜)、不交锋(各说各)、不辩驳(说的都对)、不分析(只表态不问为什么);两个“假”是假答案(问的A答的B )、假统一(不管是什么答案都会评为好);一个“无”是无结果(没解决任何矛盾和疑难)⑥。这样的讨论显然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无效讨论”。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它可能以对话这种语言方式呈现,也可能以其他方式呈现,自然也包括言语上的独白方式。把对话教学简单地等同于讨论无疑是一种庸俗的误解。

(三)多媒体无节制使用,取代语言实践。

新课标重视教学手段和媒体的“现代化”,倡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语文教学过程,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并指出要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然而多媒体毕竟是文本的附属品,它对语文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恰当的使用可以为听说教学提供方便和必要的资源,为语文教学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不当,则可能对语文教学造成损害,甚至可能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陷阱。在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师过多地追求形式,“为用而用”,盲目“拿来”,甚至以辅代主,忽视文本。在许多“观摩课”上,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却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就成为隔在学生与语言之间的障碍物,它悄悄地把语文教学的内容偷换掉了。

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而不是相反。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否则只能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徒劳无功。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变革必然是一种扬弃。语文课程改革不能为“立”而破除一切,为“立”而求新求异,不能借改革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甚至避开规律,当然更不能矫枉过正。寻求平衡,在平衡中深化,在平衡中寻求突破,这应该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要义。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应着力研究各种关系,着力研究如何在把握各种关系的平衡、和谐中向深层次前进。比如:强化课程生成,预设还要不要;探究很重要,接受还要不要;学生自主要提倡,教师引导能不能少;人文精神需培养,语言工具要不要掌握;如此等等。改革需要热情,也需要理性,正视课改实施中的诸多问题,树立效益观念,增强节约意识才有利于新课程的健康迈进。

注: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

②③⑥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评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趋向》(上、下),《语文学习》2005.4-5。

④宿传勤《反思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醒语文老师应关注的八个问题》,《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读本)2005.12。

⑤包建新《“教学对话”释义》,《语文教学》2005.10。

(作者单位:株洲市南方中学)

上一篇:让我说爱你吧 下一篇:语文讨论式教学中讨论结果呈现方式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