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商业谁主沉浮?

时间:2022-07-04 06:25:43

开源、商业谁主沉浮?

对于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孰优孰劣的争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它们是否就水火不容?到底哪一种模式更具优势,未来的软件格局又会如何呢?

并非水火不容

随着软件业渐趋成熟,关于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孰优孰劣的争论也日益激烈。从虚拟聊天室到商业出版物,不同软件模式的拥趸们各执一词,争论持续不断。

最近几年,新兴市场中亚洲国家政府对开源软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开源软件的使用能够解决其国内市场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解决普遍存在的软件盗版、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以及发展独立于外国的本土软件产业等问题。

然而,解决上述这些问题的办法并非如对某种软件模式予以优先考虑那样简单。尽管许多人将盗版的产生归于商业软件的价格,但是如果认为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则未免太简单。盗版最多的软件产品,如杀毒软件和其他工具软件,常常是市场上最便宜的软件。

即使是可以免费下载的软件也会在盗版零售店中发现。事实上,为了提高生产率,软件需要研发,而研发需要成本投人。用户不能盲目追求免费软件。

人们对开源解决方案通常存在的误解是,开源软件可以合法地复制和分发而无需任何成本,因而也就不存在盗版。

但一个依赖开源操作系统的用户并不意味着他将不会在该操作系统上使用商业应用软件,而这些应用软件必须继续得到保护,防止盗版。相对于支持某种软件授权模式,政府更应该致力于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发展中的国家政府还意识到,需要通过使低收入的家庭更加容易地获得成本低廉的个人电脑来缩小数字鸿沟。这些电脑可以选择性地预装开源软件,以降低这些家庭拥有技术的初始成本。商业软件厂商也以同样低廉的价格提供具有本地化功能的软件版本。

对政府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制定全面的计划,使这些家庭掌握必要的信息和软件操作技能,从而有效地利用技术。同时政府通过可靠的连通性为公众提供充足而合适的内容及应用供其使用十分关键。

商业软件公司在这方面也在付出自己的努力,在发展中的国家提供软件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以培养本国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技术才能真正帮助那些能够接触到它的人缩小数字鸿沟。

在考虑开源软件时,政府通常想的是它可以为本国市场做什么。一些政府会考虑采取有利于本国公司的采购政策。他们把从开源解决方案中获得源代码视为加速本国软件业发展的捷径,因为本国厂商可以利用现有代码自行开发解决方案满足本国市场的需要。

不过政府需要从根本上理解他们在制定政策时所作出的选择可能产生的上、下游影响。

即便政府的最终目的是培育本国软件产业并帮助本国企业成为他们选择的领域中的领导者,政府也需要在推动发展本国市场的后面有一个整体的基本的经济战略。

虽然以上考虑是在一个市场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在新兴市场上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共存也有显而易见的理由。

在各种经济体中,不受市场力量左右的企业缺乏维持成本效益的动力。因此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两种解决方案的共存将确保市场上的竞争,从而迫使软件厂商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出迅速反应。

政府采购也应该,根据软件自身的优点功能、性能、安全性及价值而定,而不是商业模式。开源与商业解决方案常常以彼此互补的形式在同一个环境中使用。规定禁止使用某一种模式只会遏制而不是促进本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有两种解决方案共存的健康竞争的环境将促进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提高市场效率,并增加消费者的选择。

总之,解决发展中市场所面临的挑战并没有一个一劳永逸和包治百病的办法。然而理解一些相关问题的复杂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亚洲各国政府所考虑制订的某些策略的有效性。(吴少雄)

开源如何应对挑战

软件世界:开源软件相对于商业软件还处于发展阶段,那么您觉得开源软件厂商所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张先民:开源的历史也有二、三十年了,但真正进入企业大概是在2000年的时候,IBM投资10亿美元支持Linux,震惊了IT世界。2000年是一个分水岭,开源Linux真正进入企业。

从那时候开始,最早支持开源的IT巨头有IBM、HP、Dell、Intel、AMD。那时候,这些主要的IT巨头都支持Linux,但微软持反对意见。

目前来看,真正有实际具体投入的,应该来讲是IBM、Intel,他们是有具体实际的投入的,研发、经费、销售方面都投入很大。

现在,甲骨文有自己的Linux,红帽买了jboss,Sun完全开源,他们更具体地来做这个事情了,他们支持Linux的力度加强了。包括微软的态度也有180度的转变,原先从一个非常反对的角度,现在开始支持了。

所以可以说,开放源代码和Linux已经成为IT世界的一个主流。以前支持的更支持,以前口头支持的现在实际支持,以前反对的也支持Linux,这也是对Linux以及开源的一个强有力的认可。

开源对于整个IT界来说是一个推动创新和标准化的引擎,所以开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源操作系统在过去的15年遇到很多挑战,但Novell在开源的路上非常坚定。

而且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成为很多厂商的合作伙伴,包括各种世界知名的服务器和硬件厂商,我们与联想也有桌面预装Linux的合作,同时我们也与上千家的ISV建立了进一步的联系,对于他们在认证Linux方面的开发我们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5年前大部分的IT环境都是专有的,我觉得在过去的25年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从专有的IT环境转向开源,我们会继续沿着开源的道路不断前进,迎接一些未知的挑战。

首先你要建立一个生态系统,在围绕这个环境开发一些产品。用户会把他自己希望得到的产品加入进来成为最重要的功能,所以还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那么,开发模式就变成了最大的一个挑战。包括解决各种各样人的分歧,组建一个全球化的团队,涵盖了欧洲、美国、中国等。在这方面,我觉得开源模式是一个挑战,同时,通过我们的努力也将它变成一个成功。

各行各业都存在竞合的关系,关键是公司如何抓住合作的机会,越多的人和你合作,公司发展速度就越快速。目前,尤其是IT行业,大家都在找竞合的机会。从开源来讲,每个公司的色彩也慢慢变淡。

Novell并不纯粹是开源的公司,我们的Linux是开源的,但是我们也有一些不是开源的产品。但是慢慢地,像甲骨文,它从一个传统的不开源的公司慢慢带上开源的色彩。

Linux以前被认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产品,现在发展也越来越成熟了,基本上又回到IT的常 态。

我认为,一个公司要能够存活到快速发展,看你能不能和一些大的厂商有合作的机会,把原来这些竞争对手,发展成某方面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这个市场,这也是现在的一个潮流。

并非是水火不容的

软件世界:开源软件与商业软件是否是“水火不容”的?

张先民:以Novell和微软为例,自从2006年合作一来,得到了众多客户的支持,可以说此次开源软件和商业软件的合作,是顺应客户的需求,以客户利益为本,实现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

从另一个方面,Novell跟微软合作实际上是各取所需。从客户的角度来讲,他们用了大量的Linux和Windows,那么他们就一定会对Linux和Windows的互操作性有强烈的要求,在中国客户对软件是开源还是闭源不是那么的关心。

对于我们来讲,Novell一直处于艰难的转型期,而微软与我们的合作对我们来讲绝对是利大于弊;对微软来讲,它发现Linux的存在是不可消灭的,同时鉴于客户的压力。自然它也与Novell达成协议。

因此这种合作对双方都是好事。我们还会继续向混源这个方向走,至于混源往哪个方向发展还要看客户的需求,客户才是真正的上帝。我们与微软的成功合作证明国开源和商业软件其实并非水火不容。

开源更需要合作

软件世界:您认为开源产业成功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张先民:我们认为广泛地展开与合作伙伴的合作,让开源软件能够更多服务于企业以及个人用户是目前最成功的商业模式。对于开源软件厂商来说,建立广泛在合作关系至关重要,我们有几个大的合作伙伴,像华为、中兴、Dell、微软等。

但如果相应的做法用于中小型企业的话,成本就会增高,因此就需要更多地依靠合作伙伴,针对不同合作伙伴的优势调整策略。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找到南京的合作伙伴,自然这个合作伙伴对南京的各个方面更加熟悉,合作伙伴需要我们的协助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合作伙伴的各种关系及便利,双方互惠互利。

至于合作方法,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技术人员,就地便利的解决客户的各种问题,我们也可以共同寻找其他机会,一起开拓市场,实现快速的扩张。

软件世界:开源软件目前还很少入驻大企业的信息系统,那么开源软件是否在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上还无法和商业软件相比?

张先民:其实开源软件在稳定性与安全性上并不比商业软件逊色。开源软件被更多的企业所接受,是需要一个过程的。Linux刚开始进入市场轰轰烈烈的,热闹归热闹,但用的人不多,真正在这方面产生的收益是有限的。

现在看起来Linux不像当初炒作的那么多了,反而随着人们加深对它的了解后,应用的程度越来越深,实际上也变成一个能赚钱的实际的软件。它往前走的方向也是越来越好。

现在微软也开始和Linux合作,几乎所有的IT厂商都在支持Linux,我也希望在这个大的环境下,中国能够更广泛的接受Linux,Linux从服务器端延伸到客户端这一块。(涂兰敬)

四问开源软件

开源软件是采用开源许可证规范软件开发和使用的新模式,保证了开发者和用户可以获取、修改和贡献软件源代码,并利用这些代码满足业务需求。

开源软件的特点是在软件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中,采用社区化和开放共享的方式,弥补了传统私有软件的公司化和封闭性的缺陷,更加适应大规模、网络化、创新型软件技术的发展需求。

基于开源软件建立起新的信息技术生态系统,与以私有软件为主体的现有生态系统进行竞争,在竞争中显示出低成本、高安全、易维护、促创新的优势,体现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采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

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一直是怀疑者质疑的话题。免费获得源代码,如何获得商业利益?实际上,换个角度来看,开源软件本身与商业模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相关的两个问题。

软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这正如用户其他的所有需求一样,例如人们对于娱乐的追求,人们可能会喜欢某个歌手,因为这个歌手的歌声能够给生活带来快乐,而这种需求是和商业没有直接关系的一种社会行为。当然,这种需求也可能通过商业模式,成为获得商业利益的手段。例如,一家娱乐公司看到这种社会需求,通过为歌手出唱片,开演唱会来获得商业利益。不可否认,这种商业行为使得歌手获得收入,专心唱歌,更好地保证人们娱乐需求的满足。

反观开源软件开发,实际上也是一种共同解决某个问题的社会行为,人们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共同工作,共同分享成果。开放和分享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不仅可以节约社会成本,而且有利于知识积累和创新,这在很多科学研究领域已经是一种共识。

基于开源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值得一提的是,开源软件的应用模式与逐渐兴起云计算以及软件应用的服务化趋势天然结合,应当成为未来开源软件应用的最具潜力的商业模式。选择开源的商业模式,最好的思路是从满足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开源软件,因为软件的目的是向用户提供价值,而不是代码本身。

是否能代替私有软件

开源软件的核心是一种新型的软件开发和应用模式,开源软件和私有软件的差别是两者在开发和应用模式上的差别。

开源软件是否能够代替私有软件这个问题,实际上,在某些应用领域这种替代已经完成,或者说从一开始,这些领域都是被开源软件占领的。例如支撑互联网的基础软件,包括DNS服务器、TCP/IP协议栈、邮件服务器等等;在应用架构领域,开源软件也逐渐成为主流,操作系统(Open Solaris,Linux)、数据库(MySQL)、Web服务器(Apache)、应用服务器(GlassFish)、开发工具(NetBeans)、Java开发包等等。不难看出,在基础架构类软件中,开源软件的优势地位非常明显,但是在应用软件领域,开源软件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可喜的是,随着人们对于开放技术重要性认识的深化,OpenOffice依靠其支持国际标准文档格式的技术特征,成为应用级开源项目的先锋。

当然,虽然从成本上而言,采用私有软件没有任何优势,只要投入10%的成本,就可以采用两套开源技术方案代替私有软件,但是私有软件也可能会持续存在下去。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上,有的用户可能会倾向于购买软件所提供的功能,而不在意是否可以获得源代码。

很多公司也会继续向这些用户提供私有软件。但是,必须承认,在未来的信鼠技术市场中,厂商必须考虑以更好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同时要保证用户选择的自由 和接受服务过程中充分的主动性。

是否能保证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在考虑信息技术政策时关注的重点,而且由于WTO规则允许各国在国家安全方面制定相关技术政策,安全将会成为各国规制信息技术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信息技术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用户而言,安全包括两方面意义,其一是用户的安全不会受到技术提供商的威胁;其二,用户的安全不会因为技术提供商的技术漏洞受到第三方的威胁。

开源软件通过开放源代码,用户可以明确了解软件如何实现安全性,确保软件没有“后门”,避免受到技术供应商的安全威胁;而私有软件却能够以植入侵犯安全的代码来获取用户隐私,偷窥用户行为。

“黑屏”事件不可能在开源世界里发生,因为那些用以控制用户的代码将展现出来,无处躲藏。同时,开源软件通过将所有的软件代码公开,并且保证软件无法被攻击,比仅仅通过隐藏代码来保证安全,更有安全上的保证,因为安全不是通过隐藏代码实现的,而是通过透明的安全机制保证的。

所以,在保护国家安全的信息技术政策制定中,应当积极考虑鼓励采用开源软件,开源软件才是安全的技术保障。

成本是否更低

作为一种社区化的开发方式,开源软件通过整合集体智慧,累积技术成果,减少重复开发,对于降低软件开发成本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统计表明,开源软件的开发费用是私有软件开发模式的二十分之一。

2008年,开源软件不仅直接为软件用户节省了约600亿美元,还间接避免了采用私有开发模式导致的项目失败成本。2008年,全球信息技术投资为3.4万亿美元,其中18~30%是基于私有软件开发模式而失败的项目,数额超过1万亿美元。

同时,开源软件还保证了用户在多家技术服务提供商之中做出选择,通过增加竞争降低实施成本。众所周知,软件成本的大部分是在长期的软件维护方面,而开源软件在维护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因为代码的开放不仅可以保证持续选择最便宜的技术提供商,甚至考虑在可能的条件下,依赖于社区的支持,用户以更低的成本实现自我维护。总之,采用开源软件可以从多方面降低用户的总体拥有成本。

通过统计数据,也可以发现开源软件的成本优势和产业价值。2006年,开源软件和服务获得18亿美金的收入,而整个软件销售总额为2350亿美元,姑且按照2008年开源软件为用户减少600亿美元的成本来计算,开源软件虽然仅占有1%(18亿/2350亿)的全球软件销售,却为用户节省了25%的软件成本(600亿/2350亿)。另外,按照2007年全球信息技术投资3万亿的统计数据,开源软件以仅占有约0.1%的全球信息技术投资(18亿/3万亿),带来了2%的价值(600亿/3万亿)。

有一点必须说明的是,开源软件的低成本是与按照许可证的要求积极加入社区开发、合法使用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现在有一种错误的思路,认为从社区获得代码之后独立开发改造,销售经过改造的软件产品,而不按照许可证的要求反馈代码,是一种好的商业模式。认真分析这种行为,暂且不论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就商业利益而言也是得不偿失的。

道理很简单,从社区获得的代码经过企业的独立开发和扩展,丧失了与社区代码的兼容性,而为了维护这些代码,企业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而且无法继续从社区代码的发展中获得新的代码。

另外,企业由于脱离社区开发,丧失了对于社区技术方向的影响力,也会被社区抛弃。所以,只有加入社区开发,合法使用代码,才能获得开源软件带来的低成本优势。

很多国家政府已经认识到开源软件的低成本带来的经济优势,正在通过制定和实施鼓励开源软件的政策,开展基于开源软件的教育,并通过政府采购政策鼓励开源软件的应用。(丁蔚)

上一篇:通过在线客户体验来推动销售 下一篇:软件商如何实现渠道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