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实训平台的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研究

时间:2022-07-04 04:44:33

基于综合实训平台的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研究

摘 要:为了满足物流人才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协同培养的理念下,探讨基于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思路的基础上,构建综合实训平台的框架,并给出相应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综合实训平台;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现代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自从2001年北京物资管理学院成立物流管理专业以来,我国设有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达到近300所,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本科院校的层次主要集中在一本、二本院校和三本的独立学院,这些本科院校培养了一大批物流管理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物流管理人才的紧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2008年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出台,要求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这使得物流人才市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有了新变化。从最近几年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反馈来的信息看,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不错,但实践动手能力相当薄弱,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对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重新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实施实践教学,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迫在眉睫。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要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否可行、合理是关键。近年来,实践教学体系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开始有不少学者研究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问题。王海燕(2007)针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研究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1];王晓锋(2007)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特点,以实验室为核心,研究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2];吴义生(2008)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从实践教学的准备和流程对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索[3];李正锋(2009)研究了基于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4];周艳军(2009)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5];高智琛(2009)等人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6];肖怀云(2011)等人研究了基于能力培养的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7]。这些研究主要是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从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创新实践环节等方面着手进行了研究,本文运用协同培养的教学理念,构建基于综合实训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

2 基于综合实训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思路

基于综合实训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是综合实训平台。综合实训平台是面向现代服务业崛起的趋势和当前用人单位对应用型物流人才特别是实践能力的要求,将物流管理与相关的管理类学科,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工商管理等进行整合,以企业核心业务为主线,以任务为驱动,以现代服务业为环境的服务业和制造业高度整合、协调的企业综合运作内容体系,借助于仿真、动态的环境,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业务处理能力和交际沟通能力,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具有广泛受益面的与现实接轨的最真实化的模拟实训平台。

2.2 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框架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综合实训平台的构建强调学生对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的掌握和培训,同时贯彻了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发展规律,在完成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实训平台的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专业建设与综合实训的有机结合,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从专业体系知识到行动体系知识的跃进。

该综合实训平台由系统层—平台层—业务包层—培训包层—实训层—表示层六个层次构成,如图1所示。

2.3 平台特色

综合实训平台依赖区别于传统的专业实训平台的六大特色,实现培养学生专业应用技能和提升综合素质的目标。

特点一,构建三个仿真模型,实现“社会、企业、岗位”的三级无缝连接。平台按照从“实训实验到考核”的顺序构建了“三个仿真模型”的概念,即“商业社会环境全景仿真模型”、“现代企业管理全景仿真模型”和“复合型人才岗位能力成长模型”;基于三个模型的定义和架构,平台实现了“社会、企业、岗位”的三级无缝连接,完成了学生实训、实验、实习、毕业设计整个能力成长的完整闭合系统的整体构建。

特点二,涵括多管理模式和多实践原型的培训包,功能和内容无限拓展。在平台的内容和功能扩展方面,平台在体现股份有限公司一般运营培训包基础上可拓展体现多种管理模式培训包和表现实际企业成长模式的实践原型培训包;通过多个部门、多个岗位、依据不同流程、制作不同单据的协同作业,得心应手地配置各种管理理念、各种教学层次、各种实践原型的培训资源包。

特点三,实现了整个实践过程的全数字化、网络化和一体化。平台实现了整个实训实验过程的全数字化、全网络化和全一体化,从组织教学、实训实验仿真实习、考核、成果积累。一方面,实训实验过程中所需的所有信息和数据(包括文档、单据、报表和证照)都能够在统一的系统平台中产生、自由流转、自动存储、运算和存档,大大降低了综合实验的统一组织、调配、辅助和管控的难度;另一方面,实训实验结束后的学生成绩核算摆脱了案牍劳形的繁复运算,实现了学生实训实验过程考核、业绩结果考核的个性化设置、自动记录和自动运算,可随时随地查询到学生的全部实训实验记录和成绩。

特点四,采用人工智能代替某些虚拟岗位。平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部分岗位的虚拟化,基本上是一些具备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思维和决策要求的岗位;由此,在一些实验岗位无人担任的情况下,由平台虚拟实验岗位,代替人工进行一些机械化、流程化的简单岗位操作,以此辅助参与实验的学生完整地按照特定管理模式开展实验。

特点五,实践场景和情景采用3D技术实现,更加逼真,更加形象,更易理解。在场景和情景表现的设计方面,平台采用3D技术,制作3D表现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企业运作和管理过程中过于抽象和理论化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让学生在仿真情景和场景中浏览、体验、理解、领悟。

特点六,实现平台内部操作、运算和推理的智能化,批量繁复运算弹指一挥间。实现复杂的企业内部操作、运算和推理的智能化和工具化,为操作岗位提供操作便利,辅助进行计算和推算,如从匹配指导教师和教室、学生根据其专业自动匹配虚拟岗位、凭证到总账核算、凭证到财务报表核算等。

3 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3.1 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实践教学实施模式

(1)任务驱动下的技能训练。在模拟企业运营的背景下,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必须准确的完成岗位作业,这些工作结果对企业经营结果、对团队成绩起到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2)仿真环境下的综合体验。在信息技术支撑的仿真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环境下,二十多家服务机构,数十个岗位,在学生开展企业经营决策的同时,与虚拟环境中的不同机构进行交互作用和影响,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

(3)职场环境下的职业素质训练。在现代社会对物流人才实际需求的背景下,从企业经营前的商业计划书撰写,到经营过程中的投标述标,服务业窗口业务处理,团队间的交流全方位地锻炼了学生的业务能力、沟通能力等职业基础素质,减少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差距。

3.2 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实践教学的教学组织

为保证实训的高效性,综合实训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共计96学时。实训由各专业教师和特聘教师组成的专门综合实训教师团队指导。

4 总 结

本文根据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提出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实践教学的思路和综合实训平台的构建及其特色,并提出其实施的具体建议。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相对于传统的实践,具有其鲜明的特点,能够满足学生对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实训要求,从而学生一步入社会就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为高校和企业之间提供了很好衔接,成为高校通往企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J]. 物流技术,2007(10):34-36.

[2] 王晓锋.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研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8):83-85.

[3] 吴义生. 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J]. 物流科技,2008(4):75-77.

[4] 李正锋. 基于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8):156-157.

[5] 周艳军.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4):146-148.

[6] 高智琛.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实践技术与管理,2009(11):128-130.

[7] 肖怀云. 基于能力培养的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 经济研究导刊,2011(11):250-251.

上一篇:区域港口物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研究 下一篇:具有质量竞争的供应链网络均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