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时间:2022-07-04 10:16:02

莫西沙星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摘 要】目的:对莫西沙星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2009年10月到2012年4月在我日照市东港区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治130例恙虫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用药时间为8d,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情况。结果:四组药物在治疗恙虫病的退热效果上均无差异,四组在呼吸系统出现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在心血管系统出现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恙虫病的患者需要及时、足疗程治疗。四组药物均是恙虫病治疗的有效药物,均能通过宿主的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内杀死恙虫病东方体。

【关键词】恙虫病;氯霉素;多西环素;莫西沙星;门冬氨酸阿奇霉素

【中图分类号】R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21-01

本文选取曾在我院治疗的四组病人,进行回顾性比较此四类药物的疗效,通过对照研究其不同临床疗效并对上述各组患者用药期间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汇总比较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8月到2012年12月日照东港区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治130例确诊的恙虫病患者,其中氯霉素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45.3±10.1岁,首剂静脉点滴氯霉素1g,热退后改为0.5g持续7d;多西环素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40.2±7.5岁,口服100mg,每12小时口服1次,热退后改为100mg/d顿服,连续服用7d;莫西沙星注射液:29例,男20例,女9例,平均年龄43.4±9.4岁,每次0.4g,1日1次,退热后每次0.1g,1日2次,连续静滴7d;门冬氨酸阿奇霉素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平均年龄50.1±12.2岁,用5mL注射用水充分溶解门冬氨酸阿奇霉素0.5g,配制成每1mL中含有0.1g,再混入250mI-500mL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最终浓度为1~2mg/mL,滴注时间维持在1个小时以上,每日1次,退热后剂量减半,连用7d。四组患者年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诊断标准:

主要参照中国预防控制中心的《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2009年)的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作出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

1.3.1结果记录 四组患者的计数结果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四组计量结果以均值±标准差(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先应用F检验,两两比较再进行q检验。

1.3.2检验方法统计分析采用 IBM 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

1.3.3检验水准:检验水准(α)取双侧0.05,P

2 讨论

据研究表明,我山东地区主要是毒力较弱的Kawasaki型O.Tsutsugamushi[1]。四组药物治疗结果对比可发现,体温在应用上述药物后均较未用之前出现显著下降,有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四组药物在体温变化上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这与以往认为氯霉素在治疗恙虫病方面具有特效方面的研究有所不同,或许可以提示以后临床在治疗该病选药时,不必过于担心除氯霉素外,其他类药是否存在效果不佳的情况。上述治疗过程中,较多出现的并发症中,以肝损害居多,尤以门冬氨酸阿奇霉素在应用过程中出现肝损害的比例最多,这可能与药物本身存在导致肝损害的不良反应有关。

3 结果

3.1四组患者治疗后的体温变化的比较

氯霉素组、多西环素组、莫西沙星组和门冬氨酸阿奇霉组治疗前的体温分别为(38.51±1.01)℃、(39.1±1.3)℃、(38.7±0.31)℃和(38.91±0.62)℃,四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七天,四组体温变化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四组药物在治疗恙虫病的退热效果上均无差异。见表一。

3.2 四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的比较

四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的比较中,氯霉素组住院时间为(7.5±1.3)d,多西环素组住院时间为(7.3±1.2)d,莫西沙星组住院时间为(7.6±1.0)d,门冬氨酸阿奇霉素组住院时间为(10.2±3.0),患者因应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后出现肝功异常的较多,住院时间出现延长,与其它三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

3.3 四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比较

四组患者出现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及肝脏等并发症的例数比较,其中肝损害门冬氨酸阿奇霉素为36例患者中有29例出现肝损害,与其他三组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结论

经过临床对照观察,提示四组药物在应用后体温均较未用药之前出现明显降低,四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的比较中,这四组药物在治疗恙虫病预防并发症方面,除去因药物本身潜在的不良反应外,均是无明显临床差异性的。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同类别的患者选用不同的药物,斟酌使用,尽量避免使用副作用较多的药物。同时,也可以提示广大临床医生,在治疗恙虫病方面,并不存在特效药物。

参考文献:

[1] 杨丽萍 山东地区秋冬型恙虫病流行病学研究[D]山东: 山东大学:2008.

[2] 李刚. 恙虫病[A]杨绍基, 任红主编,传染病学[G]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7版, 134-139

上一篇:硫酸镁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4... 下一篇:关于风积沙路基施工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