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探究

时间:2022-07-05 09:18:24

对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探究

【摘 要】随着新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生活化教学逐渐被师生所认可。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之一,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应该主动顺应历史课程改革的趋势,积极探索历史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成功经验。下面是笔者对开展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一些看法以及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伴随着新课改出现的一种教学理念,这种理念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历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历史具有过去性特点,在历史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会影响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发掘历史与生活的联系,让历史教学生活化成为新形势下历史教师必须探究并实施的教学之路。下面我们来谈谈具体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需要在课前做精心的准备,初中历史作为中考科目因为起步较迟,加之分值较低,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不被学校充分重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注重知识讲授、理论分析,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认为只要死记硬背一些条条框框的理论与历史事件就能应付考试。然而,一些学生背了、记了依然考不到高分。要改变这种情形,就必须让历史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谈到准备,我们必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教师的准备: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就应立足生活,立足现实。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材料进行适当的替换和补充。例如,在上《南京大屠杀》这一颗时,上课前老师应先有针对性的搜集一些图片以及视频,在上课前先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更切实的体会《南京大屠杀》对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同时也会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国强才不会被欺负、被宰割。其次是学生的准备,学生积极参与,寻找生活中的历史痕迹。课前准备不光是老师的事,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很重要。学生只有亲身体验,到生活中去搜集资料,感受历史的变迁,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如,老师在教学《“”的十年》一课时,由于教材中关于“”的内容相对较少且概括性强,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为了让学生对“”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在上课前,我给他们布置了以下课外作业:采访身边那些经历过“”的老人,采访记录要以文字形式呈现。上课时,则让学生展示采访成果,并把学生采访所得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这既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又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热情,同时也为历史教学注入了活力。只有认真的做好准备,才能真正的做到教学生活化、学习生活化。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社会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抓住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选择那些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这既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也能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历史是“活生生”的,是“有血有肉”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1.以社会热点、焦点为媒介进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历史

中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他们希望了解每天都发生在身边的社会新闻以及大家极为关注的热点、焦点这些现实问题,而且渴望倾吐和交流。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现实问题与历史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将它们引进课堂。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把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热烈的交流,使学生在课堂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又可以以现实问题为媒介,引起学生对一些历史现象和问题的关注与探索。

2.学科交叉,贴近学生的生活寻找兴奋点,激活历史课堂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可以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各科知识入手,体现学科之间的交叉,寻找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例如,学习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可以联系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游泳》来掌握这个知识点。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将自身的讲述、演示等与学生的观察、问题探究等结合起来,创设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历史情景及现象,特别是将历史现象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人手,给他们搭建一个个性展示的舞台,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课堂也会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借助生活经验,走进历史,理解历史。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的内在思维路径之一是“同化”,即以自己的知识图式和生活经验为依托去认识历史,分析历史,把历史现象加以归类然后编码,整合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必须要巧妙恰当的借助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迁移生活经验和知识,通过类比去体会、认识、理解历史现象。具体为:引用谚语。在学习化运动时,需要揭示其弊端――绝对平均主义的危害。如果老师只进行枯燥的分析,效果是不理想的。通过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就可以入木三分的揭示绝对平均主义的危害,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深刻而生动的历史表象。如,在讲授《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我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并发挥自身的特长,通过画一幅画或讲一个故事等方式来描述山顶洞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对山顶洞人的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而且彰显了他们的个性。

四、作业设计,活动开展生活化

传统的历史教育,作业和活动实践往往不怎么被看重。而为了更好开展“历史生活化教育”,我们应更加注重这两项。我们要认真进行作业设计,因为通过练习,一方面巩固知识,使学生内化课堂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要改变过去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或机械训练的作业方法,让历史作业贴近生活、回归生活、应用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真正价值是指导生活、体验生活。如学习完七年级下册《全面内战的爆发》一课时,我要求学生采访老军人、老战士,这样学生把教材的内容和社会生活有效结合起来。教学活动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初中历史学科更要将学生多看、多做、多参与活动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让学生在开展的历史活动中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18课《明朝君权的加强》中的“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知识点时,让两位学生上台表演明太祖利用特务机构监视官吏的历史短剧,要求学生自己选出两位同学上台,一位学生扮演朱元璋,另一位学生扮演大学士宋濂。通过角色扮演,同学对发生在几百甚至几千年以前的事进行加工处理,使历史情景再现于面前。作业的设计方式避开了传统的教育观,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学生登台表演,一方面加深历史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从全方面的得到提高。

五、总结

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历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历史教育的生命之泉。而要做到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就必须多方位、多层次地去思考和努力。以上是笔者对“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一些看法以及建议,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争取把“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魏宇嘉.中学历史教学的生活化.教育与教学研究,2005,(7).

上一篇:关于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 下一篇:浅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技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