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宠“欧债”

时间:2022-07-05 01:45:53

“三年前,我们会跟中国企业建议,不要去欧元市场而是去美元市场,因为美元市场更大。但现在,欧元市场出现了机会,从中长期来看,欧元市场将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新的海外债券发行通道。”法兴银行亚太区债务资本市场主管叶正加对《环球企业家》这样说道。

继9月底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首发欧元计价债券(下称欧元债)后,10月上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成为第二家试水发行欧元债券的中国企业。

筹资渠道多元化和获得较为低廉的融资渠道一直是中资企业追求的目标,而中海油、中石化两家企业的欧元债尝试则为市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此前已有许多中资企业在美元债券市场大举举债融资,欧元债券市场会成为继美债市场之后中国企业海外债券融资的第二大市场吗?

重回舞台

事实上,早在十年前,国内银行就曾经有过发行欧元债券的尝试,但之后,受到外汇管理行政审批等多因素的影响,欧元债券市场从此再无中资企业问津。

十年后,中海油和中石化又一次成为赴欧发债的“尝鲜者”。与中海油的20亿美元等值债券(5亿欧元债券及13亿美元债券)相比,此次中石化发售的双币债规模总计35亿美元,规模更 大。

“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我们看到,在过去两三年中,中国政策正在进行调整,国家外汇管理局调整了境内机构对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性担保的政策,允许海外融资,使得在国内注册的企业可以获得相关批文去海外发债。”瑞银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中国国际债券资本市场主管刘北对《环球企业家》表示,“另一方面,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创新,也使得中国公司可以在新的交易结构下不受到太多审批限制。”瑞银与中国银行、高盛、摩根大通一起,是本次中海油海外发债的联席全球协调人。

作为中石化海外债券共同发行人之一的叶正加(Yves Jacob)对欧元债市场发展前景也十分看好。“在当前环境下,企业发行欧元债有几个内在动力:首先是为了使资金来源更加多元,确保随时可获得流动资金、并提高在美元等其他市场上的议价能力,摆脱美元束缚;其次,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购买欧洲企业进行并购扩张,欧元债可以作为一种融资工具为欧洲的收购活动提供资 金。”

目前,欧债市场是继美债市场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债券市场。虽然目前欧洲经济遭遇债务和预算赤字问题,但对于中资企业而言,欧洲低迷的经济环境,也造成欧元市场得以维持长期的低利率甚至零利率。

从中海油和中石化的欧元债发行情况来看,两家企业均获得了相对长期、低廉的资金成本。中海油和中石化发行的欧元债券均为7年期,中石化票息(即债券票面收益)仅为2.625%,中海油的票息为2.75%。

“整体来讲,欧洲投资者对中国评级较高的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评级在级的发行人等还是有很大的投资需求,这也给中国发行人提供了好的融资机会。”刘北表示。

“欧洲经济曾经一直与美国经济相互联系,这也导致美国和欧洲市场利率在很多时候维持类似的发展方向。但目前来看,美国经济和欧洲经济出现了差异。”叶正加认 为。

此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多次表示将考虑逐步退出购买资产计划、缩减量化宽松;但与之相反,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拉吉则提出:“欧央行执委会预计利率将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在当前或更低的利率水平。”11月7日,欧洲中央银行公布11月最新利率决议,下调主要再融资利率25个基点至0.25%,欧元利率将继续维持在低水 平。

融资成本

业内人士指出,从长期趋势来看,目前美元、欧元债券市场的利率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相对境内市场,离岸债券市场对中国企业颇具吸引力。

但总体来看,中资企业在海外离岸债券市场的融资成本仍与公司评级相关。“信用评级很重要,假使是高风险企业如地产公司,它们也能通过其他渠道从海外市场获得长期资金,但会被要求以更高的票面利率发行。所以对中国企业来说,获得良好的信用评级是很重要的,否则国际投资人会对投资产生犹豫。”叶正加告诉《环球企业家》。

“从融资成本上看,票面利率是每年要支付的成本,不同信用评级的企业获得的票面利率不尽相同。此外还有一些前期的成本,比如法律费用、印刷费用等,以及投资银行收取的服务费,但这些服务费相对于票面利率来说,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叶正加解释道。

如果没有去欧洲投资的需求,欧元债还是中国企业融资的一个好工具吗?

刘北告诉记者,如果企业出于将欧元债作为分散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的需求时,投行方面通常会提醒发行人要考虑汇率风险。“如果没有实际欧元结算投资的需求,我们会建议企业最好是在欧元债发行之后配合交叉货币掉期,或者通过套期保值的方式避免汇率变化影响到企业融资成本。”

“企业在离岸市场发行债券的主要目的是筹集资本,增加流动性,扩大投资者基础,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要考虑消除利率风险,其实有很多衍生产品可以做到。”叶正加表示。

不可否认的是,包括欧元债在内的离岸债券市场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些在国内融资所不具有的优惠。如比传统银行市场拥有更长的年期(10到30年期),这是许多企业在国内“求之而不得”的目标—2013年下半年以来,内地与香港企业发行人所发行的海外债券中,就鲜少10年期以上的美元债券。除中海油和中石化,9月5日,中航国际发行了票息达6%的10年期美元债券;10月23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也分别发行票面利率为5.375%的10年期美元债和票面利率为6.375%的30年期美元债。在发行规模上,离岸债券市场也更具弹性,从5000万美元(等同)作为私人配售到数十亿美元的公开发售,都可以实 现。

从时间成本上看,首次在境外发行债券的主体,准备期包括前期的评级工作,大约需要2到3个月准备;备齐法律文件,大约需要1到2个月时间;真正进入海外债券的发行后,大约需要2到3个月时间完成。但一旦首次发行成功,发行人可以很快回到市场里,之后需要约3到4周的准备时间即可再次发行。

新窗口期

需要注意的是,国际资本市场窗口的开合是很快速的。

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刘北和他所在的瑞银团队刚刚协助中粮集团完成了其首次海外发行10亿美元债券的工作。“把握合理的时间窗口,是在离岸债券市场发债的重点之一。”刘北称。而今年以来美国的货币政策是否还会延续宽松?此信号始终未明确,这更为银行家和企业寻找项目发行的时间窗口增加了难度。

2013年5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表态称未来或收紧量化宽松,这使得持续大半年的美债牛市出现转折,全球债券市场均受到影响,各国国债利率攀升,点心债等离岸债券市场开始放缓增长。市场普遍预计货币宽松政策将会在9月份推出,但美联储却出乎意外地并没有宣布量化宽松的时间表,于是债券市场开始反转,由此又爆发出一个新的发债时间窗口。

刘北的瑞银团队接手的中粮集团美元债发行项目,大约是在7月底正式启动。“当时我们预计9月份债券市场会出现波动。此后我们看到市场窗口状态不错,所以我们就配合发行人完成了项目。多数发行人在发行的时候都是要承担潜在发行时间窗口的风险。”

如今市场普遍预期今年12月份或者明年年初美国货币政策可能会产生新的导向,进而又一次影响全球债市。在海外发债短暂的发行窗口期中,不少中资发行人怀揣“与其等待更好的市场窗口,不如尽快发行,尽量在利率上扬之前把债券发行出去”的想法,酝酿海外债券市场的资本运作。

那么企业发债究竟是选择美元债还是欧元债?“中海油、中石化发行欧元债是水到渠成的,因为他们此前已经多次发行美元债。在交易过程中,能够在欧元区获得更多信任的,通常都是在美元债市场经过多次发行的、已经有了自己收益率曲线的企业,这样有利于欧元投资者了解发行人的信用状况。现在的海外债券通常是多币种一起发行。”刘北称。

上一篇:烹鲜之策 22期 下一篇:老调重弹 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