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许贵屿一个美好的未来

时间:2022-07-05 08:18:17

一个学生的环保期待――

“当我站在北林与镇中心的交界线上,眼前晃荡着的是不同的光景,一边是蚂蚁般的人流在琳琅满目间穿行,一边是散布在各个阴暗角落中费力从废物堆里摘取元件的工人。不远的将来,他们还会继续留在贵屿努力地挣钱,拿自己的健康来赌明天。”

沈颖告诉我,去贵屿的那天,阳光格外的灿烂。北林有忙碌的工厂,辛勤劳作的工人;龙岗的集市也颇为热闹,人们在街巷间穿梭来去,为生活奔忙。乍一看,贵屿与其他的中国县城并无两样:一样的喧闹,一样的闲适。只有你循着浓重的黑烟而去,走近那些正从电子垃圾中提炼重金属的工人,只有当你凝视他们的眼睛,你才能读出隐藏在喧闹背后的凄凉。

贵屿镇的农民在20世纪的上半叶开始在临近的地区走村串巷,收购鸡毛、鸭毛、废旧铜铁等等,涉足各种各样的废旧品收购。到上个世纪80年代,贵屿已经有大量参与这个行业的农民。说到贵屿人,潮汕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收破烂的”。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慢慢涉及旧五金电器的拆解生意,贵屿慢慢成为今天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电子废物拆解处理集散地。说的简单一点,整个贵屿就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与垃圾“为伴”。

听听沈颖的讲述:当一阵异味扑面而来的时候,坐在车里的我便意识到:是的,我来到贵屿了。坐看窗外闪过的一幅幅画面,就和我之前从别处了解的贵屿一样,可是这感觉太不真实了。到处是电路板、电线、塑料……刺鼻的味道充溢着整条街道。拐过一条条大街小巷,看到眼前真实的场景,我不觉得激动,只是感谢能有这个机会让我见证到这一切。透过那些光鲜亮丽的楼房,我们看到了首层清一色的家庭作坊、大门外凶猛的大狗、墙体上各式各样的排气扇与烟囱、屋里屋外忙着拆解各种电子废物的工人,我们知道,这才是华丽外表下真实的贵屿。由于污染的缘故,那些工厂主往往都已搬离了贵屿,他们早上驱车而来,晚上扬长而去,留下一群可怜的工人与垃圾和污染共眠。

一个较年轻的男人和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妈正在把一筐筐的塑料放到水缸里浸泡清洗。清洗塑料一天下来可以挣三十元,而像分拣塑料这种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一天则可以挣四十到五十元,远远高于在家乡的收入。问起他们几年后的打算,比方说等赚了够多的钱后会不会回四川老家,他们也给不出肯定的答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远的将来,他们还会继续留在贵屿努力地挣钱,尽管在四川老家那边他们的生活条件不算差,甚至还有自己的楼房。拿自己的健康来赌明天,这是他们的选择。

他们几乎都知道自己的健康每况愈下,但贫穷与疾病,对他们来说,是个两难的选择。生存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至少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并不害怕自己在50岁的时候就死去,他们害怕的是没有钱养活自己远方的家,没有办法维持来年的生计。最可怜的还是那些随父母一起来到贵屿的孩子。如果说他们的父母来到这里是迫于生计的无奈选择,那么这些孩子则完全是无辜的受害者,他们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然失去了健康成长的权利。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的健康和学业能有保证吗?未来的他到底会成为这个社会的精英还是负累?

沈颖说,走在贵屿的街头,越发感到自己的渺小:虽然带了好多小礼物送给那里的孩子,但却没有能力指给他们一条可能通向美好未来的路。事实上,就算他们离开贵屿,很快又会有新的廉价劳动力补充进来,有太多的人愿意为多拿几百块钱而牺牲健康。

仅以目前每年电子产品巨大的消费量来说,就算两年后所有厂家都停止在产品中使用有毒物质,要等到所有废弃的电子垃圾都无毒,仍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十年,二十年,或许更长。也就是说,贵屿的电子垃圾产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存在下去,即使这个贵屿被取缔,也会有其他的“贵屿”取而代之。沈颖说,从贵屿回来之后,能做的只是告诉更多没去过的人那里正在发生的一切。而贵屿的未来在哪里,谁也不知道。

上一篇:守望麦田,守望更绿的未来 下一篇:东风雪铁龙世嘉 欧尚设计的极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