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杨照:没有“主见”的家长更受欢迎

时间:2022-07-04 11:47:57

作家杨照:没有“主见”的家长更受欢迎

做个开明老爸:初为人父他信心满怀

1998年11月12日,杨照的女儿李其叡诞生了。初为父母的夫妻俩很是兴奋。他们为女儿取名李其叡,希望女儿与众不同,活出自己的独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初为人父的杨照信心满怀,他自信能够成为一个自由、开明的父亲。可当他回忆过去,还是不得不承认:“我以为自己是很开放的人,可是脑子里还是有很多先入为主的概念。”

杨照是一位作家,妻子也是学文学批评出身,爱好文学的两口子,希望他们的爱情结晶也喜欢文学。为了让孩子从小就被文学熏陶,夫妻俩给女儿买了好多优秀的儿童读物。可是奇怪的是,女儿很少主动地翻看这些书籍,都是大人让她读,她才会读。

“你知道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最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吗?”杨照笑着对我说,“就是她完全不是你预期的那个样子。你知道我女儿最不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吗?就是写作啊!”

其叡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一进家门她就把书包往椅子上一丢,对着杨照喊道:“老爸,我们今天写作文了,题目是《生活中最快乐的三件事》,你知道我想到了什么事吗?”还没等杨照开口,其叡就迫不及待地控诉起来:“我一下就想到生活中最痛苦的三件事了!其中一件就是,”女儿摆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将声音提高了八度,“我最讨厌人家一看到我就问:‘你爸不是杨照吗?为什么你不会写作?’”杨照和妻子对望片刻,不禁捧腹大笑。

对于杨照来说,文字一直能带给他无与伦比的快乐和成就感。可是,女儿却感受不到这份快乐,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女儿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啊!她是那么独特的生命,这不正是我们一开始希望的样子吗?杨照想到这一点时,突然释然了。他开始好奇,好奇女儿将来的人生,这让他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期待。

杨照开始调整自己父亲的角色,他放下曾经对女儿的种种构想,只是单纯地陪伴在她身边,陪她玩耍,陪她快乐。

在一本书中,杨照这样写到:“感染我们不一定能理解的快乐,是我认为爱一个人最大的收获。”

提供更多选择:让女儿找最适合的路

不是举着旗帜在前头引路,而只是在身后陪伴看顾,没有计划毫无“主见”的杨照却在女儿身上收获到他不曾料想的惊喜。

其叡六岁那年,有一天傍晚,杨照开车带她回家。车里正放着舒曼的《儿时情景》钢琴曲中的一支曲子,音乐最后一小节没有回到主音,而是在空中飘忽了一下就结束了。让杨照没想到的是,这非常细微的差别,六岁的女儿竟然听出来了。杨照非常惊讶。

在这件让杨照记忆犹新的事情发生的一年之前,五岁的女儿开始学习钢琴。杨照说,并不是希望她成为什么音乐家,只是尽自己所能给她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多的选择机会,让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可是,女儿接触音乐之后,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热情。有时,女儿正在和小伙伴们打闹,突然一阵美妙的音乐传来,她会立刻停止玩乐,安静且专注地聆听。

看到女儿越来越爱弹琴,越来越爱音乐,杨照心里也乐开了花。

一天晚上快11点了,女儿练完琴才刚刚上床,可还是兴奋地拉着杨照说话。她连珠炮似的一口气问出好多问题:“老爸,你最喜欢的作曲家是谁?最讨厌的是谁?是现在喜欢还是小时候喜欢?……”

杨照担心着女儿睡这么晚明天还怎么起床,可是看着她好奇的大眼睛,就心软了。他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一缕微笑不由自主地爬上了嘴角荡漾:“我小时候最爱的音乐家是贝多芬。我现在都记得好清楚,那天我第一次听贝多芬的《春之奏鸣曲》,开头第一句就把我迷住了。整整一个礼拜那个音乐都在我脑海里回荡……”杨照说着,女儿笑着。

那天晚上,两人一直讲到快一点钟才睡觉。虽然知道第二天女儿一定会没精打采,可是杨照说他当时就是没办法强迫自己、强迫女儿停止,因为这对于他来说,是父女俩那么温暖美好的交换共同兴趣的宝贵时光。

孩子的世界里:做个“没有主见”的家长

“其叡是个倔强的孩子,她知道自己想要的。她也有抵触练琴的时候,但是过了那段抵触的时间,她自己又会主动地坐回到钢琴前,比以前更为努力地练习。”杨照说起女儿时眼神里满是温柔和怜惜。

2011年,13岁的其叡和另外两个同学举办了合奏音乐会。接下来,其叡又举办了个人的独奏音乐会。2012年3月,其叡参加了台湾音乐大赛,在所有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她获得了全台湾第二名的佳绩。8月,她参加了美国的泛美音乐营,在协奏曲比赛中又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说完这些,杨照赶紧加了几句:“女儿不喜欢我和她妈妈跟别人说这些事,她觉得这是炫耀。音乐是她的爱好,她学音乐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夸赞,更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好名次,只是因为她喜欢,能从中得到快乐。”

跟孩子相处久了,身为作家的杨照很自然地想要用文字记录下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到了2011年女儿小学毕业的时候,这些文字已经有了一本书的分量了,这便是后来出版的《我想遇见你的人生》。

写作的过程充满了乐趣。每写完一篇,杨照都会拿给女儿“审阅”,常常是在跟女儿的互动中,下一篇文章的灵感就产生了。杨照乐呵呵地说:“这本书是我跟女儿共同完成的,再加上书名是她妈妈想的,书里的很多照片也是她妈妈挑选的,所以这就是我们一家三口家庭合作的成果呀!”

看着这么其乐融融的一家,我忍不住问道:“经过这么多年,您现在对于怎么做父亲应该很有自信了吧?”杨照哈哈一笑:“正好相反。”他说,女儿已经渐渐长大,在做爸爸的这件事上,他得学习新的本事了。他要重新学习怎么延迟表达意见的反应,以便让女儿有时间形成自己的意见。

“我所要做的,就是因着女儿的改变,不断地改变自己父亲的角色。你知道,做一个青少年的爸爸比做一个小女孩的爸爸更难、更有挑战性啊。我仍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我也不知道女儿会不会遇见更有趣更值得她追求的事。即使她因此离开音乐,我也觉得没关系。我所知道的只有一点,”杨照眯起眼睛,仿佛看到了女儿那无法言述的美妙的未来,“在她的世界里,我没有主见,她说了算。”

上一篇:男孩的情绪怎样懂 下一篇:大师笔下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