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拍的4种玩法

时间:2022-07-04 03:27:06

每个孩子都喜欢音乐,但大部分家长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生硬的方法只会让孩子对音乐产生厌烦,我更热衷的是:把它们变成我和冉冉的亲子小游戏。

1。念儿歌

适合年龄:2岁以上

选择儿歌《过端午》,让孩子边打固定节拍边念儿歌。等孩子的固定节拍稳定后,再尝试让孩子按照谱子上画的“×”,用手和脚一起打节拍。如:

|×× ×|×× ×|×× ×|×× ×||

五月 五,过端 午。划龙 舟,敲锣 鼓。

玩出智慧:此游戏可为以后的钢琴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越早开始,孩子的节奏感越强。一定要选孩子熟悉的儿歌,一来可以降低游戏难度;二来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随后可以逐渐选择节奏复杂的儿歌。

妈妈要和孩子一起念儿歌、打节拍。可以是妈妈念儿歌,宝宝打节拍;或是宝宝念儿歌,妈妈打节拍。游戏形式可以丰富多样。既能锻炼孩子手脚的灵活性,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2.苹果、梨

适合年龄:2岁及以上

妈妈分别拿两个苹果、两个梨,把它们变换不同的位置摆放,让孩子边拍手边念出它们的名字。如:拿出苹果,孩子要连拍两下手,同时念“苹果”;拿出梨,则拍一下手,同时念“梨”。节拍要统一,不能忽快忽慢。如:

“|×× ×× × ×|” 同时念 “|苹果 苹果 梨 梨|”

“|×× × ×× ×|” 同时念 “|苹果 梨 苹果 梨|”

玩出智慧:此游戏通过具象的方式来表现,并不断地提高摆放速度,不但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反应能力,且易于理解。

可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种类可以多样化,一开始选用名称是一个字或是两个字的,随后再添加到三个字或四个字的。一来可以增长孩子对事物的认识;二来可以提高孩子的判断能力。另外,也可互换角色,让宝宝摆位置,妈妈打节拍,锻炼宝宝的大肌肉运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3.听一听,拍一拍

适合年龄:3岁及以上

妈妈拍节奏,孩子模仿。以4拍1小节为例:妈妈用双手拍节奏|× × × ×|,孩子模仿拍|× × × ×|。渐渐地,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掌握程度,变换组合节奏,节奏可以由简到繁,逐渐增加难度,节奏的变化速度也可以由慢到快。如若孩子拍对了,妈妈可以给个亲吻或是小贴画作为奖励。

玩出智慧:此游戏利用了学龄前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培养其良好的倾听能力及音乐节奏感。多种形式的节奏组合,适合孩子的感统训练,如果孩子已经有一定的节奏基础,也可以尝试让他创编节奏,妈妈模仿,以便更好地培养宝宝的抗干扰倾听能力和想象力。

4.节奏体操

适合年龄:4岁及以上

给孩子听一首歌,要求根据音乐拍打节奏,并且跟着节拍扭动肢体,动作类似体操。游戏只有一个人玩,不需要配合,若想提高难度,可增加两至三个人一起拍打,速度可以加快,但动作与节拍要同步。 如:

|(双手打)鼓 (拍)手 (扭)腰 |

|(拍)手 (扭)腰 (双手打)鼓 ||

玩出智慧:由于手敲打不同的物体,节奏会有强弱之分,此游戏让孩子辨别各种物体的发音,进行音律节奏的识别,可增强孩子对音乐的表现力。

多为他们提供优美的音乐,有利于早期智力开发和提升孩子的情感。妈妈可以有意识地把音乐中的旋律和节奏同孩子的动作结合起来,如用音乐伴奏孩子讲话、画画、玩玩具等。

音乐启蒙什么时候开始

研究发现,儿童从0岁开始,最早接受的教育是感受音乐。3岁儿童经过8~9个月的音乐训练后,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不但能提高右脑创造力和直觉思维,还明显提高了时空推理能力。

早期婴幼儿的音乐启蒙更多的是在生活和游戏中,由父母随时随地进行。随着节奏能力的提高,如家长在孩子的音乐活动中,发现孩子不是根据音乐本身的节奏进行,只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也无需打断:这也许是他对音乐的另一种理解与表达。

上一篇: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6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产后出血24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