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

时间:2022-07-05 11:01:24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

【摘要】 目的 总结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减少并发症,防止复发,促进康复。方法 对冠心病患者心理障碍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108例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并达到良好疗效。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防止疾病的反复发作,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丰富护理人员的心理学知识,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冠心病;心理特征;护理干预

异常心理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及康复整个过程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异常心理对治疗和护理的影响更大,患者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应激对病情反复发作起着重要作用,冠心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高脂肪、快餐化、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冠心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本文总结出本院干部科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表现的异常心理特征及对其所采取的有效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例中男91例,女17例,年龄51~91岁,均符合我国冠心病诊断标准。

2 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

2.1 焦虑心理 患冠心病后,特别是急性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如是重症及有合并症和老年患者,卧床休息时间要长,大小便在床上完成,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因此易产生焦虑情绪,临床表现为睡眠不佳,表情淡漠,关心治愈时间,急于起床活动,不习惯床上排大小便,对于违反往日生活规律的护理要求难以适应。此类患者由于不适应监护室的环境,显得焦虑不安,希望早一天治愈,但又往往事与愿违。对这样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充分理解其个性,稳定其情绪,通过心理疏导,使其尽快适应护理要求,应向其解释卧床的必要性,清除不适感觉,习惯卧床休息,这样能较好地将患者从焦虑状态中解脱出来。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讲述有关本病的科学知识,使患者能够正确理解护理要求,尽可能消除患者焦虑心理,使患者保持愉快平静的心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2.2 否认心理 由于冠心病急性发作时患者病情危重,角色转变突然,患者缺乏思想准备,通过紧急抢救其急性症状略有缓解,或有些老年患者病情重但症状不明显,患者不认为自己病情严重,并出现不遵医嘱的行为。为此护理人员必须认真、科学地向患者讲明病情及诊疗方案,耐心解释所采取的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对疾病的作用,正确的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使患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

2.3 紧张、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紧张状态,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有的患者每晚睡前即开始精神紧张,有的患者看到抢救别的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紧张情绪而紧张恐惧,还有的患者对一些抢救仪器和吸氧的装置及仪器的噪音污染,精神就紧张,尤其是心绞痛反复发作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唯恐病情发展为心肌梗死更是惶惶不安,后果容易促使病情加重。因过度紧张、焦虑、烦躁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增高,血压上升,脉搏增快,耗氧量增大或冠状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对这样的患者入院时即以热情、亲切诚恳的状态与之接触,主动介绍监护室的环境,用文雅的举止,稳重娴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避免不良的刺激,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通过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等方法,让患者学会放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紧张的心理因素,保持情绪稳定,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4 忧虑心理 忧虑心理在临床上表现为对未来事件及其结果的担忧,多见于缓解或恢复期的患者,这类患者唯一顾虑是担忧冠心病复发,有的患者在住院期间一切顺从医生护士,并不关心什么药理、病理、护理知识,当得知出院消息时,担心出院后在发病时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有的患者愿意让一直负责其的医生治疗,担心换医生之后不了解其病情而延误治疗。对这样的患者要加强有关疾病的宣教,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和掌握冠心病的发病机理、治疗、修养中注意事项以及自我保健、自我救护等有关知识,并在患者出院前护士对患者不仅从用药、运动、饮食等方面做指导工作,还要向患者做好解释,即表明患者病情已好转,缓解期要耐心坚持治疗,定期随访,精神开朗,查明诱发因素,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就能减少或不再发作,以解除患者后顾之忧,消除忧虑心理。

3 效果

经过护理人员悉心照料、解释、疏导、宣教等方式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加上合理的治疗方案,该组108例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增强了自身应对能力,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延缓病程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同时也拓宽了护理人员的知识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从而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尊重与信任。

4 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疾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视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优化服务态度,增强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又成为心理护理的主要内容。为实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情操,要用爱心、关心、耐心、细心与责任心的“五心服务”去善待患者;具有沟通、理解、助人的人文关怀知识和修养,满足患者的需要;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与心理学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的应急能力,认真细致地观察患者的身心改变,及时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具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减轻患者的痛苦,稳定患者情绪;具有对患者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力,以多种形式从患者住院到出院期间做好心理健康宣教,并做好出院心理指导,减少疾病的复发率。总之保证患者处于一个接受治疗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用亲切的语言,细心的照料和及时发现患者不利治疗的心理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无痛人工流产158例的护理 下一篇:普外科术后胃肠减压不适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