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美更深厚的,是女人的心

时间:2022-07-04 07:35:44

凡是求上进的女子,都能获得一条向上走的路。陈子没有安于做一个画院画家,而是意识到自己思想上的不足,一种强烈的自省把她推到人生的更高阶段。

2001年,41岁的陈子离开丈夫和孩子,来到中央美院进修工笔重彩。

重彩与淡彩截然不同,其勾染用色厚重,色彩华丽,带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写意性。重彩渲染要做到薄中见厚,厚中生津,对于用笔有更高的要求,如果用笔不轻顺,用色不匀,极易造成布面的脏、花、斑、枯等缺陷。重彩与淡彩的不同还在于,它更考验画家的艺术感觉。

之前她画的惠安女,虽然同样追求精神的传达,但并没在视觉表现上有更多研究。学习了重彩,不仅使她丰富了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开始关照自己的内心。

引导她进入重彩工笔的是蒋彩萍先生,蒋先生教导她,绘画绝非是材料和技术,关键是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范迪安先生也经常给予点拨,不要放松了全方位的学习和思考,观念的提升在艺术生命中至关重要。

学习重彩工笔使她发现,繁杂的制作虽是同一老师所教,但大家画出的效果截然不同,画面带有强烈的个人意味。重彩更适合于她,或者说更适合她这个阶段。这个时候,她远离家庭,自己面对自己,一种精神上的转变开始了。

2002年以后,从《花语》、《流年》、《往事》、《小惠》,到《在水一方》、《花季》、《姐妹》,差不多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新系列出来。她的作品开始呈现极强的个人风格,体系也越来越完备成熟。

淡彩转为重彩并不容易,每年百张以上的绘画量,使她完成了技术上的转换。她用的是最传统的方法,勾、填、晕、染,在此之上,施以水墨写意的方式入画。淡彩部分使其更温润,重彩部分更突显,画面的二维空间就加强了。于是,画面里的冲突和对比提供给观者的视觉经验与审美就更多了。

2002年,范迪安先生策划“水墨本色·2002学术提名展”,陈子作品参加展览并备受关注。2003年,参加 “回顾与展望——全国重彩画邀请展”;2004年,赴台北参加“中国青年国画家作品展”;2005年,参加本年“中国画研究院年度提名展”;2006年,随中国美协赴法国参加展览。

随着在国内外展览频频亮相,陈子作品也被重要机构和藏家所收藏,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福建省美术馆、浙江省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等机构都收藏了她的作品。

在样式与语言上有突破,并呈现出自己的艺术面貌,陈子开始在重彩工笔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她尤为警惕工笔的匠气,随着表现手法的熟稔,她简直是把工笔当写意画来画。然而,写意的表情没有这样丰富。头发要一根一根的勾,衣装要一点一点的染,花朵要一瓣一瓣的晕。线条与敷色都费尽思量,使她们饱含着她们所应具有的情感,画面上的女人与花常常浑融为一体。

她笔下的女人清一色的十指如“荑”。“荑”是诗经里一种美丽的草。一朵花,从蕾到朵再到果,分明就是女人的一生。做了妻子和母亲的陈子,在知觉上更加敏锐冷静,她由衷懂得,女人的一生该有多么艰难!要画出她们的骨气、性格,还有她们的感情。这样,才能既画出她们的形,还能画出她们的气,神思与笔触交融在一起。

真是越来越高级的描绘,从技艺的一级跳到了精神的一级。

翻看陈子的画册,越到后来,画面越充满画家的提炼,人物越来越趋向精神上的关照。不管是惠安女,还是都市里的时尚女性,她们以自己的柔润美丽,提供着对于世界精微的体察。她们,在画家的笔下,暗合当代艺术的节奏,无声地来到我们心里。这是艺术家营造的一个女人的国。

陈子对于日常敏锐与精微的感知,作用于她最感同身受的女性题材上,所以作品常常给人一种通感。这就是所谓感染力吧,它或许是艺术最高级的功能。

上一篇:巴蒂尔:为冠军而生 下一篇:腾飞舒华 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