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题实写”与“实题虚写”

时间:2022-07-04 01:41:46

作文讲坛・第二讲

“虚题实写”与“实题虚写”

高朝俊

先说“虚题实写”

高考作文的命题,有时候是比较“虚”的,对于这类命题,就可以采用化虚为实、虚题实写的方法。考生要在命题的范围之内,展开具体的议论、阐述、证明等等,或者以感性的材料来丰富这个命题,也就是说,考生在构思的时候,要把命题的有关内容一一具体化。可以把试题的有关内容加以分解,问自己几个问题,然后一一落实。例如2002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心灵的选择”,在构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谁在选择?在什么之间作出选择?在什么情境下选择?选择的过程是如何演进的?选择的结果如何?把这些问题落到实处,文章就好写了。

先来看一看下面这篇文章。

雨夜的选择

2002年 江苏考生

雨一直在下,下个不停,似乎想洗尽人间的杂尘。

裹着湿漉漉的雨衣,刚进家门,“知道吗,艺术分下来了!”“我多少?”雨衣都顾不上脱。“XXX”――我还没来得及反应,父亲又说:“这次夏娴考疯掉了,比你高40分。她刚才打电话问你分数,你回一个给她吧!”

我还是没有脱雨衣,直愣愣地看着电话,打吗?竟然高40分……雨水顺着雨衣边缘往脸上淌。

一直以为自己一定比她高,学了3年,付出了那么多,凭什么低40分?前天她还说自己考得不好,全是假的!凭什么打电话?向她报喜?我明明画得比她好!――我不要打电话!

我仍旧穿着雨衣,扭过身,走到窗前。雨还在下,是在哭吗?看着雨水在窗边溅起的水花,其实我知道,这只是一点失落、一点不平和一点嫉妒混合成的液体。

窗外路边的灯光晕在暖暖的雨幕里,一丝冷冷的寒风却吹进窗里。我固执地夹紧了雨衣。

她是在等我电话,还是在举家欢庆?如果我没有参加考试,也许就可以帮她一起庆祝了;如果她没有参加考试,我也会和她庆祝我这个其实也不低的分数……

想着前几天一直担心考分而相互安慰的情景,身子有点热了。哦,还穿着雨衣。

又来一阵风,伴着雨水闯进来,似乎想吹掉身上的雨衣。“还是明天到学校再说吧。”我叹了口气。留恋地看了一眼窗外,脱下雨衣。“嘭”,一阵风猛地关上窗户,又把我锁在了雨外。

半晌,打开窗,一阵微凉却又新鲜的气息扑面而来。雨还在下,却打在了我身上,似乎又在身上蒸发。看着雨水在身上流淌,忽然觉得自己好干净,像被大自然冲洗过。明天,窗外的一切一定是新的,新的天,新的地,新的空气……

又是一阵风,伴着隐约的蛙叫,忽然又变成一片蛙鸣,似乎它们一直在提醒我:这场雨为你而下。为什么刚才没有听见?谁捂住了我耳朵?又是谁阻止雨水淋到我身上?

我打开了所有的窗子,好让全世界的雨都淋进来,淋到我身上,因为它为我而下。

雨夜,远处的黑幕中,响起一阵清脆的铃声。

雨,明天会停的,只留下清新的彩虹在人间。

再来看看这位考生构思时是如何把命题具体化的。

谁在选择?我――一个在等待艺术加试结果的高三学生。在什么情境下作出选择?雨夜,获知同学得了比我高的分数。在什么之间作出选择?打与不打电话祝贺同学。选择的过程如何?从不平、失落、嫉妒到回想互相安慰的情景,再到逐渐平静的反思。作者反复描写窗外的雨和身上的雨衣,把心灵的选择外化成对雨的不同感受和雨衣的穿脱,以具体的艺术描写和形象可感的画面来寓示、象征“心灵选择”的过程和内心深处的波澜――是形成隔膜还是敞开自己,是包裹自己还是接受洗礼――这是全文的重点。选择的结果如何?终于打出了电话。文章写的不是大是大非的矛盾斗争,不是惊心动魄的生死抉择,而是 “打不打电话祝贺同学”这样一个心灵深处的细波微澜。文章除了在题目中出现了“选择”二字以外,全文并没有出现“心灵的选择”之类的字眼,但是文章的焦点却始终凝聚在“怎样选择”和“应该如何选择”上,及至终于打出了祝贺的电话,真可谓丝丝入扣,婉转曲折,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有时候,高考作文的命题会以一个概念、一个判断或者一组关系的形式出现,其表述往往是比较理性、抽象的。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化理为象”的方法,即用具体的事物来解说抽象的道理。著名学者梁衡在《文章五诀》中说:“作者在阐述一种观点、理念、概念时,如果只用理性语言,难免沉闷枯燥。这时借助形象来阐述则神采飞扬。”“说理本来是逻辑思维,借形说理就是将它转换成形象思维,以改善读者的阅读口感。”

例如,2005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题“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命题,直接进行理性的演绎、推理、证明等等,当然也可以写出很有深度的文章来,但这样写难度比较大,弄不好就会显得干瘪、枯燥。安徽曾有一篇题为“会心一笑看世界”的文章,就采用了化理为象、借形说理的方法,作者在深刻把握话题内涵的基础上,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两个方面来阐发“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关系。请看下面几段

自然的风吹过耳际,清澈的泉流过脚畔,大自然无言地向我们启迪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的趣味关系。

“枯松倒挂倚绝壁”,你是否惊叹过山松的不可思议?看那虬劲的枝条彰显出生命的出人意料,纵然有雪压青松,它依然指向天空。因为它的根比枝更顽强,深深扎入岩缝,吸收着大地母亲的精华,不要怀疑,要知道当一颗山松的种子落入岩隙中,就注定经历着困难的洗礼,这就是情理之中。

社会的大潮涌动,在历史和现实的海岸也有许多相同的道理。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源于门捷列夫的一场梦,苯环的发现也是源自一个盹,这的确有些出人意料,但如果两位科学家没有潜心研究,深入思考,哪有梦醒后的顿悟呢?

清末的皇上大臣一直在做天朝上国的美梦,当西方的坚船利炮打昏了清朝统治者,他们纷纷睁大了眼睛,感到出人意外,但是背后那腐朽的封建臭泥土不分明揭示出这一切都是在情理之中吗?

这样一来,就把本来比较抽象的事理阐发得具体、生动了,文章也就既有议论文的理趣,也有散文的情趣,大大地增强了可读性。

再说“实题虚写”

高考作文的命题,特别是记叙类文章的命题,有时候又是比较“实”的,如《习惯》《尝试》等等。中学生写记叙文,大多数选材都比较实,都是实实在在地叙述、描写。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最具有主题潜能的材料,往往是那些具有象征意蕴的事物。如《白杨礼赞》《荔枝蜜》等都是运用事物的象征意蕴来拓展作品主题的。因此,我们在选材时,不仅要注意那些写实性的材料,也要注意那些具有象征意蕴的材料,利用事物的象征意韵来拓展文章的主题。

我国的古典批评家都非常重视象外之意、韵外之致,强调以有限显示无限。《考试大纲》发展等级中就有“意境深远”的要求,其中的“深”,就是要能深刻、透辟地挖掘事物的本质特征,“远”,就是要做到言已尽而意无穷,使人产生悠长的回味和遐想。具有深远意境的作品,总是令人浮想联翩,把玩不尽。正如李泽厚在《意境杂谈》中所说:“看齐白石的草木虫鱼,感到的不仅是草木虫鱼,而能唤起那种春天般的清新放浪的快慰和喜悦;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听到的也不仅是音响,而能听到托尔斯泰所说的‘俄罗斯的眼泪和苦难’,感到动人心魄的哀伤。”同样,我们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感到的就不仅仅是月下荷塘的美妙景象,更能感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寂寞和无奈;我们读鲁迅的《秋夜》,看到的也不仅是秋夜的瑰丽和神奇,更能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和愤懑。“微尘中见大千,刹那间见终古”,这就是深远的意境给我们带来的艺术享受。

所以,对于比较“实”的题目,我们就可以采取“实题虚写”的方法,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来展开叙写,使作品荡出虚神,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例如,2006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是“人与路”。路,在这里既可以是实指,如公路、铁路、石板路、泥泞的小路等等;也可以是虚指(比喻、象征),如求学路、创业路、致富路、强国路等等。从实出发,可以从遵守交通规则等方面,谈“人应该怎样走路”,可以从城市管理等方面,谈“人应该如何管路”;赋予路以比喻义、象征义,可以写“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路”,“人可以在无路处开辟出路”,“不要一窝蜂地挤向同一条路”,“地上本有路,大家不去走,也不成其为路”,“路路相通才有活力,人与人沟通,才有生机”,等等。或者由实到虚,开掘事物的象征意义,层层拓展,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这样,文章的意蕴就会更加丰厚、深远。

例如,当年有一篇高考优秀作文是这样来写《人与路》的:

路并不很狭窄,当然更算不上宽敞。高高低低的石板以及碎碎的石子把蜿蜿蜒蜒的路引向一个又一个拐角。

我忽然想起了戴望舒,想起了他的雨巷,想起了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我也好想撑起油纸伞,独自徘徊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条青石板路上,是否也承载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优美、踌躇又轻灵脱俗的步履?几十年前的这条青石板路,是否也如现在这般寂寥与感伤?我想一定会有一群顽皮的孩童嬉笑着穿过,我想一定会有几个老奶奶互相搀扶、步履蹒跚地走过,我想一定会有背着绿色邮包的邮递员飞快地骑过,我想一定会有匆匆忙忙的送报少年跑过,我想,还有,一定会有无数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轻盈地“飘”过……

……

我忽然止不住地思忖,是那悠然寂寥的青石板路成就了中国人,成就了中国历史,还是那无数文人的吟唱、无数泛着水乡湿湿的味道、充满温情的普普通通的人物景物,构筑了古老又充满意蕴的青石板路?

人与路,究竟有多少斩不断、理还乱的纠葛,究竟有多少萦回缭绕的情愫?中国的文化史,本是一张张泛黄的、记载着人与路的照片,也许还有湿湿的空气、青翠的青苔……

是路承载着人,还是人构筑路?答案也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正是这深沉温婉的路与这多愁善感的人,才使那水乡文化源远流长,才使中国的文化史熠熠生辉,才使中国的历史永远记载着人与路、路与人之间伤感又惆怅的情丝!

作者选择古老的“青石板路”这样一个富有象征意韵的事物来展开叙写,并由此展开绵长而悠远的情思,营造“寂寥而感伤”的氛围,把对“人与路”的思索拓展到文化的高度,文章的主题也就显得新颖、高远了。

上一篇:梦想的翅膀 下一篇:点击2007高考作文·上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