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的话 第11期

时间:2022-07-05 08:50:45

一“度”难求

当你走在马路上突然看到很多人朝同一个方向聚拢,你一定会朝那个方向望去,同时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当你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和人谈话时,突然房间的门开了,你一定会朝门的方向看去,而此时如果没有看到人,那你一定会好奇,究竟是谁把门打开的;当你走在马路上,突然有东西从空中掉落下来,你一定会抬头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这种朝向新异刺激的反应在心理学里叫“朝向反射”,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一种重要本能。这是人类好奇心的前提,是兴趣的基础,是学习的根本动力。这是每一个生命都具有的动力。所以,可以这么说,学习实际上是每个孩子的本能,无论你是否愿意,他们都会学习,只是他所学的东西未必都是你希望的。

既然如此,有些家长一定会问:“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喜欢学习?”本期的《当孩子对钢琴说“不”》和刘丹的《像鱼一样游泳》正好可以解开家长心中的谜团。

《当孩子对钢琴说“不”》让我们看到,在孩子学琴路上,父母的烦恼非常具体:孩子不是要再玩会儿,就是老出错,练习时间长了,兴趣还有可能下降。针对父母的这些烦恼,作者给出了细致入微、操作性很强的指导。

《像鱼一样游泳》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为例,阐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学习的动力来自兴趣”。这两篇文章虽然题材不同,但其中的核心就是保持孩子的兴趣,帮孩子坚持下去。

很多父母都非常在意孩子的学习,并把为孩子学习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钱财称为对未来的投资。这的确是家庭非常重要的投资,因为,它直接关系着孩子的未来。但当它一旦被冠以“投资”的字眼,往往让父母容易和“回报”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会让家长产生功利的心态,特别是急功近利的心态而左右家长的教养行为,当然也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使孩子原本出于本能的好奇和兴趣的学习,变成为了让家长的投资能够有所回报而学习了。而如果没有了兴趣,也就没有了学习,更谈不上什么成功或成就了,那么,回报也就会成为泡影。

不过,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或者是那些一事无成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其实也在不断地学习。只是他们感兴趣的不是社会主流价值观所欣赏的。

事实上,只要我们愿意在这个文明世界生活,成长的一生注定是学习的一生、探索的一生、创造的一生。而这一切的动力源于兴趣,源于好奇和探究的本能。作为家长,如果你希望孩子学习你所希望的,那你就一定要让孩子对此有兴趣,一定要做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引导者、鼓励者和支持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在其中是任何学习的最高境界。

徐凡

上一篇:免疫预防 第11期 下一篇:专家在线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