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拟法”在高职护生教学中的实证

时间:2022-07-05 07:09:17

“情景模拟法”在高职护生教学中的实证

摘 要:[目的]通过在高职高专护生中开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教学,探讨在高职院校护生中“情景模拟”法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09级涉外护理二年级2个班共100名学生,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00个学生分成2组,以母婴护理教学为实验科目,对照组50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单一模型法教学,观察组50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2组学生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的结果。[结果]试验组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教学效果反馈问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沟通能力,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在高职院校医学护理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角色扮演;情境模拟;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赵美林(1972-),女,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教育学院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刘亚红(1974-),女,河北保定人,张家口教育学院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095-02

临床综合技能的培养是高职医学院校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现代护理观要求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具备独立判断、决策和执行的能力。而接受传统护理教学模式的学生,进入临床后不能运用动态、整体的观念去满足病人的需要,护生存在理论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为了改变当前医学护理教育的现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教学,将认知与感情、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改变了学生单纯的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在很多医学院校已经开展,但也仅处于探索阶段。我校儿妇教研组成员在母婴护理教学中实施了“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学,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我校2009级涉外护理二年级学生共100人,均为高中毕业生,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学习,随机抽取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人,其中8名为男生,年龄段为18~21岁。两组学生年龄、已学课程及基础课成绩比较(P>0.05) 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1.教学方法。两班由同一教师授课,采用朱达主编的《母婴护理》教材,选取第二章、第三章内容,通过重组教材,设置护理病案,以《孕妇入院接待及足月正常分娩产妇护理》为任务驱动进行实验教学。首先教师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完成了这两章内容的理论课讲授,对照组采用传统借助模型人教学工具进行操作示范和练习;试验组采用情境设置及借助模型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操作示范和练习。具体做法如下:把两个班学生各分成5组,每组平均10人,每组推选出组长1名。实验组情境设置运用简易标准化病人(spp)[1]模式,,即选举一名经过特定培训的学生模拟病人设置情境,小组其他人员分别扮演护士、医生、助产士、家属等角色,教师为spp拟定本次操作的内容和临床常见问题及难题,并将其交给spp及全体学生,其中包括孕妇入院接待,以及分娩前检查时操作前、中、后的语言准备等,五组的“演员”依次围绕情节开始合作表演,在角色扮演中,要求要突出护生的护理操作练习以及与患者之间的语言沟通。

2.评价方法。两组在学习结束后3周分别进行本单元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技能考核评分标准依据,张家口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儿妇教研组编写的《母婴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由同一组教师进行考核(理论及技能考核总分值均为10 分)。考核后对两组进行不记名形式问卷调查,该问卷[2]经过专家认证,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为 0.81。调查内容为学生对各自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反馈,共10项,每项分3级评分,即赞同、不确定、不赞同,分值分别为3分、2分和1分。调查表当场统一发放,当场收回,发出问卷共100份,回收100 份,回收率是100%。

3.统计学方法。资料收集后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

对照组与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t=5.704,P

表1 两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x±s)

提示: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法”,学生对理论知识及护理技术操作的掌握较运用传统的单一模型人教学法掌握更加牢固。

(二)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反馈评分比较

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效果反馈评分比较P

表2 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效果反馈评分比较(x±s)

三、讨论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强化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3]。教学中,“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4],情境设置法教学,可通过角色扮演将学生引入临床护理病人的 “情境”中,这一活动有助于将案例人格化,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将母婴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贯通起来,使知识系统化,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二)有利于体验“护患”心理,提高了护生的沟通技巧。护生进入临床时普遍存在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差,甚至有些学生,不知道对病人说什么。情境设置教学可使学生在设置的情境中有较多的机会与spp交流,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通过扮演“患者”和“护士”,并通过角色转换,可让学生体验“患者”的心理所需,从而指导“护士”为病人着想,换位思考的服务理念。同学们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并能锻炼“护-患”之间、“护-护”之间沟通能力,使护生毕业后能较快地进入护士角色。

(三)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培养了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独立判断、决策和执行的能力。现代护理观要求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具备独立判断、决策和执行的能力。而接受传统护理教育模式的学生,进入临床后不能运用动态、整体的观念去满足病人的需要,不能满足社会对护理的需求[5]。情境设置的spp较模拟人相比更具真实感,学生在实施操作时必须要顾及到“患者”的感受,所以在操作时必将更加细致、准确、轻柔,同时,还要根据病人病情及操作项目对病人进行指导解释,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还有利于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养成良好职业道德感[6]。在整个角色扮演过程中,护生们语言的组织、仪表仪态、以及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等可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对医院及临床护理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缩短了理论与临床之间的距离,为护生进入临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感情、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了学生单纯的接受知识的被动教育局面。而且“情景模拟”教学法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让学生融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加深了护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入临床顶岗实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教学是培养和造就“技能型”、“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关键一环,是改进医学护理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重要措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桂黔.应用简易标准化评价培养学生的整体护理能力[J].中等医学教育,1998,16(7):39.

[2]杨丽全,等.情景设置法在基础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2004,12(18)2145-2147

[3]伊志勤,耿桂灵.《儿童护理》教学方法选择策略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4,19(3):20-23.

[4]王燕平,艾学平.情景教学法在急救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6,6(9):31-32.

[5]秦淑英.“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0.10(5)82

[6]张妙兰.“训练一项护理操作培养护生多种能力”教学法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9):86-87.

上一篇:大职业教育:概念演变与理念重构 下一篇:关于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