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疫苗普种指导预案

时间:2022-07-04 01:42:54

出血热疫苗普种指导预案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EHF)是我县重点防制的传染病之一,为了降低我县出血热发病率,保护易感人群,根据《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方案的通知》(陕疾控发[2011]81号)、《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关于开展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的通知》(市卫发[2011]29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各乡镇、各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广泛宣传动员,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接受出血热疫苗接种,确保目标人群累计接种率达到95%以上,切实降低全县出血热发病率。

二、接种对象

接种对象的范围为我县辖区内16—60周岁常住和暂住人群,不包括过去明确患过流行性出血热的人群;对没有接种过流行性出血热疫苗、又无接种禁忌症的目标人群,本次完成2针次基础和1针次加强的全程免疫接种;既往虽然接种过出血热疫苗,但接种针次不详,无接种禁忌症的目标人群,在末次接种一年后再加强接种一针次。

三、接种时间

本次出血热疫苗接种实行避开发病高峰期外的全年接种,即10月份到次年元月份不接种,其余时间均可接种;实施全程接种者,6月份开始,9月底以前完成基础免疫的2针次接种,加强针次在基础免疫第二针次后的六个月至一年内完成(依据疫苗使用说明),但应避开10、11、12和次年元月份;实施单针次加强接种者,9月底前完成接种。

四、接种实施

(一)宣传培训

各乡镇、各部门要广泛开展宣传和提供咨询服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大众传媒,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危害及其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县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各级承担出血热疫苗接种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正确掌握判断接种对象、免疫程序、接种部位、剂量、方法、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及接种登记、统计、报告,接种异常反应判断、处理方法,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等。

(二)摸底登记及接种表、卡、证的管理

接种工作实行表、卡、证管理,由县疾控中心统一配发。各乡镇政府负责辖区内人群的摸底登记工作,以村(或社区)为单位,认真填写《2011年流行出血热疫苗摸底及接种登记表》(附件1)中的基本信息,接种卡、证由接种单位填写。《2011年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摸底及接种登记表》、登记卡由村卫生室保管,村卫生所(室)将接种表录入电子数据库,上报县疾控中心,完成加强免疫接种后,接种表交由县疾控中心实行统一管理、长期存档。

(三)组织实施

乡镇摸底工作结束后,按照出血热疫苗接种程序,由县疾控中心及时发放《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告知书》,组织具有预防接种资质的单位和人员实施集中接种工作。同时,可根据需要,在高发村或社区设立接种点,集中时间对目标人群进行接种。未及时接种的目标人群,到乡镇卫生院或县疾控中心进行补种。疫苗接种采取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原则。

五、组织保障和部门职责

为了做好本次疫苗接种工作,县政府决定成立出血热疫苗普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副县长李美芳担任;副组长由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胡泼和县卫生局局长陈炳勋担任;成员由县卫生局、教育局、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工商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等部门和各乡镇分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卫生局副局长赵汉担任;副主任由县疾控中心主任符安良担任。

各部门具体职责如下:

县卫生局负责全县出血热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督导。县疾控中心负责出血热疫苗接种的具体落实,定期收集、分析、汇总相关信息并反馈结果,对各乡镇接种工作进行技术指导、考核和质量控制,负责基层卫生人员的技术培训等工作。

各乡镇负责辖区内目标人群出血疫苗摸底登记工作。

县教育局负责接种范围内教师及学生的摸底登记工作。

县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负责做好建筑工地农民工及单位内目标人群出血热疫苗摸底登记工作。

县工商局负责做好辖区内工商企业及经营户目标人群的出血疫苗摸底登记工作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做好公交司乘人员及出租车司机的出血热疫苗摸底登记工作。

县公安局负责做好本单位及劳教人员的摸底登记工作。

上一篇:县职工带薪年假条例 下一篇:试行保险费稽征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