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中国“农民”:90后美国女硕士的纯情裸婚

时间:2022-07-05 06:43:35

嫁给中国“农民”:90后美国女硕士的纯情裸婚

2016年,洋媳妇“黄小猫”上了央视《焦点访谈》,这个90后美国靓女对中国传统孝道的恪守,令观众赞叹不已。其实,她的爱情故事更感人――她与一位出身东北农村的穷小子相识相爱,不仅写了300多封情书,还进行了一场无房无车无存款的“裸婚”。这对跨国伴侣的浪漫情事,再次坚定了世人对真爱的信仰……

美丽情缘,始于帮“洋妹子”寻亲

2011年4月的一天清晨,沈阳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大三学生费孝民在去学校餐厅的路上,看见一个白皙丰腴、容貌可人的外国女孩走过来。她笑着用蹩脚的中文说:“同学你好,可以帮我个忙吗?”

原来,这个名叫凯瑟琳的女孩,在做一项有关中国古典文化认知的调查报告。费孝民提议:“外面太冷,我们不如一起共进早餐,边吃边聊。”凯瑟琳欣然同意。

费孝民侃侃而谈,从诗词书法到京剧艺术,让凯瑟琳听得两眼放光。得知凯瑟琳来自美国费城时,费孝民幽默地说:“真是有缘,你来自‘我的城市’。”他说着掏出学生证,上面写着“费孝民”的名字。凯瑟琳愣怔半天,才明白这个笑话。两人相视而笑。一顿饭下来,费孝民和凯瑟琳俨然成了好朋友。

1999年,凯瑟琳跟随应邀到沈阳师范大学教书的父亲来到中国。虽然作为访问学者的爸爸只在中国教书8个月,但那段童年时光却成了凯瑟琳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那时,她和家人住在北陵公园附近的沈阳师大专家公寓。她活泼好动,疤旌托值芙忝迷谠鹤永锓枧埽金发在风中飘舞,一张小脸像小猫一样可爱。

同住一个院里的大学教授董翠、负责院里保安的退休老警察马希光,疼爱地称凯瑟琳为“黄小猫”,而凯瑟琳则亲昵地称两人为“董妈妈”“马爷爷”。马爷爷爱唱京戏、爱说相声、爱和孩子疯闹;董妈妈的古代仕女画,让凯瑟琳着迷。平时,父母忙于工作,会将凯瑟琳兄妹委托给董妈妈和马爷爷照顾。两位老人就像对待自己的孙子、孙女一样,呵护凯瑟琳兄妹,有什么好吃的都拿给他们。

凯瑟琳10岁生日那天,马爷爷亲手为她做了一件木质红漆的小玩偶,董妈妈则送给她一部少儿版《红楼梦》。转眼,爸爸8个月的任教期过去,在随父母离开中国时,凯瑟琳含泪与马爷爷和董妈妈告别:“我会想你们的,我还会回来看你们。”

回到美国后,凯瑟琳时常梦见马爷爷和董妈妈,醒来后就呆呆地躺在床上,默默回味董妈妈那些讲不完的古典故事以及她做的美味包子,想念大雪天时马爷爷蹬着三轮车拉她游沈阳的幸福场景……遥远的中国,留给凯瑟琳的回忆温暖而美好,她萌生了一个念头:好好学习中文,一定要再去中国!

13年后,凯瑟琳在美国就读孔子学院,获得奖学金和到中国高校学习的机会。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父亲当年教书的沈师大国际教育学院,并将自己的中文名字定为“黄小猫”。

重返沈阳,凯瑟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马爷爷和董妈妈,可是却不见他们的身影。有人告诉她,董妈妈去了国外,而马爷爷很可能已不在人世。凯瑟琳心里难过极了。

费孝民感动于凯瑟琳的重情重义,安慰她:“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让我再试试吧!”他跑了数个派出所,找户籍民警帮助凯瑟琳寻找两位老人。

2011年7月初的一天,凯瑟琳接到费孝民的电话,跑下学校的宿舍楼。费孝民笑眯眯地将手里的电话递给她:“有人要跟你说话。”电话另一端传来久违的熟悉声音:“黄小猫,是你吗?马爷爷可想你了!”

凯瑟琳和费孝民骑着自行车,直奔马爷爷的家。马爷爷早就等在院门口,虽已白发苍苍,脊背也不再挺直,可凯瑟琳一眼就认出了他,一把抱住老人……不久,费孝民又将刚从国外回来的董妈妈带到了凯瑟琳面前。

与两位老人重逢,让凯瑟琳感到自己在中国找到了亲人,她心里对费孝民充满了感激。他们频频见面,费孝民教凯瑟琳汉语,给她讲解《红楼梦》;凯瑟琳教费孝民英语,帮他练习口语。

在凯瑟琳眼中,费孝民虽称不上有多么英俊,但高高大大的他充满温情,还很有趣。费孝民也从凯瑟琳身上,看到了难得的纯朴、真诚。

痴心不改,情深不觉天涯远

费孝民出生在辽宁省最北部的昌图县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他曾谈过两个女朋友,都因对方嫌他家太穷而分手。面对凯瑟琳,费孝民一度非常自卑,觉得两个人不会有结果。

有一次,二人在费孝民的宿舍里看电视。当看到女主角嫁入豪门过上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时,费孝民旁敲侧击地说:“看来物质基础才是幸福婚姻的保障哦。”凯瑟琳严肃地说:“我不认同你的观点。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纯粹快乐的。彼此相爱,纵苦亦甘。”费孝民听了,心里暗自欢喜。

聪敏的凯瑟琳洞悉费孝民的感受,于是在生活中处处低调,不攀比不炫富,相反还向人“炫耀”自己那2元买下的耳坠、20元的包包,这让费孝民感到很踏实。

时光如水,费孝民和凯瑟琳面临离别。2012年8月,凯瑟琳在沈师大读完了大三,要回美国读大四了。那天,在前往沈阳桃仙机场的路上,费孝民一直强装欢颜,他知道两人从此将天各一方,再难相见。

眼看凯瑟琳进入安检通道,费孝民忍不住大声说:“如果有缘再见,我一定把你留下来!”凯瑟琳眼睛红红地看着他,突然扑到费孝民怀中,动情地说道:“我还要回来读研究生。我相信在中国有我一辈子的缘分。”“我等你!”费孝民将凯瑟琳紧紧拥在怀中。

凯瑟琳走了,费孝民的心也仿佛被掏空了。强烈的思念让他寝食不安,他不停地给凯瑟琳写信:“离别三天,我却感觉像捱过了三年那般漫长。我已经习惯你灿若桃花的笑脸和率性活泼。分别之后,才知道你对我有多么重要。很后悔,没勇气对你表白……”费孝民写了一封又一封情书,因不知道对方在美国的住址,他只是将情书用信封装好,安放箱底,以此缓解对凯瑟琳的思念。

除了写情书,费孝民还发了几封E-mail给凯瑟琳,想知道她的近况。但是,发出的邮件并无回音。

一个月后,凯瑟琳从美国打来电话,倾诉思念之情。原来,她刚回美国就病倒了,高烧不断,嗓子发炎。尽管住院治疗期间她也非常想念费孝民,却不想让他担心,于是没有与他联络。当晚在网上视频时,费孝民发现凯瑟琳消瘦了,很是心疼。凯瑟琳笑着用中文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13年4月,费孝民正想和母亲下地干农活,手机突然响了,是凯瑟琳打来的越洋电话,让他用电脑打开QQ视频。一上线,费孝民就看见凯瑟琳和她的家人全都出现在视频里,用磕磕巴巴的中文大喊:“费孝民,生日快乐!”原来,当天是他23岁生日。费孝民很感动,要知道此时的美国已是深夜,女友一家人这是实心实意啊!

凯瑟琳的父母在视频中感谢费孝民在中国对他们女儿的关照,还帮她找到了马爷爷和董妈妈。当他们表示想看看费孝民生活的地方时,费孝民的妈妈手足无措:“家里又破又乱的,咋好意思让人家参观呢?”

费孝民硬着头皮,抱起笔记本电脑在家里家外转了一圈:农家小院没有自来水,只有压水井;没有暖气,只有烧火的土炕;没有卫生间……出人意料的是,凯瑟琳和父母看过后并没有大皱眉头,而是开心地表示,他们看到的一切都富有中国元素,就像费孝民一家人的笑容那样朴实、亲切。

“凯瑟琳因为心里有了孝民,每天都特别幸福和快乐,真的感谢你们!”凯瑟琳父母真诚地说。他们不问家境,不计贫富,只关注女儿是否真爱和幸福,让费孝民一家人深深感动。

裸婚嫁他,孝心洋媳妇上了《焦点访谈》

2013年6月,凯瑟琳从美国东斯特劳斯堡大学本科毕业,以优异的成绩申请到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她再次回到沈阳师大,攻读语言学硕士。在机场见面时,看见费孝民手提一个神秘的箱子,凯瑟琳感到很奇怪。当得知箱子里装的是男友一年多来写给自己的300多封情书后,凯瑟琳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2015年8月8日,在亲友们的见证下,费孝民与凯瑟琳举办了婚礼。俩人虽无房无车无积蓄,但这场纯情的“裸婚”感动了无数人。为了省钱,凯瑟琳借来投影仪,自己动手制作了婚礼VCR。作为证婚人的马爷爷和董妈妈,激动得眼含泪光:“我们就说,这俩好孩子是最般配的一对。”

费孝民和凯瑟琳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小房子,开始了甜蜜的新婚生活。“洋媳妇”不但细心照顾费孝民的生活起居,还把公公婆婆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她主动提出把公公婆婆接来沈阳居住,还亲手为他们做了一份新年礼物――一本挂历,上面贴满了全家人的照片,有结婚时拍的,有旅行时拍的,都是过去一年里一家人生活的片段。

春节那天,凯瑟琳亲手为老人做了一桌子团圆饭,有糖醋鱼、锅包肉、炖鸡翅、干煸豆角,都是他们爱吃的菜。为了学做这些中国菜,凯瑟琳事先拜了一位开餐馆的中国朋友为师。这份细腻的孝心,让老人十分感动。凯瑟琳还跟着婆婆学会了十字绣,把自己练成了地道的东北媳妇。

更难能可贵的是,晚上临睡前,凯瑟琳还给公婆打好洗脚水,并执意帮婆婆洗脚。婆婆慌了:“孩子,使不得!”凯瑟琳真诚地说:“妈妈,我要按中国的传统尽孝心,谢谢您养育了孝民。以后,只要我们在一起,无论是在沈阳、昌图还是在美国,我每天都为您洗脚。”她帮婆婆脱去鞋袜,一边洗一边注意老人脚底的水温,凉了再添热水。婆婆幸福地叹息:十里八村,孝顺的媳妇不少,可像凯瑟琳这样既贤良又孝敬的媳妇,绝无仅有啊!

凯瑟琳曾在央视“汉语桥”节目中夺奖,能讲一口东北味普通话逗趣,所以《焦点访谈》录制春节特别节目时将摄像机镜头对准了她……一场节目看下来,不少观众都被感动了。有人在网上留言:“不在乎贫富,跨越了国界,人美心又好――男主角能娶到这样的妻子,简直是中了大奖!”

如今,硕士毕业的费孝民已是大学教师。凯瑟琳取得硕士学位后,也将留校任教。她还会在网上教外国人中文,传播中国文化。

上一篇:当宝宝患上“地贫” 下一篇:这一生,至少为一件事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