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7-05 11:49:38

高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改革也提上了发展的日程。原有的教育方法已经难以跟随时代潮流,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量都大幅增长,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高职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缺少应用能力的学习与培养,这让高职学生在工作时会面临许多困难。数学应用能力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需要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种能力在社会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高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4-003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SCG19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项海飞(1980―),女,浙江乐清人,硕士,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学与数学教育。

一、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一)数学自身的实用性

在高职院校中,数学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几乎成为了所有学科的重要基础,比如:市场营销中计算不同策略产生的不同的销售量,更直观地反映营销效果;统计学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简化了商业计算过程;数学建模在工程设计中广泛应用,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实体图形,促进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等等。数学在高职院校中应用广泛,其自身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难看出数学应用能力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二)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需要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参加过应用实践的高职学生的动手学习能力明显高于没有参加过的学生,这充分表明了知识应用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现如今很多高职院校在数学教学方面只是单纯的数字或文字灌输,缺少对学生自学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素质。

(三)适应社会的需求

如今的社会需要知识型人才,这种知识型人才不仅指拥有丰富知识的人才,也指拥有一定知识应用能力的人才。只有懂得如何将知识技术运用到工作之中的学生才会得到企业管理者的赏识。所以,恰当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展示给招聘人员,让自己很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但如今高等教育中很多学生抱怨学习的知识没有用,和社会的需要根本不相匹配,尤其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这就是我国教育和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

二、当前高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际分离

很多高职学生,甚至有很多教师都认为数学应用只是解决数学应用题,并没有将数学应用提升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度。数学应用题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化、形式化,属于拥有特殊性质的数学问题,只有将数学应用融入进实际问题这一层面,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才会真正提高。但高职院校中更多的是课堂上单纯地讲授文字化的知识,实际中的问题只是为了让学生吸收知识,而不是借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种理论与实践颠倒甚至分离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制约着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数学课少,难以形成持续性应用教学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存在重专业、轻公共课的现象,过分强调专业课成绩,很多领导急功近利的思想也促使学科化建设向专业课过分倾斜,削减公共课数量。为专业课服务,数学课被最大程度地压缩,导致教学过程过于简化,内容也过于简单,出现了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公式、定理而不再进行过程的解析,这样会极大削弱学生自主解题的能力,对应用类问题的解释也大规模简化,造成应用能力培养时断时续,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三)数学教材建设落后

我国高职院校中现有教材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结构较为严谨,对数学类实际问题过程的探索和数学学习特点重视不足。这样会造成教学内容更加枯燥,教学过程死板、生硬。此外,数学教材中数字类案例占据绝大部分,实际应用案例较少,即便有也只是为数学公式或定理服务,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定理的掌握,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这样一方面会浪费大量的教学空间,另一方面社会急需的数学应用知识得不到传授,限制了高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

三、高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一)数学课程结合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应坚持自身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各个专业不同的需求设置数学课程。首先,高职院校应以必需、够用为取材原则,开展专业调研,对各个专业进行充分了解,获取专业需求信息,将数学教育与专业知识和未来社会需求结合;其次,以人为本,淡化严密形式,考虑学生的抽象能力,根据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开设数学课程,尽量用本专业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逼真的动态演示来进行教学,最大程度消减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也只有为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桥梁,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才会真正提升。

(二)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是在生活体验中逐渐完成的,而数学的应用意识也是在体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为了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应尽量利用日常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另外,高职院校应改变过去的教学方法,重视数学应用中的分析和抽象概括,而不是单纯地模仿和重复教师给的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杂志、网络等具备时代气息的资料,向学生提出一些现实中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将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融入进数学课堂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融合。

(三)变革教学手段,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1.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方式

高等数学具有数字化、图像化等特点,这就为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推广高职数学提供了可能。多媒体课件就是现代化技术应用教学的一个有效的途径。课件可以根据数学应用题中的问题背景,利用录像、动态图片、彩色艺术字对题干资料进行展示,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但也要重视板书的使用,实现现代化技术与传统板书的有机结合。

2.推行多样化考核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考评形式单一,这很不利于高职学生学科应用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提升高职学生的应用能力,高职院校应建立多样化的能力考核方式,在这一方面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考核中除了传统的闭卷考试之外,还应包括平时成绩,诸如上课态度、主动学习能力,等等,开放式考试,从当下时事中选取材料,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查找资料,对计算的结果进行建模式分析。这对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来说无疑是利好因素。

3.加强数学建模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介绍建模思想,可以加快高职学生向应用型人才转化的速度。数学建模中最关键的部分是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选取现实生活中贴近生产生活的开放性的应用题,提升学生们的探索能力。另外,有效建立起数学模型,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起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相互翻译的桥梁,将实际问题翻译成数学中的概念、问题,让学生参与进建模之中,利用模型接触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加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变革教材,提高应用类题型比重

针对数学教材落后的情况,高职学校应选取实际应用案例比重大的教材,不能仅仅用一些数字化的案例让学生加强对定理或概念的掌握,而是要结合数学思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为社会实践服务。高职院校教材要广泛取材社会实践案例,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件融入进课本,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探讨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例如利用定积分求平面面积和旋转体体积,教材更应该从社会建设中的相关案例取材,将抽象的问题实际化,重视对公式、定理的实际运用。这样才会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创建理论基础。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建立,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从社会的发展情况看,现有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说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时展的要求。但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依旧面临许多问题,建立健全的高职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高职教育的现代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晓云.在中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7).

[2]王二兵.浅议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3).

[3]曾玖红.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2012(5).

[4]陆建.提升高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策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0).

[5]李发学.以增强职业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4).

[6]李秀芬,王娜,王法珂.谈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6).

上一篇:基于EDA技术课程的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下一篇:浅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