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保证

时间:2022-07-03 11:30:21

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保证

【摘 要】随着人类医学的进步,临床上许多病情的诊断越来越需要实验室检查,这就需要一个好的检验质量体系。近年来大型仪器的普及和室内质控体系的健全,方法学的改进,大大提高了检验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而测定结果准确性往往来自于分析前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所以对之引起重视。

【关键词】分析前质量控制 分析后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65-01

1 临床资料

2013年1―5月对临床10000例标本随机进行调查表明如下:溶血的有38例,脂血的有432例,一边输液一边采血的有187例,口服用药后采血的有164例,临床医师申请检验报告单不规范的有120例,留取采血标本时间放置过长的有20例,临床医师和病员投诉的有2例,血清未完全成功分离而阻塞有4例,这些因素大大的影响检验质量。

1.1 一般资料

分析前质量控制 它包括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等主要因素,据国外文献统计,临床检验中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误差的5%-8%。

1.1.1 患者的准备:

1.1.2 原则上患者应在平静、休息状态下采集标本,有研究比较过,立位采血与卧位采血中17个项目检验结果,发现其中12个项目立位高于卧位,以TP、ALB、ALT、ALP增高为明显。

1.1.3 患者的饮食:进食后一定时间内可使血液中许多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有人研究指出,一顿标准餐后,可使血中TG增高50%,血糖增高15%,进食高蛋白时,可引起血中尿素氮、尿酸增高,饮酒后可使尿酸、乳酸等增加,因此除特殊急诊项目外,一律早晨空腹采血。

1.2 标本的采集:不规范的标本采集是导致检验结果误差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它能使标本溶血和凝血。

1.2.1 标本溶血:主要原因是采集的量不足,管内剩余真空的存在造成红细胞破裂,或摇匀抗凝剂时,摇匀方式错误或幅度太大使红细胞破裂造成溶血。溶血对检验项目有很大的影响使结果偏高。

1.2.2 标本凝血:采集标本后,摇匀方式错误,或血液标本采集过多与抗凝剂不成比例或者患者本身血液粘度过高,止血带作用时间过长等等原因都能造成标本凝血。

1.2.3 对于标本溶血改进的措施是,使用不足量标本时,采集完立即开启管塞片刻,放出管内多余的真空,减少剩余真空对红细胞的挤压。采血时要定位进针,不准针尖在静脉中探来探去造成血肿和溶血,静脉穿刺处用酒精消毒,一定要等酒精干了以后开始采血,否则也可能发生溶血.对于标本凝血改进的措施是及时轻轻颠倒180度,摇匀5-8次,尽可能地提高静脉穿刺技术。

1.3 临床医师申请单不规范: 标本与检验单连号不相符或医生医嘱姓名与检验报告单姓名不一致,造成标本无法接受,如果是LIS系统,会导致扫条码失败,这就需要我们在采血过程中认真履行查对制度。

1.4 操作仪器前的准备:检验人员上岗前的培训,在生化检验中尤为重要。先进的生化分析仪器需要高素质的人员去使用,操作人员在上机前必须仔细地阅读说明书和接受良好的培训,对仪器的原理、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异常的报警含义、引起实验误差的因素和维护等都要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应用仪器的每个测试参数,以便更好的操作,减少误差。

2 分析后质量控制

2.1 判断检测结果是否正确一方面需要认真审核测定结果,另一方面减少填写检验报告的误差,如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位等,认真仔细地对每个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和审核是发出正确检验报告的重要环节,审核结果是对异常结果的分析取舍。。

2.2 对于异常结果,要认真分析复查,必要时与临床取得联系,重新采血送检,另外经常检查的病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储存和查询功能,对比前后测试结果,遇到特别异常的楞与临床及时取得联系。

2.3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重视临床医师或病员对检验结果投诉,对反映的质量问题要认真分析,标本血检测完应保留3天以上,以备临床医师对检查结果有疑惑的复查之用,这对寻找检验结果误差原因有很大帮助。

3 讨论

综上所述,分析前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与检验质量密不可分,在强调分析过程中质量的同时,必须同样强调分析前和分析后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正确指导患者做好留取标本前的准备工作,加强和健全标本采集的管理与要求,减少和杜绝不合格标血,加大检查制度,对一些分析后可疑标本应给予重新留取,提升标本质量,保证实验室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邓新立.实验室[SO15189]认可对学科建设的几点启示.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

[2] 叶应抚.全国临床操作规程[M]第二版主编.

上一篇:黄石市妇幼卫生年报信息结果分析 下一篇: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不良反应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