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解决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影响

时间:2022-07-04 04:05:18

小议如何解决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性现金流的影响

摘要:我国会计准则将现金流定义为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与流出,现金流又可分为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和筹资性现金流。一般而言,经营性现金流能更好地反映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企业自身创造现金流量能力的反映,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改善经营性现金流状况,需要企业实施稳健的财务策略,建立经营性现金流预算制度,实施经营性现金流预警及控制,减少应收账款和存货,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运用延期支付手段,并积极开展对外融资。

Abstract:China's accounting standards defines cash flow as 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of the inflow and outflow. Cash flow can be divided into operating cash flow, investment cash flow and financing cash flow. In general, the operating cash flow could better reflect the company's ability to create value, it is thereflects of company's own capacity to create cash flow, coping with financial crisis and improving operating cash flow position needs the enterpriseto implement sound financial strategies and establish operating cash flow budgeting, implement the operating cash flow of early warning and control and reduce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inventory, lower production costs and use deferred payment means, to carry out external financingactively.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营性现金流;对策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operating cash flow;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9-0008-01

1实施稳健的财务策略

一是控制生产经营规模,避免过度扩张。一般来说,当经营环境恶化或者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企业应该贯彻“稳字当头”的策略,本着先做强再做大的宗旨,适度控制生产经营规模,精炼主业,尽量回避高风险领域,避免过度扩张,以确保企业财务和经营性现金流健康稳定。

二是坚持“量入为出”的财务原则,促进经营性现金流良性循环。企业经营性资金周而复始的循环形成企业经营性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由于经营性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和数量上的多寡,一旦流入不能满足流出的需要,经营性现金就会产生缺口,乃至产生经营性现金流危机。可以说,形成经营性现金流缺口的主要原因是现金流在时间上和数量上入不敷出,因而避免缺口生成的有效方法就是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来调配经营性现金。企业应先衡量经营性现金流入的时间和数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安排合适数量的经营性现金流出,以保持现金流的平衡。

三是适度持有现金余额,增强财务弹性。弹性是相对刚性而言的,财务弹性是指企业对资金特别是现金的安排留有余地,手持适度的现金余额。

2建立经营性现金流预算制度

开展预算的好处在于企业可以在经济活动发生前就对经济活动全过程所需资源进行筹划和部署,以促进经济活动按计划、有序地开展,进而控制经营风险。与筹资性现金流和投资性现金流相比,经营性现金流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收到返还的税费、经营性租赁、支付工资、支付广告费和推销费用、缴纳各项税款等方面,内容涉及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最复杂、最频繁,处理不当则容易造成经营性现金在时间上和数量上的失衡,形成现金缺口,产生财务危机。鉴于经营性现金流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企业确有必要建立经营性现金流的预算制度。

3开展经营性现金流预警及控制

建立和执行经营性现金流预算制度只能最大限度地规避财务风险,而不能确保完全杜绝财务风险的发生。由于现金流预算方案是事前确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受诸多因素影响又与预算方案存在差异,因此企业不能因为事前制定了预算方案就一劳永逸,仅靠执行预算并不能确保经营性现金流万无一失。

对企业来说,应事先设定现金流偏差预警界限,在执行现金流预算过程中时常关注各项预算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一旦现金流数据越过预警界限,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时间上或数量上调节现金的流入与流出,使其趋于平衡。如果预计将会出现现金缺口,则要及时寻找弥补缺口的现金来源。对于当期现金缺口,可以通过上期盈余现金或者新筹措现金来填补。

4控制应收账款使用规模和使用时点

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减产、停产甚至关闭破产的企业不在少数,导致产品社会需求明显下降,直接造成企业产品销售困难。出于促销的需要,企业被迫给予产品的下游买家更多、更长的采购账期,形成企业应收账款。然而赊销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促进销售量的上升,但由此占用企业原有的生产经营资金,并带来货款回收风险,直接减少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入量,企业有必要在赊销和维护经营性现金流良性循环之间作出合理抉择。

控制赊销,适度使用应收账款规模,就是要将应收账款额度和经营性现金流预算结合起来,将应收账款额度和使用应收账款的时点纳入预算体系,在维持经营性现金的流入与流出平衡之间确定应收账款使用额度和使用时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出于防范风险和稳健财务策略的需要,企业在实行赊销策略时应量力而行,不应该仅仅为了多销产品而放任赊销泛滥,造成应收账款过度膨胀,致使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入不敷出,以致产生财务危机,陷入经营困境。

5坚持以销定产、以产定供原则,控制企业存货水平

众所周知,存货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之间呈反比关系,存货增加就意味着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减少,因此控制存货对维护和改善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很重要。

存货可分为原料、辅料和产成品。为了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企业需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存货。但鉴于存货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的反比关系,为了维护健康的现金流,有必要对企业的存货水平进行适度控制。设定原料、辅料、产成品的存货额度要坚持以销定产、以产定供原则,即根据预计销售量或销售订单倒推确定产品生产量,然后按照产品生产量倒推确定原辅料的采购量。供、产、销环节的计划衔接,可以有效平抑过多的存货,减少企业经营性资金的积压,有利于达成经营性现金流的良性循环。

6采用延期支付手段,调节经营性现金流出量

经营性现金缺口的生成是由于经营性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在时间上和数量上出现失衡所致,减少经营性现金的流出量可以调节和弥补现金缺口。而延期支付是调节(减少)经营性现金流出量的重要方法。

7开展对外融资,弥补经营性现金流缺口

资金是企业的命脉,而经营性现金则是企业正常运作的血液。只有当企业拥有充足的经营性现金时,企业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实现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化。一旦企业当期经营性现金出现缺口,就需要动用上一期盈余现金或者通过对外融资来弥补现金缺口。

上一篇:价值工程在自动显微镜集成控制系统研发中的应... 下一篇:高校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