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概预算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时间:2022-07-04 04:06:48

关于建筑工程概预算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摘要工程概预算是指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文件,它的管理成效会对建筑工程的投资收益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概预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望对降低建筑工程的投资风险,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建筑市场和建筑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甚至于建筑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建筑工程动辄需要几百万、上千万甚至过亿的资金,如何保障在不影响建筑工程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尽量控制成本,并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对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完善等意义重大。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工程概预算对于控制整个工程成本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虽然我国建筑工程的项目成本管理逐步规范,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和控制水平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但定额和编制办法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改革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预算定额和编制办法也应作相应的调整,以消除工程造价失控的现象。因此,探究建筑工程概预算所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是当务之急。

2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筑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正朝着市场越来越规范,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建筑产业的利润率正逐渐回归到正常水平的方向发展。有鉴于此,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投资收益,已经成为了建筑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做好建筑工程的概预算控制可以提高工程造价质量,为建筑工程项目投资额度的控制、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工程合同的科学签订以及设计、施工方案的最终确定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3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概预算存在的问题

1.影响建筑工程概预算质量的因素太多

建筑工程概预算是指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文件,它的编制依据来自于设计图纸,就自然与实际工程量之间存在偏差。至于建筑产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建筑施工材料价格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往往更大。影响建筑工程概预算质量的因素主要有:(1)地区标准差异。很多跨地域的建筑企业缺乏对项目工程所在地区相关标准的了解,盲目地按照熟悉地区的标准进行概预算编制,使工程预算和实际市场价格之间有所差异。(2)政策法规变动。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改革,国家或地区的一些相应政策法规也会进行相应的变动,如果工程概预算忽视了这种变动,则必然会对概预算质量造成影响。(3)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投入使用。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的施工工艺技术和材料,这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成本存在不确定性,直接套用传统材料、技术的价格进行概预算编制则势必会产生很大偏差,造成该预算质量不佳。(4)概预算编制依据的信息不完整。由于建筑产品的特殊性,一旦某个地区要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就可能导致建筑工程项目仓促上马,这使得在前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入现场调查研究不够,收集的资料信息不足或存在差错,给后续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5)价格因素。施工工艺材料的价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而施工机械与人员的使用价格也会受到企业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2.预算管理方式陈旧,忽略了动态管理

我国建筑工程的预算管理虽然较过去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缺乏对建筑工程各个阶段的动态管理,是一种相对落后的预算管理方式。有些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比较长,其概预算编制时期所涉及到的材料、机械的价格体现的是概预算编制时间的价格,与工程建设阶段相比具有较大的滞后性,如果预算管理不能进行适时调整,则会带来很大的风险,管理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

3.缺乏健全的法制监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建筑工程概预算质量的新因素层出不穷,有些法律条款可能已经落后,不仅缺乏对建筑单位编制误差的有效约束,甚至还可能对建筑产业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此外,在利益的驱使下,高估冒算或者逃避审查等现象经常出现,如果对此缺乏有效的法制监管,就可能造成工程合同流于形式、概预算控制工作失去意义。

4.概预算编制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要做好工程概预算的控制工作,概预算编制人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概预算编制人员普遍存在着专业水平不高、相关法律知识匮乏的问题, 工程概预算编制的时候大都依靠静态定额来进行,缺乏有效地动态管理,无法满足市场经济下对工程概预算的新要求,自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控制成效。另外,如果概预算编制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没有参与到对工程现场的实际考察,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等也不够了解,那么其所编制的概预算质量自然也不会高。

4提高建筑工程概预算质量的应对措施

1.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成果的质量水平

首先,要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包含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可行性研究的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可研工作的委托内容要规范。(2)选择与中国国情和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材料、工艺以及机械;(3)按照规定的编制深度编制设计任务书;(4)从经济方面对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其次,采用合理的经济评价方法对工程各个阶段的诸多投入产出因素进行论证,以达到未雨绸缪的效果。

2.优化设计方案

首先,应推行限额设计。其次,应根据国家《招标投标法》和《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将设计单位全面推向市场,凡是达到一定规模的建筑工程项目都应进行设计招标,引进竞争机制,迫使竞争者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树立良好的经济意识,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制定出技术可靠、功能完备、成本适当的优秀设计方案。

3.加强对建筑工程的预算动态管理

“静态”管理将人员、材料和机械的使用价格视为定数,但市场中的人工、 材料等并非一成不变,如果单一的用“静态”的定额来预算,则势必会增大工程投资的风险。有鉴于此,应在加强对市场经济中的政策变化和价格起伏情况跟踪了解的基础上,适时对工程预算进行调整,使预算管理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4.进行法制化监督和管理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尽量避免建筑工程概预算工作中存在法律漏洞。其次,任何法律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可以把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相关业务推到咨询市场上。有形的市场一旦形成,政府便可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从而加强对那些不依法自律单位的打击力度。

5.提高概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概预算人员的继续教育。因为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工作受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变化的影响,是一个不断更新的领域,所以要通过培训、自学、考试等方式使概预算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从而保证工程概预算的质量。然后,要完善考核制度。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人员的主管部门应对概预算人员的从业成绩、职业道德进行跟踪记录并定期考核,对考核不达标的概预算人员应取消其从业资格。

5结束语

虽然我国近年来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视度越老越高,也制定并实施了一些列的概预算编制标准和控制措施,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给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对当前建筑工程概预算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对保障建筑工程概预算的质量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加亮.浅谈建筑工程概预算的控制[J].建材发展导向,2012, (23):72-73

[2]景江英.浅谈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J].商情,2009,(5):193-194

[3]钟山.建筑工程概预算管理存在问题探究[J].企业导报,2010,(5):94-95

[4]冯炳亚.浅谈建筑工程概预算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2013, 11(7):287-288

[5]庞家斌.浅谈工程概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9,(19):145

上一篇:关于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 下一篇: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