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2-07-04 10:01:21

入世十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入世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从狼来了,到与狼共舞,中国适应经济发展全球化,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与合作的要求,履行世贸组织的承诺,十年来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获得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可。然而,美国、欧盟等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却一直不肯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把中国列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种为了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采取的歧视性政策,对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03-01

一、入世十年中国履行了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已经符合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要求,应当承认中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

入世十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竞争与合作,履行世贸组织的承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扩大对外开放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深入,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扩大,中国多次大幅度自主降低关税,减少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大力推进市场的对内对外开放程度,推进市场建设和商品流通标准化体系,推进物流配送、特许经营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积极稳妥地开放资本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打破地方行政壁垒,和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建立独立公正、统一的市场动作体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稳定、透明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贸易的自由度,降低贸易的保护程度,采用不干扰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方式鼓励出口,取消不同经济主体和行为的优惠性和歧视性规定,支持出我国出口企业公平竞争。2004年中美就已经就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了谈判,美国多次承诺要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然而却迟迟不承认,今年6月美国商务部公布实施的《战略贸易许可例外规定》甚至将中国排除在44个可享受贸易便利措施的国家和地区之外。加入世贸组织后,欧盟承诺15年后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然而,中国想尽快承认,经过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符合了市场经济要求,中国实行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从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深入,中国对外贸易的透明度、某些服务领域的开放度,投资的便利化,对外贸易的自由度比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高,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普遍高于一般国家,应当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扩大市场准入,完成对世贸组织的剩余承诺,结束歧视性和不公平竞争的做法。

二、美国和欧盟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中国应通过双边、多边谈判协商,有效使用世界贸易组织解决争端

为我国商品出口创造公平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接受了一些对外贸易不利的条款,如歧视性反倾销措施、特殊保障条款、技术贸易壁垒等。针对一直以来中国受保护主义损害比较突出的问题,中国是贸易大国,200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居世界首位,中国企业出口的商品主要是低成本,数量增加的方式,造成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低于世界发达国家高成本、高附加值的商品价格,因而对一些国家的出口产业和商品有所冲击,这是中国遭受国际贸易摩擦比较严重的原因之一。入世十年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反补贴调查的最大目标国,全球70%以上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我国高度重视、积极应对,稳妥解决国际贸易摩擦,中国向世贸组织要求解决美国对华出口产品反倾销、反补贴的措施有8件,其中诉美钢铁保障措施、诉美铜版纸双反措施、诉美727条款3件已经解决,2010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发起58起不公平贸易调查(违反美国“337条款”的不公平贸易调查),其中有19起调查被诉方涉及中国企业,占调查总数的1/3,创历史新高。2010年,欧盟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1起,为了应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日趋增多的贸易摩擦和争端,商务部专门设立了两个处负责争端解决案件的应对处理,并向世贸组织推荐了17名专家组成员,积极为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提出贸易诉求服务。标志着中国掌握、运用世贸组织规则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明显提高。我们应完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介组织与企业密切配合,积极进行双边、多边谈判,协调好双边、多边利益分歧,加快建立对外贸易摩擦快速应对机制,增强解决对外贸易摩擦的能力,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交流与合作创造公平的环境。

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和高新技术有着较大的进口需求。一些经济技术发达的国家,却实行技术贸易壁垒,限制对中国高新技术的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持续升温。2010年,深圳市由于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直接损失额约为47.57亿美元,这不利于我国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经验,不利于我国加快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影响了我国提高出口的竞争力,我们应通过双边、多边谈判, 妥善安置积极稳妥地解决。

2011年10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改革法案》,旨在逼迫人民币升值,挑起中美贸易战,暴露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通过美元贬值刺激本国企业产品出口,增加就业,美国的2011年货币汇率改革法案,直接影响了中国企业产品出口,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作者简介:张红(1970-),女,营口市委党校讲师,从事经济理论方向研究。

上一篇: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浅谈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