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婚同居财产法律关系

时间:2022-07-04 06:57:55

论非婚同居财产法律关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思想潮流的多元化,非婚同居现象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与实践。作为一种准婚姻制度,非婚同居所产生的财产关系是依附于身份关系的,若身份关系解除,财产关系也就自动丧失。正确处理非婚同居关系的核心是正确处理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然而我国的非婚同居法律规制却几乎空白的,这使得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往往难以判决。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非婚同居财产制度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能够寻找到一个解决此难题的方法。

关键词:非婚同居;非婚同居财产;财产关系

中图分类号:D9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5-113 -02

一、非婚同居概述

(一)非婚同居的概念

在我国非婚同居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婚同居指的是所有除了婚内同居之外的同居,其不仅包括了受到我国刑法禁止的重婚,也包括了不符合形式条件的同居,其外延十分巨大;而狭义的非婚同居指的是达到法定婚龄的未婚的两性持续的、自愿的并且有稳定的夫妻共同生活地居住在一起。本文讨论的仅仅只是狭义的非婚同居。(下文中所提的非婚同居均是指狭义的非婚同居,不再累述。)

(二)非婚同居的构成要件

关于非婚同居的构成要件,笔者认为,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当事人双方在同居之时应当均是处于没有结婚障碍的状态之下;(2)当事人双方在同居之时应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3) 当事人双方应当是异性;(4) 当事人双方应当是基于自愿而同居;(5) 当事人双方有无结婚意向在所不问;(6)当事人双方同居应有一定的期限,且该期限应当是持续的、稳定的。

(三)非婚同居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1.非婚同居与事实婚姻

事实婚姻和非婚同居有其相似性:第一,当事人双方持续稳定的同居一段期限且有夫妻生活;第二,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是异性;第三,其都是基于自愿而在一起生活。但是,由于我国法律的规定,事实婚姻与非婚同居又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之处:第一,我国只承认在1994年2月1日以前的非婚同居是属于事实婚姻的范畴,但在1994年2月1日之后的非婚同居一概不予承认其为事实婚姻;第二,事实婚姻在法律上得到了认可,拥有和正式婚姻关系一样的权利义务,而非婚同居尚不能得到和正式婚姻一样的法律地位,其许多权利还尚缺法律保护;第三,事实婚姻是对外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而非婚同居则没有此项要求。

2.非婚同居与非法同居

非婚同居和非法同居有其相似之处:第一,其主体要求必须是异性;第二,其都要求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一段时期且有夫妻生活;第三,其有无结婚意向都在所不问;第四,其都要求双方是自愿的。但是,非婚同居和非法同居又有巨大的不同:第一,非婚同居要求当事人双方不存在结婚障碍,而非法同居则要求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拥有配偶;第二,对于非婚同居,法律并不禁止,而对于非法同居,民法甚至是刑法都作出了严厉的规定,禁止公民非法同居。

二、非婚同居财产关系概述

(一)非婚同居财产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并非所有非婚同居当事人在非婚同居期间取得的收益都能被纳入非婚同居财产的范畴,非婚同居财产应当与个人财产、婚内财产进行区分。笔者认为,非婚同居财产指的是非婚当事人双方在非婚同居期间内取得的为了维系非婚同居生活而所拥有的财产。所以要构成非婚同居共同财产,首先财产的取得时间应当是在非婚同居期间;其次财产利用的目的应当是为了维系非婚同居期间正常的生活开支。

(二)非婚同居期间的财产性权利

财产权利,指的是当事人对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资格。非婚同居虽然也是基于一定的身份关系形成的,但是其毕竟不是受到法律正式认可的行为,对于非婚同居期间的财产权利,除了因非婚同居共同生活所必须的财产,当事人双方可以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外,其他的个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权能必须通过对方的认可才能使用,且不能随意处分对方的个人财产,对于非婚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的处分权能,原则上不论财产价值的大小,均应当通过对方的认可之后才可以处分,若没有经过对方的认可即处分的,则应按照民法上的“无权处分”进行处理。

纵然非婚同居关系和婚姻关系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其也有相似。非婚同居与婚姻关系不仅都能产生一定的身份关系和一般的财产关系,也产生一些特定的基于特定身份才有的财产权利。

非婚同居双方应互相享有扶养请求权。基于我国庞大的非婚同居的事实,若不承认非婚同居双方之间的扶养请求权,则容易导致非婚同居当事人在生活中的不负责任。非婚同居中的扶养请求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当非婚同居双方中一方的收入明显少于其正常生活所需时,另外一方则负有扶助该方正常生活的义务。第二,当非婚同居双方中一方处于生病状态时,另外一方则负有扶养和照看的义务。

非婚同居双方互相享有继承权。目前我国法律并不认可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享有继承权,但是允许其在适当的范围内得到一定的补助,然而这补助往往是很有限的,对于活着的一方而言,这是极不公平的。因此,笔者认为非婚同居双方应该互享继承权,这样才能起到保护非婚同居中的弱势群体的目的。

四 非婚同居关系解除时财产处理模式

和婚姻关系类似,实践中非婚同居纠纷的集中爆发点是在非婚同居关系解除之时,非婚同居关系的破裂不仅导致当事人之间身份关系的解除,更是非婚同居期间财产关系的一次最终清算。

(一)非婚同居关系自然解除时的财产处理模式

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的自然解除,即产生继承问题,依照现行我国民法和继承法之规定,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的自然解除不产生继承权,但是弱势当事人一方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得到一定的补助。

不过笔者依然认为,不承认非婚同居者之间的继承权不利于非婚关系的稳定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我国应当有条件地承认非婚同居者之间互相享有继承权并作出如下规制:1.确认非婚同居者可以作为继承人时,生存一方要依据自然死亡一方的合法有效的遗嘱取得继承权且自然死亡一方没有其他法定继承人、没有留下任何遗嘱;2.非婚同居的期限需要达到一定的期限;3.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倘若非婚同居生存一方是依靠死亡一方生前扶养且无稳定的固定收入的,又或者是非婚同居生存一方对死亡一方或其家属贡献较多的,则可以按照我国《婚姻法》第十四条之规定,根据公平原则适当的获得一些遗产。

(二)非婚同居关系人为解除时的财产处理模式

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的人为解除,指的是非婚同居当事人协商一致或者由一方提出,同意结束非婚同居状态。由于非婚同居的形成是基于当事人双方自愿形成的,且其没有经过正式的法律程序的认可,故在非婚同居当事人中的某一方提出要解除同居状态时,同居状态即可解除,而不需要经过一些行政程序。至于非婚同居期间的财产问题,在同居状态解除时,若当事人之间有约定的遵从约定,无约定的通过协商或者诉讼渠道解决。

(三)非婚同居关系法定解除时的财产处理模式

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的法定解除,指的是非婚同居中的一方或者双方因法院宣告死亡而致使非婚同居财产关系法定解除的状态。虽然我国现有的法律对于非婚同居关系并没有进行规制,从这一个角度来说自然也就不存在非婚同居法定解除这么一说。但是根据民法和传统的民法理论,宣告死亡作为一种民事制度,是能够引起当事人之间身份关系、财产关系产生、消灭、变更的。由于非婚同居是基于两性的身份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即便不是法律上认可的身份关系,但其也不是法律禁止的),故宣告死亡仍然能够引起非婚同居关系的消灭。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的法定解除,若是一人被宣告死亡,则另一方应当享有一定的继承权。

四、对完善我国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纠纷处理的思考

(一) 处理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的基本原则

1.与婚姻财产关系区别对待原则

与婚姻财产关系区别对待原则,指的是法律在调整非婚同居财产关系时应当与调整婚姻财产关系有区分。虽然这两者在性质、行为和目的上是类似的,都是以共同居住生活为目的,但是两者在本质上却有很大的不同。权利上,非婚同居者并不当然享有婚姻关系中关于人身和财产权利的内容;义务上,非婚同居者并没有强制性的忠诚义务和扶养义务,更多是因为人道主义和公平原则而承担的责任;救济上,非婚同居者因没有得到法律和行政者的许可而生活在一起,虽然法律不禁止,但是其也得不到像婚姻关系一样强有效的保障。

2.约定制和法定制相结合原则

约定制能够让当事人双方拥有最大的选择自由,体现出当事人双方的共同意愿和对共同生活的充分尊重。尤其在法律没有调整到或者没有调整到位的私法领域,约定制是处理纠纷最好的模式,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很多当事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对此进行约定,在纠纷出现时又无法达成一致,所以法律也应当适当介入调整。

3.确立补偿原则

在非婚同居期间,女方往往会为共同生活付出更多的家务劳动以及精力。实践中,非婚同居关系中女方作为非婚同居关系中的弱势群体,在非婚同居关系破裂时,往往会在经济上受到很大的冲击(因其付出较大的精力来维持共同生活而没有一份独立工作)。法律应当确认家务劳动的价值,在分割财产时,既要保持非婚同居者的经济独立性,也要注重公平正义原则,适当照顾非婚同居中的弱势的一方。

(二)处理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的具体设计

对于非婚同居财产关系纠纷处理的具体设计,应该以约定的财产制为主;没有约定的,以协商为主;没有约定又达不成协商一致的,以法定财产制为补充。

1.若双方对财产进行了约定,则从其约定

对于私法领域而言,意思自治无疑是最首要的原则。故约定优于法定。至于约定财产制的效力,笔者认为还是应当以书面形式为宜,否则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在没有约定时,以协商制为主

当事人选择非婚同居,往往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自由权,为了充分的体现和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在没有约定财产制的情况下,法律应当允许当事人之间对非婚同居财产的分配进行协商,只要协商的结果是出于两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且没有违背公平正义的原则,那么法律应当给予支持。

3.在没有约定且当事人协商不成的情况下,以法定财产制补充

具体可以参照婚姻法关于婚姻财产关系的具体条文设计,例如,非婚同居之前属于个人的财产,应当判给个人;基于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共同财产应当按比例适当分配;非婚同居之前的个人债务应当由个人承担;非婚同居之时的共同债务应当由两人承担连带责任共同偿还。

参考文献:

[1] 陈苇.外国婚姻家庭法比较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

[2] 巫昌祯.中国婚姻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3] 林秀雄.夫妻财产制度之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贺波,西安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与军事刑法。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小型太阳能浮标式水质监测系统在... 下一篇:LSort字符排序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