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战歌,谁的战歌

时间:2022-07-04 12:58:26

“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原名蔡美儿,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非常大的争议。这本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虎妈”登上了今年《时代》周刊的封面,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参与几乎达到了一个高潮。

今年春节前后,《虎妈战歌》改名为《我在美国做妈妈》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于是国内对“虎妈”教育方法的讨论也热火朝天地进行了起来。既然是讨论教育方法的,作为被教育者的孩子当然不能缺席。这个“战歌”已经不仅仅是中美家长之间的战歌,更多的孩子也参与到讨论中来,他们发出声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对的,但这种苛刻的高压式的教育方法,真的对吗?究竟什么才是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教育方法?

如何看待成功

“虎妈”一家算是移民成功的典范。蔡美儿祖籍中国福建,其祖父和族人移民到了菲律宾,其父蔡少棠从菲律宾留学到美国,“爸爸每晚工作到凌晨三点”,蔡少棠经过自己的奋斗,成为著名的电机与计算机专家。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蔡美儿从小接受的就是“拼搏才能出人头地”的教育。由于家教的严苛,蔡美儿从小就规规矩矩好好读书,在成绩上更是“门门第一”。蔡美儿后来也很争气,获得哈佛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如今在耶鲁大学法学院任终身教授。而“虎妈”的两个女儿在她的高压教育下门门功课都得“A”,并被称为“音乐神童”;蔡美儿的女儿,17岁的蔡思慧已经被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同时录取,但她尚未决定上哪一所学校。

虽然“虎妈”缔造了自己和女儿的双双“成功”,但是“虎妈”的这种育儿方法反映出的,恰恰是在华人社会里重视个人前途、漠视社会文化的传统,在蔡家的成功模式里,没有任何的社会参与意识(“虎妈”甚至不允许女儿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只有个人发展,这与美国主流社会所倡导的年轻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观点完全背道而驰,这也就是华裔精英在美国社会只能是星星点灯,而难以成燎原大势的根本原因。

这种唯成功论调虽然有一定的道理,却对孩子的成长有诸多弊端。考取大学的蔡思慧在美国《华盛顿时报》写文章说:“我现在18岁了,终于要离开虎穴了。”尽管她在文章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感谢,但这种高压的教育方式确实曾经令她感到不适。

家长应该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捍卫者,而非加害者,应该去发掘孩子的兴趣所在,并鼓励他们在喜欢的学科与领域发展,而非忽略他们的所长,专注他们的“短板”。孩子小时候如果成绩不好,父母不必太紧张,随着知识的积累,日后有很多补救的机会;但成长如果不快乐,却无法补救。一个人只有快乐成长,才会有好的心态和性格,日后才会收获成功。

怎样才是好家长

针对教育方式的问题,《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79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9%的人感觉身边就有像“虎妈”这样严格教育孩子的母亲,其中20.4%的人表示有“很多”;55.1%的人赞同“虎妈”的教育方式,37.7%的人持相反态度,7.1%的人表示“不好说”;41.2%的人认为“虎妈”的高压教育有弊端,18.0%的人认为“虎妈”不称职,因为孩子失去了很多童年乐趣。

“孩子能上哈佛、耶鲁就是成功吗?”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任宝菊认为,如今我们社会对成功的评判标准太单一。“虎妈”要求女儿门门都拿“A”,为了让女儿弹好一首曲子,甚至不让她吃饭、喝水,这些做法其实是有违教育和孩子成长的规律。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过于苛刻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内心的冷漠,导致孩子成人后在人际交往、建立家庭等方面的情感障碍,从而影响他们对生活的良好感受。

那么什么样的家长才称职?调查中,“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排名第一(82.7%);其次是“注重与孩子的心灵沟通”(80.2%);第三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道德等”(71.9%)。接下来是“以身作则,处处表率”(64.7%);然后是“及时干预孩子的不良行为、思想等”(57.5%);再就是“陪孩子一起玩、锻炼、旅游等”(54.3%);最后是“严格教育,引导孩子成长”(47.9%)。

人们认为,一位好家长应该既能让孩子快乐成长,又要有所约束。在中国当前应试教育、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如何拿捏这个度很重要。作为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考了多少分,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灵与人格健康,本能的母爱、父爱其实就是最好的教育。同时,家长也需要进行自我教育,时常反思自己的不足,对孩子言传身教。

以爱之名,偷换人心

姜 杨・陕西省西安市南四府街33号7号楼(710002)

“虎妈”的教育方法在中国大家不会觉得陌生,但是在美国却成为争议的焦点,其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的教育理念。众所周知,美国一向是标榜“自由”的,而中国却一直有“专制”的基因在骨子里。作为一个中国学生来说,虽然那句经典之语“其实成绩不代表啥,就是最近学习的状态而已”能给我带来暂时的一点温暖,但是铁打的分数流水的排名永远是个带着讽刺的警告。

我妈对我也是“虎妈”式教育,但是我没考第一,可能是她慢慢理解了我就是如此的“不可教”,转而进行思想控制,不许这样,不许那样,一言不合就拍案而起。而最后我被好多同学评价为“脸上写满了叛逆”。我的这段具体经历不能细说,不然你们会很同情我的。

一个孩子应该具备如“善良”“同情心”“真诚”“有理想”之类的品质。如果一定要拥有具体的特长,家长应该去发现和引导,而不是强求。家长可能认为钢琴很优雅,芭蕾很婉约,但是孩子不一定有学好它们的潜质,结果家长心力交瘁,孩子痛苦不堪,甚至导致离家出走的惨剧发生!我有一个朋友,从五岁学钢琴到现在,曾给荷兰王室演出,我问他为什么一直坚持了这么久,他说,因为自己喜欢。于是我想起了某年,我痛苦地在琴键上摆弄手指头,甚至有了想把它们都剁掉的冲动。

保持一种平等交流的状态,不要居高临下地指挥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对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也会三心二意,请原谅他们,人类刚开始对世界都处于一种探索的态度,慢慢才会明白自己最终想要什么,适合什么。

不要企图以爱为名,控制孩子。很多家长都说“这样做是为你好”,或者更直白一点的“打你是为你好”之类的话,孩子的眼光没那么长远,他们只知道挨打很痛,心里更痛。而家长的潜台词是“这样做对你以后有好处,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和别人关注的目光”,这样古怪又可笑的交流基本等于鸡同鸭讲,不但不会增加亲密感,还会带来很多误会。讲道理,要直白,尽管孩子可能暂时不会完全理解――我说的是“完全理解”。

不要给孩子太多束缚,很多事情要自己慢慢经历才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总而言之,我希望家长对我是尊重的,不要把我作为实现他们梦想的工具。

当然,做家长真的很难……

为我们撑起一片天

郎芊紫・浙江省富阳市永兴中学初一(10)班(311400)

先给你一个假设的童年:不准参加玩伴聚会,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抱歉,你说这些不是童年。那么如果一定要把人的某一时期称为童年的话,“虎妈”给她的孩子制造的就是这样一个世界。

先不说“虎妈”怎样苛刻管制她的孩子,她本是用心良苦的,并且她的女儿也取得了令人眼羡的成绩。但我分明看见辉煌的成绩背后,“虎妈”撑起的是一片灰色的天。孩子的世界是柔软的,美好的,哪里容得下那么多的不准、不能?你说这样是为了以后更好地谋生,那仅仅是为了谋生,在谋生以外,还有太多的美好的事物。这样的孩子已经可悲地成了一棵枯竭的树,来不及在一天天机械训练中享受阳光是什么滋味,哪里会有创新,哪里会有方向?

身为美国耶鲁教授的“虎妈”声称要求孩子朝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而努力,但当我们一天天长大,真的不可以做自己的选择?

当世界里的一丝丝光线装进我们的眼睛时,我们开始长大了。有一个老土又真切的比喻:父母是大树,我们就是小树,风雨来的时候,大树就会教会小树在寒冷中保持挺立的姿态。而在风和日丽时,大树也必须让小树明白阳光不是直接属于你的,你要学会珍惜,学会自己制造养料。这难道就代表我们要走父母安排的路吗?不,不是这样的。每个人的出生是一个忧伤而美丽的童话,在童话里,我们总有一天和父母分别。但如果父母敞开胸怀给我们一个世界,我们在自己的田野里尽情地播种、收获,童话就不再只有忧伤,它渗透了理想、汗水、苦涩,童话的美丽甚至可以延长,因为我们用自己的力量,也只有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成长起来。

与其说“虎妈”的教育方法是错误的,不如思考怎样才能让我们健康成长。健康是两方面的,从身体到心灵缺一不可。在平常的学习中,没有父母,我们照样要明白成功是艰苦的劳动浇灌来的。节假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痛痛快快地玩,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而说到孩子的错误,完全取决于父母的看法,如果父母告诉孩子,这不是错误,它只是让你离成功又近了一点点,那样的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可见,父母是伟大的,但成长的权利却是属于自己的!

不管怎样,所有的父母都是无可厚非的。如果把我们这些偶然的小生命比成父母手表上的秒针,当我们在父母的世界里滴滴答答地走时,父母却在为我们担心、忧虑。

记得有一位妈妈对儿子的话说得好:“儿子,我希望你能要求自己完成这些,但愿我们之间唱起的不是战歌,永远是欢歌。”而我想说:谢谢父母为我们撑起一片天,当孩子未长大时,我希望那是一片焕发着生机的天空!

相关链接

《虎妈》的“十大家规”

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了“十大家规”,自称“采用咒骂、威胁、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路努力”。

这“十大家规”为:

不准在外面过夜。

不准参加玩伴聚会。

不准在学校里卖弄琴艺。

不准抱怨不能在学校里演奏。

不准经常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不准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

不准任何一门功课的学习成绩低于“A”。

不准在体育和文艺方面拔尖,其他科目平平。

不准演奏除钢琴和小提琴外的其他乐器。

不准在某一天没有练习钢琴或小提琴。

旁敲侧击

虽然“虎妈”的教育方法的利弊还有待讨论,但是你依然可以从这种教育方式里学到一些对你的成长有帮助的东西。

1.竞争意识。社会竞争同自然生存法则一样,都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才能在社会上赢得更多的尊重,拥有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地位。如果失去了竞争的心理,一味地退缩,则只能越来越颓败。

2.追求卓越的意识。印度的励志电影《三个傻瓜》里有这样一句台词:“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卓越是一种崇高的目标,当你确立了这个目标,并且一直朝它迈进,那么所谓的成功必定不在话下。

3.担当意识。你们需要去完成的作业,需要去迎接的考试,需要去面对的一切事物,都是你们个人必须承担起来的事物,别人的帮助不会对你产生多少实质性的影响,最终还是得靠你自己的拼搏。

4.自律意识。“虎妈”之所以对自己的孩子要求那么严格,之所以要去苛刻地引导,根本原因还是对孩子自律方面不太放心,怕孩子贪玩。当你能够很好地约束自己去完成该完成的事情,那么“虎妈”还会存在吗?

上一篇:水煮小编之美女笑笑 下一篇:史上最牛地理老师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