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资跨国银行

时间:2022-07-05 12:09:13

打造中资跨国银行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顺应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变化带来的战略机遇,稳步加快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了对“走出去”的中资企业的全球金融服务能力,书写了“扬帆出海”的精彩篇章。

十明确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十二五”规划纲要、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对此已经做出了全面部署。国家培育大型中资跨国金融机构,提升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目标越来越明确,路径越来越清晰。中国银行业要充分利用当前内外部的一切有利因素和条件,以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跨国银行为目标,推动国际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 跨国银行的发展机遇期

母国经济实力是跨国银行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3年至2011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0.8%,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增速。2010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GDP达到47.3万亿元。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还将继续扩展。一个庞大的开放经济体,需要一个强大的全球金融体系做支撑,需要通过构建中国自己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使商品、人民币、银行和服务协同走出去,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系统。

(一)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与之匹配的跨国银行。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2012年,中国进出口总值38667.6亿美元,同比增长6.2%。2011年货物贸易出口额、进口额分别占全世界的10.4%和9.1%。这些年来,我国贸易平衡状况不断改善,外贸顺差在2008年达到2981亿美元的高点后逐年回落,2011年降至1551亿美元。2002年到2011年间,外贸顺差占进出口额的比重从10.1%降至4.3%。

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将进一步呈现两大特点:一是进口市场稳定增长。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完善鼓励合理消费的财税和信贷政策,将有效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同时,把积极扩大进口作为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措施,通过实施对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能源原材料的进口鼓励政策,将支撑进口稳定增长。

二是出口结构调整升级。未来我国货物贸易出口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大型机电产品出口及大型承包项目上的强大增长动能将会不断释放,特别是新兴市场需求会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估计至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量将跃居世界第一,我国企业的贸易网络将覆盖全球大部分地方。全球90%以上的贸易活动都离不开结算、融资、担保、保险或其他贸易金融服务的支撑。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将使我国逐步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也为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二)中资企业加快“走出去”需要能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跨国银行。John H.Dunning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认为,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人均GDP超过4750美元的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会明显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一般表现为正值,并呈逐步扩大趋势。2011年,中国人均GDP约为5414美元(IMF公布数据)。根据这一理论,中国的对外投资将进入大规模拓展周期。

自200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逐步进入快速增长期。2002年至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近50%。2012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772亿美元,较十年前增长近70倍。根据罗兰・贝格对中国各行业50家领先企业的调查,72%的企业拥有海外经营项目。

但与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对外投资发展迅速的国家相比,中国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还有较大潜力。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仅为1%,低于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俄罗斯3.55%的水平。从反映一国国外净要素收入的指标(GNP-GDP)来看,2011年我国这一指标为-304亿美元,远低于日本1744亿美元的水平。

“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近年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较快,国家实力明显提升,但基础设施水平偏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其对改善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迫切。而在我国产能相对过剩行业中,水泥、钢铁、玻璃、风电等与建筑和公共基础设施相关的行业占比较大,“产能输出”是有效缓解国内过剩产能,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有效方法。

此外,中国加工制造业能力较强,有条件把加工制造体系的一些工序和环节延伸到海外,从以前的被动分工向主动分工转变,围绕优势产业逐步建立中国自主的全球生产、分销体系。

可预见,未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仍会保持稳定增长,对外投资合作的层次会进一步跃升,逐步走上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更趋平衡的发展道路。中资企业跨国经营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国内金融机构加快国际化步伐,满足其境外融资、集团财务管理、规避投资风险,以及参与招投标等全方位金融服务需求。

(三)人民币扩大跨境使用需要中资跨国银行在世界金融体系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跨境人民币业务启动近四年来,业务规模和领域加速拓展,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加快形成,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2012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累计达到2.94万亿元,是2010年的近5倍;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达到2802亿元,较上年增长152.7%。

香港成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处理着全球超过80%的人民币支付业务,2010年末至2012年11月,香港人民币存款从3000亿元猛增至5700多亿元;截至2012年11月,香港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1074亿元。新加坡、台湾、伦敦、巴黎、纽约等也积极期待成为下一个离岸人民币中心。2012年,伦敦在人民币离岸市场中的份额约4%,新加坡约3.9%,中法近10%的贸易已用人民币结算,巴黎的人民币存款达到100亿元;芝加哥和卢森堡出现了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一些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开始持有人民币外汇储备。

汇丰预计,未来三年人民币贸易结算占中国对外贸易额的比例将提至30%。SWIFT数据也显示,人民币作为国际金融交易结算货币的地位从2010年10月的第25位升至2012年的第16位。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形成和人民币国际化向纵深推进,有利于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获得更大话语权,在国际货币和大宗商品交易中获得更多定价权,也迫切需要中资银行发挥在人民币业务上的天然优势,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 跨国银行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跨国银行发展类型与其所处历史阶段、经济条件、金融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的历史节点推动跨国银行形成的因素不同。传统欧美跨国银行或依托殖民地扩张,或借助欧洲货币市场发展,或利用石油美元兴起等机遇实现全球布局。今天和今后跨国银行的发展更多是投资、贸易、技术、区域一体化等多种因素综合驱动的结果。此次危机后,伴随着世界经济金融格局的新变化,欧美跨国银行的商业模式正经历着深刻调整。

(一)跨国银行的发展历程。

殖民地统治与跨国银行发展。英、法等老牌跨国银行的发展主要是靠本国经济的迅速扩张、政治地位的崛起及殖民主义势力的延伸。19世纪英国殖民地遍及美洲、非洲、亚洲,英国金融机构凭借英国的霸主地位在全球广泛设立分支机构。1865年,英国银行业在世界各地仅有240家分行,1913年就增加到1286家。进入20世纪,以英资银行为代表的跨国银行逐渐退潮。不过,由于殖民地文化及宗教的长期影响,汇丰、渣打、桑坦德等部分跨国银行仍在原英属或西班牙属殖民地得以延续和发展。

欧洲货币市场与跨国银行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期,部分欧洲国家取消或放宽外汇管制,推动了美资银行赴欧设立机构。布雷顿森林体系导致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加大,各国积存了大量美元存款,储户纷纷把美元存入欧洲的美国大银行,这些银行按当地市场利率发行可转让大额美元存单,形成欧洲美元市场。

美资银行在该市场上具有独特优势:一是资本实力雄厚,易受存款人信任;二是经营美元存放款业务相对便利;三是在欧洲市场上吸收的美元无需缴存法定储备,降低了资金费用。由此,经营欧洲美元市场业务的美资银行获得了高额回报,海外扩张提速。1960年至1986年,美国跨国银行数量从8家增至151家,海外机构资产从35亿美元增至4170亿美元。当时世界经济的快速复苏带动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迅猛增长,以及美国在全球独一无二的政治经济地位,特别是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都对美国跨国银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石油美元与跨国银行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石油美元的兴起又催生了跨国银行新一波发展浪潮,一批欧美地区的中小银行以及部分日本银行实现了跨国经营。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国际油价大幅飙升,引发世界性能源危机。石油消费国中的发达国家因石油提价出现巨额逆差,石油输出国的经常账户则发生巨额顺差,形成大量“石油美元”。

对石油输出国而言,石油美元收入庞大,而国内投资市场狭小,难以完全吸纳,必须输出美元资本。对西方国家来说,因进口石油国际收支大多呈巨额逆差,若紧缩或限制进口石油改善国际收支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因而需吸纳石油美元。因此,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石油美元回流,造就了一批在石油美元“回流”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跨国金融机构。

跨境贸易投资与跨国银行发展。近年来,国际贸易投资迅猛发展极大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推动了跨国银行发展。据WTO统计,1948年全球货物贸易总量仅为590亿美元,2011年达18.22万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自2009年以来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度在50%以上,成为世界贸易增长的新引擎。同时,全球投资方兴未艾,2011年外国直接投资达1.5万亿美元,增长17%,超过危机前三年的平均水平。其中,发展中经济体吸引外资继续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一半以上。经验表明,银行国际化初始阶段一般都伴随着大规模有真实背景的资本流动。一国日益增长的海外投资和贸易需求将促使商业银行快速建立一定数量的海外分支机构,实现规模化发展。

(二)跨国银行发展现状。

当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是欧美银行。这些银行在某类或某几类业务上较强,不过尚未有在各业务领域均处领先地位的银行。这里的“强”主要表现在该业务领域具有卓越的全球服务能力,有一批稳定的有重要影响力的全球客户,该业务线对银行整体盈利贡献度较大,并在全球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能引领业务创新或主导市场。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在全球批发类业务,如融资、结算、现金管理、投资银行等领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跨国银行。融资领域中以贸易融资为例,根据《欧洲货币》2011年调查结果,贸易融资类业务排名前十的均是欧美机构,其中花旗、德意志和巴黎银行位列全球榜单前三甲。全球现金管理业务领域,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花旗、汇丰和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则是全球最大的美元清算行,占据全球外汇市场四分之一的美元清算份额。

投资银行领域,从股权承销市场看,2011年手续费收入排名前十的也都是欧美机构,十家机构的手续费收入占整个行业的45.7%,排名前三的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美银美林手续费收入均在10亿美元以上。从收购兼并市场看,全球排名前十的欧美机构手续费收入占整个行业的37.2%,排名前三的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手续费收入均在15亿美元以上。从银团贷款市场看,全球前十的欧美机构手续费收入占整个行业的46%,其中美银美林、摩根大通分别以15亿美元和14亿美元位列前两位。

二是在全球零售类业务,尤其是一些重点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的跨国银行。零售业务全球服务能力较强的跨国银行是汇丰和花旗。2009年,汇丰因其在全球86个国家设有约8500家分行,个人客户达4100万,荣获《环球金融》评选的全球最佳零售银行。近两年,虽然汇丰零售业务有所收缩,但其在全球重要市场的零售业务地位和影响力依然稳固。花旗银行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其零售业务仍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从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花旗银行在美国以外的个人贷款增长23%达到1360亿美元。渣打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是处于第二梯队的零售类跨国银行,在重点战略区域特别是新兴市场有着较广泛的分支网络和客户基础。

三是在全球金融产品交易市场占据领先优势的跨国银行。跨国银行参与的金融交易市场主要涉及外汇、固定收益及商品市场等。在全球外汇交易市场,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及花旗银行能依托强大的电子交易平台实现连续报价,保持外汇交易市场的流动性以满足客户需求。在利率衍生产品市场,巴克莱在抗通胀型产品、德意志银行在掉期交易、摩根大通银行在期权交易上各具优势,位列全球利率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前三名,市场份额均超过10%。在全球商品交易市场,欧美金融机构起步较早,优势明显。如汇丰是世界黄金及黄金衍生品最大的做市商之一,还是全球最大的贵金属清算银行。

四是在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产品线上有较强全球服务能力的跨国银行。从资产管理业务看,2011年末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巴黎银行、汇丰四家机构资产管理项下的AuM分别为8835亿美元、7246亿美元、5963亿美元和3960亿美元,位列全球前四。从资产托管业务看,纽约梅隆、摩根大通、巴黎银行是全球排名前列的托管银行,2011年底其托管资产规模分别为25.8万亿美元、17万亿美元和12.6万亿美元。从财富管理业务看,2010年全球前十二大私人银行的直接管理资产规模均超过2000亿美元,稳居第一的瑞银管理资产规模为15571亿美元;处于第二、第三位的瑞信、美国银行管理资产规模分别为8635亿美元和6440亿美元。

总的来看,批发类业务靠国际贸易及跨国投资推动,发展初期主要是围绕母国跨国公司供应链向上下游的东道国客户延伸,需要合理的物理网络和强大电子网络的支持。零售类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否在重点区域形成网络和客户的规模优势,以及本土化的产品创新能力。交易类业务则要具备丰富的全球金融市场产品体系、交易渠道和品牌优势,有较强的交易和做市能力。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布局合理的营销服务渠道,稳定的高净值客户群体和因需而变的产品研发能力。

(三)欧美跨国银行发展趋势。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深刻影响了欧美跨国银行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重心逐步向新兴经济体转移,迫使欧美跨国银行调整发展布局。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9年,新兴市场占全球GDP份额达51.9%,历史上首次超过发达经济体。2011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长6.2%,发达经济体仅增长1.6%。IMF预计,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2012年及2013年增长率将达到5.3%和5.6%,高于世界经济3.3%和3.6%的增速。

国际贸易投资格局也随着经济格局调整而重构。据世界银行统计,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从1995年的30%跃升至2010年的45%;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的直接投资占到了全球跨境投资额的三分之一。

这些市场条件的改变促使着欧美跨国银行调整战略,寻求新的增长路径。如花旗集团把业务重点集中于大企业批发业务和高端个人客户零售业务,更加注重拓展新兴市场,2012年上半年其拉美和亚洲地区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2%和4.9%。汇丰则着力增强在国际贸易、资金跨境流动和财富增长较快地区的服务能力,重点突出新兴市场和工商金融业务板块的盈利贡献,在中国投资海外的前100家内地企业中,有60%与汇丰有合作。法国兴业银行则继续加大在中东欧、俄罗斯、中东、非洲、中国等新兴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发展力度。

二是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力度空前,促进欧美跨国银行调整发展战略。本次危机爆发后,美国推出了自“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的监管改革。2011年通过的《Dodd-Frank金融改革法案》,要求金融机构把场外交易的衍生工具转入交易所,以加强此类产品的监管及透明度。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也把利率、信贷、商品及其他衍生工具纳入规管范围,要求资产总值10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需向交易所提供交易抵押品,这将直接增加银行交易成本,减少其贷款资金。

掌控美国市场逾九成半现金及衍生工具交易的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银美林、摩根大通、花旗等五家银行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限制自营交易的“沃尔克法则”,则对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行业务带来较大影响。

欧洲也在2010年9月推出监管改革法案,包括把所有标准化场外衍生品纳入交易所或者电子交易平台,通过中央清算所清算;全面禁止CDS(信用违约互换)类型产品的“裸卖空”;规范对冲基金经理、私募基金及其他替资行为,以降低风险和避免业内薪酬过高;计划建立自己的评级公司,并从2011年起把穆迪和惠誉等评级机构集中由欧盟监管。

为此,欧美银行纷纷调整战略以应对监管改革影响。部分银行已分拆交易部门或结束旗下对冲基金及私募基金的投资。美国银行提出“重点服务于核心客户群,重建一个强劲资产负债表”的战略,出售多项股权投资,持续调整业务结构。巴黎银行2011年下半年启动了机构重组计划,并抛售部分资产,以满足更严格的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要求。

三是对金融危机中自身问题的反思,也影响着欧美跨国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路径。近来,一系列金融风险重大事件充分暴露了欧美跨国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如2012年摩根大通的“伦敦鲸”事件。当时摩根大通伦敦分部一组交易员在非流动性公司信用衍生指数产品上对赌,导致58亿美元损失和巨大声誉风险。再如操纵国际金融市场价格问题。2012年,多国监管机构调查发现,多家欧美跨国银行涉嫌操纵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对国际银行业和全球金融市场造成较大负面冲击。此外,洗钱问题也浮出水面。2012年12月,汇丰就反洗钱调查同美国政府达成一揽子和解协议,并为此支付了19.21亿美元的和解金。同期,渣打银行也因美国政府的洗黑钱指控向美国纽约州金融局累计支付6.7亿美元罚款。

在跨国银行发展进程和格局调整中,我们看到不同银行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这种道路选择实际上体现了各行经济背景、发展策略、产品服务、客户群体、科技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正确模式。只有那些善于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抓住机遇的银行,才能在跨国银行经营中取得成功、赢得发展。 加快打造优秀的中资跨国银行

目前世界上商业银行类型的跨国银行,可以细分为三种:一是区域性银行,如新加坡星展银行、南非标准银行,其特点主要是全球化网络还不完善,业务收入主要来自本国和邻近地区;二是国际性银行,以渣打、桑坦德等为代表,其特点主要是在全球具有比较广泛的业务网络,分支机构所在国家和地区一般在40个以上,业务收入来源约90%集中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三是全球性银行,以花旗、汇丰为代表,其特点主要是在全球具有广泛的业务网络,分支机构所在国家或地区一般超过50个,海外业务占比超过40%乃至70%以上,在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

近年来,工行等中资银行抓住金融危机有利的窗口期,加快了全球化布局,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机构越来越多地跨入了当地主流银行之列。如工商银行境外网络已延伸至39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通过参股南非标准银行,间接延伸至18个非洲国家,成为境外机构覆盖范围最广的中资银行;境外机构总资产已达1700亿美元,仅这一规模在全球1000家大行中排到第121位。但与一些全球性的跨国银行相比,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仍偏低,工、农、中、建、交五大行海外资产和收入的平均占比不到6%,即便是国际化历史较长的中行,与欧美成熟同业35%以上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应该说,中资银行跨国银行建设之路才刚开始,任重道远。未来几年是决定中资银行能否抓住机遇,真正成长为跨国银行的关键时期。

(一)要始终坚持服务于中国经济全球化。当前随着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特别是与亚太、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互动融合将不断增强,贸易结构优化升级也使我国逐步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人民币跨境使用扩大,中资企业“走出去”规模、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等等,都为中资银行延伸拓展海外业务提供了大量的商业机会,为跨国银行建设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

目前已具备条件的中资银行要进一步完善全球服务网络,加快形成对我国主要经贸往来地区的全覆盖,构建起全球化全能化的金融服务链条,使境外机构数量、资源布局与我国贸易投资格局更匹配。要跟随国家“走出去”战略,充分发挥金融先行作用,通过“工程+金融”“贷款+能源”等模式,为企业全球销售、工程承包、海外投资并购铺路搭桥,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引领和推动企业“走出去”。

要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向纵深推进的市场机遇,加快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构建高效、安全、便捷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体系,创新发展跨境人民币贷款和其他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在最擅长的领域与国外银行开展竞争,以人民币业务为突破,争取在国际金融体系和金融交易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二)要始终坚持本土化发展方向。目前中资银行仅仅在海外设点布局并不是跨国银行建设的要义所在,实现盈利、竞争力和发展质量在当地同业领先,确立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地位才是跨国银行的目标。同时还要看到,随着中国参与国际治理的作用越来越大,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和期盼不断提高,同时担忧也有所增加,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和其他形式的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在这种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中资银行更要坚持“平等互惠、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参与东道国的经济建设,服务好中国与东道国的贸易及投资往来,实现自身发展的本土化、主流化。还要重视战略并购在推动境外机构本土化、主流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工商银行近年来成功完成了12次并购,使一些境外机构快速跻身当地主流银行之列。在当前发达国家银行机构受金融危机拖累,放缓甚至收缩其在国际市场的扩张,一些国家和地区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的有利时机,有条件的中资银行要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不断增强的资本和经营实力,通过申设拓展机构的同时,可以考虑审慎稳妥地推进战略并购,以加快本土化、主流化进程。

(三)要始终坚持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线。一家真正的跨国银行一般拥有一批全球同业领先的业务线。目前中资银行在境内的零售及公司金融方面的竞争力较强,但在全球市场普遍缺乏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品线。中资银行要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跨国银行创新暂受抑制的机遇期,加快业务创新步伐,集中力量在一些业务领域打开市场突破口,努力在全球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形成较强的全球服务能力。

一是大力发展清算业务。清算业务作为银行最基本的业务,对银行的运营和客户服务起到很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要建立全球主要币种清算中心,实现账户管理全球化、客户转账同步化、全球结算实时化和币种转换自动化,为在全球进行不间断资金交易提供保障。

二是有重点地发展零售业务。零售银行是基础,但在海外开办成本较高、收益期长,不能全面铺开。要根据区域特点有选择地发展并合理定位,重点针对我国居民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大力发展存贷汇、跨境理财及个人境外投资服务等业务,在具备条件的机构推出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等高端业务。

三是在融资业务领域实现突破。要充分利用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占比上升、全球贸易和资金流向逐步转移等有利条件,推动贸易融资业务快速发展,逐步在全球银团贷款及项目融资领域占据引领性地位。

四是努力提升交易业务水平。要抓住中国作为世界大宗商品主要消费国带来的需求空间和发展机遇,丰富交易渠道、工具和业务品种,完善全球化交易平台,提高国际市场报价和跨市场运作能力,成为全球市场及商品交易的重要金融服务商。

(四)要始终坚持把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放在首位。当前中资银行建设跨国银行最大的挑战是境外机构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难度远超想象。在跨国银行建设中,要认真遵循国际银行业监管要求,切实做到依法合规经营,在维护境外分支机构公司治理独立性,满足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同时,保证其秉承贯彻母行经营理念和战略。

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跨国经营中政治风险、合规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等关联性强、全球化蔓延等特征。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完善集团并表管理,实施全球统一授信,建立国别风险动态监测机制,强化科技系统对风险管理的硬控制,确保银行资产安全。

(五)要始终坚持依托集团整体优势。母行实力强大是境外机构壮大的依托。过去中资银行境外发展较慢,很重要的原因是境外机构基本呈“孤岛”状态,境内外信息和资源无法共享。在跨国银行建设中,中资银行要发挥好、利用好母行的整体优势。要重视加强内外联动,建立“One Bank”的一体化经营格局,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要重视科技支撑,搭建全球统一的科技平台,将母行的管理系统、业务平台、优势产品移植延伸至境外,具备条件时还可考虑在全球范围内集中运作境外机构的中后台业务,以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目前工商银行已经建成中国银行业第一家全球一体化的科技平台,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全球共享和境内外业务的互联互通,有力地支持了境外机构加快发展。同时,要重视人才和文化保障,跨国银行建设的成败在于人才建设,在于文化融合。要加快建设既包容多元又强调绩效的全球文化,增强全球雇员队伍的凝聚力,提高当地市场和客户对中资跨国银行的认同度和美誉度。 作者为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

上一篇:中国的国际贸易与外商投资 下一篇:漫谈摄影造型12字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