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我国保险消费现状 加大消费者教育力度

时间:2022-07-04 08:21:42

结合我国保险消费现状 加大消费者教育力度

摘要:消费者教育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保险消费者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首先介绍了保险消费者教育的概念和我国的现状,之后阐述了加强保险消费者教育的必要性,最后对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保险消费者教育 现状 加强原因 建议

以消费的自智、自立、自觉等为主要特征的成熟消费者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因素。消费者越成熟,对各行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要求就越高,对行业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就越大。消费者的成熟离不开消费者教育,研究保险消费者教育对促进保险消费,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的保险消费者教育

(一)保险消费者教育的内涵

19世纪,西方国家相继出现消费社会形态,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经常遇到商品市场显性或隐性的欺诈问题,另外,信息不足及虚假广告的投放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力,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于是,有助于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作出理性选择的消费者教育应运而生。

狭义的消费者教育,是指有计划、有组织地向消费者传授消费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倡导维权意识,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的一种社会教育活动。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很多人作为消费者的同时,又是生产销售消费品的生产经营者,随着角色的转换,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不相同的。因而,广义的消费者教育是指对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传授有关消费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消费和生产经营观念,提高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自身素质的活动。

从逻辑上讲,保险消费者教育也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就狭义层面而言,保险消费者教育是指对保险消费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有关保险消费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的保险消费观念,提高保险消费者自身素质的一种社会活动。本文研究的保险消费者教育是属于狭义的保险消费者教育,是针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所进行的保险消费者教育。

(二)我国的消费者教育

我国的消费者教育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1984年3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我国著名消费经济学家尹世杰教授的《对消费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一文,意味着我国开始认识到消费者教育的重要性。我国明确意义下的消费者教育,是由中国消费者协会在1986年的第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自1994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来,消费者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健康消费、科学消费”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共识。

目前,我国的消费者教育主要采取以下形式:一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开展;二是通过出版书刊、举办展览、开展街头宣传咨询等形式开展;三是学校教育,如开设《消费经济学》等课程。由于受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发展至今,我国的消费者教育仍然明显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广泛、全面得在全社会开展,消费安全、消费环境和消费者侵权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然而,广大消费者希望通过消费教育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以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所提高。

二、我国保险消费者教育亟待加强的原因

(一)养老保险中的非理性消费决策

养老保险以年金方式获得终身养老金,是管理长寿风险的理想工具。按照消费经济理论,理性消费者会妥善安排或分配其一生的收入,以获得理想的终身消费模式,实现终身效用最大化。然而在现实中,人们的非理性消费决策常常体现在:

1、不把养老当做问题:由于信息缺乏、知识缺乏,严重低估了安逸退休生活所需的财富数额,简单认为社保养老能够满足养老需求。

2、即便认为养老是问题,也会拖延处理:认为当下消费和子女花费更为重要;主动冒险趋利消费者会进行炒股等投资,而被动避害消费者必须被养老危机唤醒后才会处理。

3、即便认为养老问题需要处理,也不会选择养老保险:认为传统养老保险收益率太低,会选择其他投资渠道以获得上不封顶的投资收益率。

(二)人身保险的地区发展不平衡

《2009-2010年度中国居民人身保险市场调研总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身保险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业务开展中是始终存在重城轻农,重东轻西的经营策略问题,目前各保险公司几乎都将人身保险业务发展重点放在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而对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业务发展很不重视。

我国约70%的人口分布在农村,他们又是享受不到社会保障体系的群体,更需要商业性人身保险的介入。当前我国农村居民对人身保险的认知水平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现有的人身保险险种、各个保险公司保险产品的区别、保险产品与其他金融理财产品的区别等相关知识均需普及和宣传。

(三)保险消费者的盲目性

我国保险消费者保险意识和保险消费理念滞后、保险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畸形等因素,导致了保险消费的盲目性。

保险市场上的产品按功能基上可分为保障型产品和投资型产品。就我国目前大多数保险消费者收入状况而言,本应首先选择风险保障型产品,然后再考虑保险“投资”。但现实情况却是,投资型的保险产品一经问世,那些连风险保障都不足的保险消费者却把资金投向了投资型保险产品险。数据显示,我国一推出投连险,次年保费收入就高达106.52亿元,占寿险市场份额5%至6%。而在保险业较为发达的英美等发达国家,他们自20世纪60年代推出投连险以来,直至80年代末,投连险在寿险市场的份额也不过在2%至3%之间。这不仅说明我国居民对未来预期信心不足之外,也说明保险消费的盲目性。

(四)我国保险消费水平较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服务行业保持着快速增长,但从总体来看,保险消费水平却一直很低。从保险普及程度来看,截止2009年年底我国的保险密度为121.2美元,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95.1美元,位列全球64位;从世界保费收入份额看,截止2009年年底我国保费收入位列全球第7位,仅占世界份额的4.01%;从保费收入与城乡居民储蓄额比例来看,2009年原保费收入仅占城乡居民储蓄额的4.27%;从保费支出所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来看,也明显低于储蓄和住房支出,2009年家庭储蓄所占比例为53.76%,居住类支出占10.02%,而保费支出仅占1.71%。

三、加强我国保险消费者教育的建议

(一)根据指导思想,明确工作原则

根据《加强保险消费者教育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风险提示与知识普及双管齐下。以风险提示为重点,加大对保险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的保护力度,加强保险消费知识和风险知识的普及教育。

2、消费者教育与加强监管相结合。加强对保险消费者教育工作的制度规范、引导督促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强化消费者保护,落实消费者教育责任。

3、整合行业多方力量齐抓共管。建立以保险监管部门为指导,保险社团组织积极参与,保险机构和保险中介机构主动配合的工作机制,全方面开展保险消费者教育工作。

4、目标明确、稳步推进。保险消费者教育工作不仅要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也要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成效。

(二)结合主要目标,细化具体内容

结合进行消费者教育的目标,实施保险消费者教育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

1、普及风险和保险知识,提高保险消费者的消费知识水平。掌握一定的消费知识,是消费者进行科学消费的基本前提。保险消费知识主要包括保险与风险的基础知识、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各种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基本信息等。

探索以开辟专栏、连载文章、专题访谈、公益广告、有奖征文等多种形式,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开展保险消费者教育宣传,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监管部门和保险机构参与专栏写作和答疑。组织编写保险消费知识读物,有助于提高保险知识和风险管理知识的普及程度;通过有关媒体进行报道,有助于提高公众保险意识和行业认知度。保险消费者掌握了足够的消费知识,才能提高其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

此外,我国农村居民接受消费者教育的意识较为淡薄,应当重视开展农村消费者教育,使消费者教育的重点向农村转移,将消费维权的力量重点向农村消费者倾斜。具体来说,可以建立农村消费教育学校、乡镇消费者投诉站、联络站,向农民消费者宣传保险的基本知识,在农村集贸市场创办农民消费教育流动课堂,调动新闻媒体的积极性和影响力,做好对农村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工作。

2、倡导理性消费观,构建“科学寿险消费观”。消费观是消费主体在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和价值判断,是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基础与消费行为的指南。理性消费观是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消费与自然、消费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先进消费观念。

消费者对寿险功能及其行业特性的认知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寿险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需要一种科学的寿险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者,提升消费者对寿险的正确认知。所谓科学寿险消费观,就是建立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把与寿险消费相关的主要观念进行系统梳理,从而引导消费者对家庭财务规划进行系统思考,科学确定目标,高效利用寿险理性消费,最终实现个人和家庭生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增强消费者的权利意识,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市场经济是消费者的经济,应当通过消费者教育强化消费者的权利意识,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鼓励消费者有法有据地与侵害行为进行斗争。

保险消费者的权利意识教育,一方面在于建立、健全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体系,完善保护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知情权和隐私权等权利的制度和工作措施,重点提示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的注意事项,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另一方面要开展以新《保险法》为主题的保险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对新《保险法》中增加的有关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内容的宣传,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法律意识。

4、形成保险监管部门、行业组织、经营者和社会公众等多方参与的保险消费者教育工作机制,切实有效地保护广大保险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保险监管部门主要发挥主导作用,负责拟定消费者教育工作规划、修改和完善消费者教育相关规章制度、确定阶段性工作重点,组织、督导、协调、检查消费者教育工作。

保险学会应发挥学术研究优势,开展保险消费者教育的相关研究。组织会员及专家学者开展保险消费者教育和权益保护的相关调研,通过学术探讨推动消费教育。

保险行业协会应当按照中国保监会的要求和协会章程,发挥协会的自律、协调、引导作用,组织协调会员单位配合保险监管部门开展保险消费者教育工作。

保险机构和保险中介机构应将保险消费者教育有机融入客户服务体系之中,加强经营管理,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主动配合做好保险消费者教育工作。

市场经济是消费者的经济,消费者的消费知识和技能不仅关系到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消费的合理化,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良性运行。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消费者教育帮助广大消费者正确认识保险业、提高全社会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为保险业的深入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对促进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嘉瑞.消费教育的内涵、目标和途径[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4)

[2]彭振武.平衡人生五大关系,保险消费需要科学和理性[N].中国保险报,2009,07,17

[3]武宗志.论消费者教育的内容[J].消费导刊,2007,(2)

[4]魏迎宁.发展保险教育提高保险意识,促进保险业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J].保险研究,2007,(4)

[5]刘云生.我国人寿保险现状调查报告[J].健康必读,2009,(2)

[6]孙成聚.强化保险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N].中国保险报,2009,09,21

[7]刘昕.加强保险消费者教育的建议[N].中国保险报,2011,06,20

[8]姚海琼,曹又波.国外消费者教育理论研究述评[J].长沙大学学报,2010,(1)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上一篇:环境改变落困境 苦练内功拓发展 下一篇:论车险直销渠道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