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法律事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时间:2022-07-05 06:50:43

高职法律事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K825.19 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0-206-02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并导致了学生缺乏从事法律职业应有的专业实际技能和竞争优势。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就法律事务专业在课程体系整合和教学方法创新方面遇到的问题做一探讨,试图探寻更加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法律事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广大教师积极解放思想,先后总结和摸索出具有高等职业院校特色的“互动式教学法”、“主题辩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逐步对专业课程体系作出日趋合理的调整。同时,还加强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利用,积极组织模拟训练,建设实践基地,把课堂延伸到校园外,在人才培养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就法律事务专业在课程体系整合和教学方法创新方面遇到的问题做一探讨,试图探寻更加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一、法律事务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法律事务专业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个别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思想观念上仍存在着模糊认识,他们大多认为法律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差不多,没有必要进行改革,由此产生了抵触或者推诿情绪;二是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过分强调理论的讲授,学生在课上则无独立思考与回旋的余地,虽然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课堂上“一枝粉笔打天下”的现象,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方法仍需改进,运用的实际效果还不明显;三是考核方法单一,“一卷定乾坤”的情况还没有大的改变,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知识应用能力也没有进行综合性的全程跟踪考评,无法全面反映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这种模式的长期运行使得在理论素养上本身就不如本科生的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在专业应用技能上也没有明显优势,缺乏从事法律职业应有的实际技能和竞争优势。

二、法律事务专业理论课的改革

(一)理论课课程体系改革

在理论课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和“必需、够用”的原则,坚持理论知识为岗位技能服务,逐步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首先,当前大部分院校将民事法律课程设置为《民法原理与实务》一门课,但考虑到社会生活中民事案件、民事纠纷占大多数,学生就业后多从事民商事领域工作,有必要加强对民商法知识的教学,可以考虑在《民法原理与实务》的基础上开设《合同法原理与实务》《物权法原理与实务》《知识产权法原理与实务》《婚姻与继承法原理与实务》,从而细化学生的知识内容,同时也保持了与我国当前的民事法律规范的衔接;其次,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应在传统的《商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框架内加大了公司法比重,使学生对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公司,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并适当增加信托、基金、期货等新知识讲解;除此之外,还应注重法学方法论的讲述,应专门开设了《逻辑学》《证据法原理与实务》等课程,同时可以组织校内外专家举行法学前沿知识讲座,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应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方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以下两种教学方法在法律事务专业的理论教学中是值得推广的。

1.法理分析 法学理论在法律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是有目共睹、不可或缺的,由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调整,理论课程的教学学时被大大压缩,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好抽象的法学理论是一个难题。为此我们可以结合职业技能培养,精选出与理论相关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进行比较分析鉴别,找出蕴涵于其中的法理依据,培养学生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法理分析并非仅仅适用于法理课,同时还应贯彻于部门法的学习中。由于法理课一般开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大部分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领会抽象的法理,所以在部门法讲授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对于有关案例也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法理的分析,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相关法理的认识,同时亦可使学生深入了解部门法相关法律制度的理论依据和法理渊源。

2.案例教学 在传统法学教育中教师也常常讲到案例,但那些往往只是举例,其目的也仅仅是解释法律理论或法律条文,而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案例教学法更应该系统化,设立完善的案例教学规程。首先,由任课教师精选教学案例,在教研室内部进行案例交流,汇编教学案例库。同时有条件的院校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流,以优化教学案例库。其次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案例,为学生分析实践中的操作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总结操作技巧。最后还要指导学生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对案件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并可以将案例分析成绩纳入本课程的考核之中,从而改变以往的“一卷定乾坤”的做法。

三、法律事务专业实践课的改革

(一)实践课课程体系改革

诚如江平教授所言,“从本质上说,法学是一门实践科学”。近些年来不少高职院校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从整体上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往往只突出学生法律经验的培养,但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经验分析推理能力的提高。鉴于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在顶岗实习、认知实习等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实践课程。参考国内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笔者认为法理辨析与模拟法庭是能较好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实践课程。

法理辨析是让学生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理解和分析,找出蕴涵于其中的法理依据,培养学生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的能力。这里说的法理辨析有别于前文提到的法理分析:法理分析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法理辨析是以法理分析方法为主的一门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该课程可以集中设置在每学期的最后两周,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集中时间来分析一些疑难案例,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当学期的理论课程学习做一个回顾与总结。

模拟法庭是让学生自己扮演角色来模拟审判的全过程的实践课程。模拟法庭为学生提供了集中模拟法律实践的场所和机会,让学生在模拟的诉讼环境中掌握具体的审判过程,比较直接的面对法律实践问题的考验。使学生通过讨论案情、制作相关法律文书、参与庭审等过程,切实的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并训练司法速记、司法口才、司法文书写作等基本专业技能。

(二)实践课教学方法改革

法律事务教学的特点要求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方法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分析推理能力。笔者认为在传统的实习、参观、演示、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可以试着采用一些综合性的教学方法,诊所式法律教学法就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先进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之所以被称为“诊所式”,是因为它吸取了医学教学的经验(医学院的学生通过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而习得治疗病人的方法)。法律诊所教育法律诊所教育的出发点是通过学生处理实际案例,让学生接触实际案例的操作,培养一个能独立工作的法律工作者。适用诊所式法律教学法时,指导教师在教学上要采用多角度、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贯彻教学意图,使教学能产生一种立体的、透视的、深入的效果。其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了课堂内的角色模拟、互动、提问与讨论等方法,以及课堂外的演示、练习等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通过办理真实案件,接触案件的全部过程和细节,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职业责任心。

参考文献:

[1]李傲.互动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马海发・梅隆.法学教育s与诊所式教学方法[M].彭锡华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吴军辉.建立注重职业操作技能培养的法学高职教育模式[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2

[4]潘懋元.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5]龙卫球.美国实用法律教育的基础[J].北大法律评论.2000.1

上一篇:要善于引导学生独抒性灵 下一篇:浅谈与职业技能考试相结合的设计图学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