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梯的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监督检验对策探讨

时间:2022-07-05 08:05:45

关于电梯的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监督检验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多,为了便于人们的出行,大量的电梯出现在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周边。电梯的运行,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安全隐患,我们必须对其进行透彻分析,并从监督检验方面予以控制,避免电梯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关键词:电梯;安全隐患;监督检验对策

前言

作为一种常规的交通工具,电梯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笔者根据个人多年来的监督检验工作经验,先对电梯的常见故障以及安全隐患原因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再对电梯安全隐患的监督检验对策进行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通过提高监检质量的方式,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保障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电梯的常见故障及安全隐患原因

近年来电梯困人的事情基本上每天都会发生,电梯伤人的事故也经常出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召唤系统失灵,错误接收使用人命令,导致电梯无法正确做出动作的事故,这类事故也成为系统事故,在电梯事故总量中占据了80%左右。其次是由于电梯门轨道滑轮无法正常滚动,造成了电梯门无法正常关闭,继而出现冲顶、溜梯或者蹲底等事故,这类事故在电梯事故总量中占据了15%左右。最后是电梯制造过程中存在问题或者是在安装中未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说明书进行安装,倒是各个部位出现锈蚀或者磨损,影响了电梯使用寿命而导致的电梯事故,这类电梯事故在电梯事故总量中占据了5%左右。通过科学统计我们发现,在电梯事故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就是系统事故,它发生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其他两类事故,因此我们要严格进行监督检验工作。通过归纳总结,电梯自身质量隐患以及安装、使用与维护方法不当,是造成电梯事故的关键因素。

1 电梯设备存在自身质量隐患

由于监管力度的缺乏,电梯设备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容易由于电梯设备自身的质量隐患而导致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综合考虑电梯设备的特殊性,其自身质量隐患主要有三类,我们分别对其进行描述:

1.1 门系统事故

门系统事故是指电梯门在运行过程中导致的一系列安全事故,就电梯安全事故的详细统计来说,这是最容易发生的一种电梯安全事故。通过事故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类问题主要是由于电梯门系统的独特构造,在运行时需要分别开门、关门两次,相对于其他的零部件来说,工作量较大,因此电梯门是电梯中最容易损坏的部件之一。此外,长时间的持续运行,还会造成电梯门电力联动、门锁等装置的可靠性下降,继而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大幅上升。

1.2 电梯冲顶、蹲底以及溜梯事故

这三种电梯事故的发生原因都与电梯制动器性能有着密切的管辖。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制动器发生故障,极易造成上述三种安全事故。一旦事故发生,就会对电梯内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例如:电梯发生溜梯事故,乘客在进出电梯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受到电梯剪切,对身体产生严重伤害。电梯制动器之所以发生故障,主要有两种原因,分别是电气故障以及机械故障。

1.2.1 电气故障

继电器控制的电梯,都会有一套切断装置来进行制动线圈的通断,在电梯出现故障时不能切断或者无法及时切断都会造成电梯的冲顶、蹲底以及溜梯事故。

1.2.2 机械故障

由于电梯长时间的运行,会由于机械锈蚀或者磨损,降低制动器的抱闸制动力矩,我们通常都是对弹簧压缩压力以及制动器的工作行程进行调整。

2 电梯安装、使用以及维护方法不当

电梯的安装不当会造成电梯运行困难,作业人员未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电梯安装,极易导致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如果电梯安装施工人员或者乘坐人员错误使用电梯,如使用客梯载重物就会严重影响电梯性能,严重时还会产生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由于电梯的工作特性,我们必须定期对其进行保养和维护,避免零部件的老化、损坏,否则也会导致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电梯安全的监督检验对策

现阶段安装技术对电梯的监督检验工作有很大影响,质量检验、性能检验、使用寿命检验以及功能检验都属于安全技术监察范围,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监督检验,保证电梯的寿命和使用性能。

1 型式检验

电梯的种类有很多,不同机型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并且由于电梯中的使用部位较多,因此监察人员需要根据电梯机型,按照相关规范步骤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检验。门锁、限速器、缓冲装置、超速保护装置以及制动器等安全装置必须进行严格的监察。控制柜、电梯导轨、绳头组合、导引线等运行结构也要按照要求进行型式检验。在电梯安装定型后,监察人员还需要对其制造过程进行了解,是否存在组合结构不稳定、转厂制造问题,制造厂家的安全技术是否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机构的规定等。

2 电梯出厂检验

对于每部电梯都有明确的机型、出厂日期以及出厂单位,因此制造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制作电梯,弱化安全事故责任。此外,强制性标准要求也能够提高电梯的出厂质量,但是我们仍需对其进行严格的出厂检验,监察人员需要根据电梯型式以及产品合格证等文件进行检查,最后还要对零部件的供应商以及产品性能进行检查、确认。

3 质量调试

在电梯完成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之后,我们还要在安装之前,对其进行质量调试,鉴于不同建筑对电梯有着不同的使用需求,因此电梯的应用性能和整体功能会在满足安全技术要求下存在不同类型的运营特征。质量调试阶段主要是通过对电梯各部分结构运行功能的调试,保证电梯与建筑的和谐使用,并在电梯交付之前,深化安全技术监察能力。如果监察中发现安装单位未按照要求对电梯进行型式检验或自检,将不允许电梯投用,也不具备质量调试资格。

4 定期检验

电梯在持续使用一段时间后,不仅其型式部件与安全部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其质量调试功能也会出现偏差,这都会对其运行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定期检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型式部件和安全部件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使用该电梯,在处理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5 电梯运行系统检验

电梯运行系统中层门门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装置,它在电梯的安全运行以及预防事故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强运行系统的检验。电梯层门是由门锁装置对其进行控制的,因此说门锁装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电梯的运行状况。在设置电梯层门的时候,我们需要安装电器连锁开挂装置,以实现对层门开关更好地控制。此外,我们在对电梯电气控制科学性以及结构稳定性进行完善时,还要提高对电梯开关动作可靠性的重视,使电梯安全开关设置满足可靠性要求,避免由于开关安装不科学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6 安装人员与维护人员的技能检验

电梯的安装质量与电梯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他们对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熟悉、掌握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人员技术水平与职业资格的检验。安装单位还要不断加强电梯安装人员的再教育,并通过持证上岗制的彻底落实,保证安装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工作态度。此外电梯后期的维护人员的水平我们也要予以足够的重视,通过定期教育使其充分掌握电梯的维护原理与维护技巧,并通过准确掌握电梯行业的标准、规范的方式,实现电梯维护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结论

综上所述,鉴于电梯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我们必须对其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总结,并通过加强监督检验力度的方式,保障电梯安全、平稳的运行,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提东.浅谈高层建筑电梯的主要安全隐患以及解决对策[J].科技视界,2015,3:31-33.

[2]谢文碧.刍议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J].科技信息,2015,11:23.

[3]徐建玲.浅析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对策[J].科技风,2014,12:175-176.

[4]王清江.浅谈提高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3,8:112-113.

上一篇:自动化改造中热电厂的相关应用范围 下一篇: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