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体现

时间:2022-07-05 11:29:11

隐性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体现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同时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教师以所任教的昆二十一中学生为例,在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后,采用隐性分层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尝试,让英语教学积极有效的开展,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了应有的关注,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关键词 隐性分层教学 合作学习 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02-02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思维、认知水平、性格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一部分学生长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我们教师在班级授课制(尤其是人数众多的大班级)下对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普遍感到力不从心。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人存在个性差异现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它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特别是结合我所任教的班级的生源的多样性特点,以及英语水平层次的高低性特点,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关注,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一、 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强调了以下几点: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 ②分层次 ③ 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综合各家观点,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可以看作是分层教育的前身;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这些理论依据都对分层教学进行了有力的说明。

三、分层教学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辅导,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了发展。

四、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体现形式

1.从学生现有英语水平进行隐秘的学生分层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隐秘地分成三个层次:C层: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层: 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 A层: 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并且每个层次的学生会随着他们的平时整体表现及时的做调整。

我所任教的162班学生,在学情上有很大的特殊性。我们班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离学校50多千米的村庄,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跟随父母在昆明做工的学生。由于学生群体所受英语的教育背景各不相同,他们的英语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也造成了英语成绩分化的日益严重。改变这种现状的迫切性,分层教学模式符合个体差异理论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说。

2.依据教学目标要求进行分层备课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以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吃饱、吃好。对于学习困难学生的目标是掌握基础概念、基本知识点、基本计算技能,重视情感目标,以维持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努力方面。

我们学校开展过“六助”教学模式,在“备助”环节中,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完成本课时学习目标最基本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在教材中通过预习就可以完成,所以在备课时,这部分就会侧重于C层同学;

3.从任务设计角度进行分层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和授课后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C层学生作业以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为主;B层学生作业以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为主;A层学生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这样可使A、B、C三层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分层辅导

在小组教学模式中,小组成员的组合安排,我是用ABC三层混合的形式搭配。课堂任务分别由ABC三层同学根据任务难易度选派同学回答,每组的每个同学都要有一次回答问题的任务和机会,这样做到兼顾每一个学生。同时,也体现小组合作学习,例如:B层同学可以教C层同学读单词,A层同学可以帮助B层同学语法知识点的理解与巩固。使各层学生都在任务的完成中,有所收获。

在班里,还制定了蚂蚱一串式辅导模式。学生先在自愿的基础上,C层同学选择一名B层同学作为自己的辅导监督老师,B层同学选择一名A层同学作为自己的辅导监督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ABC层的三名同学就像是被串在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A层同学对B层同学有监督辅导的责任,如果这个B层同学未完成作业或任务,那他的A层同学,也要被追究其连带责任。

五、结语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分析所教学生的个体差异,经过一年半的分层教学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并认真反思教学,深有感触。教师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方式都有差异,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取分层教学方式,有效地实施体现学生不同程度和需求的个性化教学,使各层学生都学有所得,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英语教学积极有效的进行。

上一篇:为学生强健体魄护航 下一篇:小学生数学焦虑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