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农民饮用水问题分析

时间:2022-07-04 09:05:45

常山县农民饮用水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农村水环境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本文针对常山县饮用水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对农村水资源开发与常见问题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民饮用水现状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常山县农村水资源开发背景及现状情况

(一)背景

常山县农村水资源利用开发背景。常山县全境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24.1mm,常山县年降水量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总体上是由西、北、南向东呈逐渐递减的趋势,东南较少。全县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8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的年际变化大。

常山县多年平均径流量开发利用程度在20%左右,水资源开发利用尚有一定的潜力,但地区间不平衡,必须因地制宜,区别对待。2012年常山县年总供水量为2.0515亿立方米,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15.88%,人均用水量636.7立方米。

(二)现状

2003年以来,我县先后实施了千家排水厂、青石镇、白石镇、同弓乡、辉埠镇、新昌乡、新桥乡、天马镇、球川镇(球川片)、新都办事处、何家乡、芳村镇、球川镇(龙绕片)、宋畈乡、青石镇(阁底片)、招贤镇等13个乡镇的农民饮用水工程,累计解决和改善了288个行政村23.75万人饮水条件,其中:采取管网延伸供水的有117个行政村10.95万人,集中供水的有91个行政村6.9万人,单村供水的有80个行政村5.9万人。2003-2012年农民饮用水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2013年项目正在实施;完成千家排水厂、辉埠镇、宋畈乡农民饮用水工程验收工作。

截止目前,全县已投入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资金1.3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资金1915万元,省级补助资金5080万元。农民饮用水工程投入运行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饮水不安全和“吃水难”的问题,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常山县农村饮用水问题分析

1、水源

全县各类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安全隐患多,例如芙蓉水库做为我县最大的饮用水水源,在建的杭新景高速横穿水源保护,存在陆上交通意外引发的水污染隐患;在单村供水工程的水源保护区内开发经济果林,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同弓乡水厂以龙绕溪为水源,上游有3万多人口,面源污染严重,水质得不到保证;单村供水工程水源水量保证率不高等问题[1]。

2、净化消毒设施

全县80个单村供水工程,66个村配备了消毒设备,65个村设置了简易净化设施,部分村未配备净化消毒设施。单村供水工程消毒设备存在设备老化、操作不方便等问题;简易净化设施存在设施老化、净化效果不好等问题。

3、输配水管网

2003-2006年建设的农村饮水工程,由于建设标准低,造成输配水管网布局不合理、损漏大、输水量小等问题。例如白石镇饮用水工程,由于当时建设标准低,造成管网漏水严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增加,目前管网供水能力已不满足需水要求。

4、水质检测能力

我县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检测能力薄弱,管网延伸供水工程由箬岭水厂化验室进行日常水质检测,县卫生部门每年抽检两次;千家排水厂集中供水工程水质由千家排水厂化验室进行日常水质检测,县卫生部门每年抽检两次;同弓、芳村、宋畈水厂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和单村供水工程由县卫生部门每年检测四次 [2]。

5、安全防护

我县农村饮水工程安全防护措施有待加强,箬岭水厂和千家排水厂安全防护措施基本到位,芳村水厂、宋畈水厂等集中供水工程虽设置了围墙、管理房等安全防护措施,但还需进一步提升;单村供水工程大部分未设置围墙、管理房等安全防护措施;编制了县级应急预案,但乡镇村未编制应急预案;信息管理系统未建立。

6、运行管护机制

县级管理机构、人员和管理经费未落实,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部分集中供水水厂和单村供水工程未收取水费,管网延伸供水工程由县自来水公司负责维修养护,集中供水和单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由乡镇村自筹解决,县级维修养护经费未落实。

三、农村饮用水问题防治的主要措施

(一)污染防治

首先,加大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其次,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制定法律,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集中供水,适量收取水费[3]。再次,建立科学合理的农田管理方式。另外,在一些污染严重的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水质监测站.对污染的水体进行测量和防治。最后,合理规划企业布局。对于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二)工程措施

常山县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提升改造,受益行政村共128个,受益人口8.7万人。其中:2003年以前建设的20个行政村分散式供水提升工程共1.1万人,单村供水提升工程80个行政村共5.9万人,管网延伸改造提升工程28个行政村共1.7万人。估算投资4100万元,上级补助2050万元,地方自筹2050万元。

(1)管网延伸

同弓乡集中供水改为由城市水厂管网延伸供水(并入城市自来水厂供水范围),主管道改造35千米;对白石镇管网延伸供水工程进行主管道改造15千米并增设加压泵站。工程估算总投资1200万元,受益行政村28个,受益人口1.7万人。

(2)管网改造

对2003年以前实施未经改造的20个行政村(1.1万人)分散式供水工程和2003-2006年间实施的24个简易单村供水工程输配水管网进行改造,工程估算投资1200万元,受益行政村44个,受益人口2.73万人。

(3)净化消毒设施

对80个单村供水工程和2003年以前实施未经改造的20个行政村(1.1万人)分散式供水工程进行净化消毒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更新消毒设备66台、新增消毒设备34台,改造净化设施45处、新增净化设施35处。工程估算投资1000万元,受益行政村100个,受益人口7.0万人。

(4)水源工程

对2003年以前实施未经改造的20个行政村分散式供水工程水源工程进行提升改造,改造蓄水池35座,引水堰35座,工程估算投资700万元,受益行政村20个,受益人口1.1万人。

(三)管理措施

常山县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采取管理措施进行提升改造,受益行政村共114个,受益人口8.55万人(与工程措施重复人口5.9万人)。其中:单村供水管理措施提升工程80个行政村共5.9万人,芳村水厂和宋畈水厂管理措施提升34个行政村共2.65万人。估算投资2110万元,上级补助1100万元,地方自筹1010万元。

(1)水源地保护

对80个单村供水工程水源地进行保护,采取水源地环境改造、保护区竖立标志碑、埋设里程桩、制定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案等措施进行保护。估算投资700万元,受益行政村80个,受益人口5.9万人。

(2)安全防护设施

对80个单村供水工程增设安全防护设施,采取建设管理房、围墙等措施对供水工程进行安全防护,估算投资1000万元,受益行政村80个,受益人口5.9万人。

(3)水质检测设备配备

芳村水厂、宋畈水厂配备水质检测设备,采取新建化验室、化验室操作台板、化验设备等措施,提高水厂水质检测能力,估算投资110万元,受益行政村34个,受益人口2.65万人。

(4)水质检测中心和信息管理系统

依托卫生部门扩建水质检测中心,估算投资200万元;新建农村供水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估算投资100万元。

结语:

我国在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农村的发展建设。尤其要重视农村的水资源环境建设和规划。尽最大能力避免其污染,一旦污染,不但治理难度大。对人民的健康危害更大 所以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努力实现持续、健康、高效的农村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瑞芳.长江三角洲城郊富禽粪便的污染负荷及其防治对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1(9).

[2]江菊叶.地表水污染及其防治[J].水土保护研究.2010.14(8).

[3]刘缘.简析农村水污染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34(1).

上一篇:采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城市步行街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