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爱“天之骄子”

时间:2022-07-04 05:39:07

【摘 要】 现在的孩子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老师们的心肝宝贝,他们总是那么一帆风顺。但是鲜花和掌声会让他们迷失方向,更会让他们的前路充满荆棘。他们从出生到长大从来不缺爱,我们,作为他们的老师该拿什么来爱他们呢?文章通过案例,浅析了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关 键 词】 挫折;教育;得失

“天之骄子”,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现在的孩子一点也不为过。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老师们的心肝宝贝,他们总是那么一帆风顺。但是鲜花和掌声会让他们迷失方向,更会让他们的前路充满荆棘。他们从出生到长大从来不缺爱,我们,作为他们的老师该拿什么来爱他们呢呢?挫折!打击!让失败敲醒沉睡的心灵,让泪水催开幸福的鲜花。

【案例回放】

输了,真的输了

今天,我们六(4)班输了,足球比赛输了……

感受到了完整版的输与伤心……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

下午4点48分,足球队员作好准备。4点55分,拉拉队长给我们一人发一个彩带。5点整,我们来到比赛场地。5点10分,进入激烈的足球赛。5点55分,正式宣告六(4)班输了。

(节选自六(4)班学生敬晨艺《输了,真的输了》)

这其实是一场年级之间的足球对抗赛,我们作为上届比赛的冠军迎战全年级实力最弱的对手。一群外形俊朗、成绩优异的“天之骄子”全然不把对手放在眼里,胜利毫无悬念,他们早在盘算赢了该如何庆祝。上半场我们在射失两个点球的情况下,仍以2∶0领先进入下半场。下半场一开场,对方通过快速反击得到两分,此时我方守门员已经瘫在了地上,他无奈地宣布自己完全无力支撑;当比分变为2∶3时,所有队员慌作一团,溃不成军;比赛仍在继续,扳平比分,甚至反超对手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一切……当失利成为事实,当打击迎面而来,整个班的学生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他们久久不愿离开操场。

怎么办?作为班主任老师的我怎么办?我用手中的照相机拍下了他们沮丧的神情。回到教室后,我让学生们冷静地想想失利的原因。学生们畅所欲言,大家看到了失利的根本便是“骄傲”,“想赢怕输”“心理脆弱”也是失利的元凶。该轮到我发言了。我说,我很愿意和你们分享胜利的快乐,但是你们也该输输了。赛场上的“常胜”滋生了你们“目中无人”的态度,摧毁了你们应有的坚强意志。上半场,你们没有因为射失两个点球而灰心丧气,顶住压力连进两球,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下半场即使是落后的时候,你们还是有机会扳平或反超,我在内心祈祷能看到你们从“被摧毁”到“奋起反击”地转变,可是没有。讲完以后,我要求每一个孩子回家冷静地回想一下整个比赛过程,把自己的所思所感用笔记录下来。

第二天,学生写出了反思的文章,字字真切,句句蕴含哲理,让人感动。通过这样的一次失利,孩子们学到了“骄兵必败”的道理,悟出了“内心脆弱”的可怕,后面的比赛,他们总结教训,在学习和体育比赛中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案例分析】

这是一次成功的教育尝试,它占得天时、地利、人和。刚巧足球比赛失利了,刚好遇到这一群学生天资聪慧,一点就通。看似幸运与轻松的事情,我们老师可以做些什么呢?

一、换个角度看待得失

有时“赢”不等于“胜”,“输”不等于“败”。老师们要能正确地看待“输赢”,还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去对待“输”和“赢”。老师有了正确的观念,学生也就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懂得成功是一笔财富,失败更是难能可贵的资源。只有当我们老师做到荣辱不惊,我们的孩子们才能内敛睿智。老师们换个角度看待得失,孩子们就能从挫折和失败中获益匪浅。

二、擦亮眼睛发现契机

教育的资源无处不在,看你能不能发现,会不会把握。足球比赛前,让学生们用文字给队员加油鼓劲,组织拉拉队,一个班的学生因为这项活动凝聚在了一起;失利了,让学生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失败的苦或许会痛彻心扉,但悟出的理更会让他们刻骨铭心。擦亮我们的眼睛,不放过身边的小事,把握教育契机,就能创造育人的奇迹。

三、运用智慧巧解问题

教育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用智慧的大脑去思考,用艺术的手段去处理。对待学生,我们当然要持久地关注,真诚地鼓励;有时我们也不妨聪明的忽略,严厉地斥责。当学生面对挫折,我们可以张开温暖的怀抱,呵护他受伤的心灵;有时我们也可以“无情”地告诉他们挫折在所难免,面对挫折的唯一方法就是让自己更强。不管用哪一招,用哪一计,终极目标便是育人。

北京优秀班主任李峰老师在所著的书中写道“现实永远不会令人满意,而理想却能支撑我们的信念,使现实改变,去达到或接近理想的人生。”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就是在忙与累中爱着、快乐着。

【参考文献】

[1] 武鹏程. 幸福的孩子“苦”着教 美丽的挫折教育[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布鲁克斯,戈尔兹坦. 挫折教育让孩子受益一生[M].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

[3] 边和平. 挫折教育新论[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有痕与无痕 下一篇:尊重学生 激发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