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企业财务保守行为的论述

时间:2022-07-03 11:10:48

关于我国企业财务保守行为的论述

【摘要】进入21世纪后,企业所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的集中化趋势增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只有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的长期考虑而采取的财务保守行为才能为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提高竞争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目标。

【关键词】财务保守;资本结构;制度因素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偏好股权融资行为,表现在融资首选配股或增发;如果不能如愿,则改为具有延迟股权融资特性的可转换债券,设置宽松的转换条款,促使投资者转换,从而获得股权资本;不得已才是债务,而且首选短期贷款,长期贷款位居最后,这种偏好表现在资本结构上就是企业采用了较低的财务杠杆。

一、财务保守行为的积极意义

首先,符合企业的永续经营战略和持续投资决策。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时候,往往要充分考虑高财务杠杆可能带来的风险,考虑如何使企业在后续竞争中能够占有竞争优势,有力抵御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实现永续经营。在一个充分竞争的产业中,高财务杠杆容易导致企业后续投资能力不足,而且容易使企业在产品价格战或者销竞中的财务承受能力不足,被迫削减资本投资甚至退出。财务杠杆高对于企业后续投资能力和价格战的财务承受力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竞争过程中,仅仅经营效率高并不能够保证企业生存,只有兼备经营效率高和充足财务资源的企业才能够长期生存。因此,在考虑到产品市场竞争后,融资选择次序受到了怀疑。增长机会多的企业,例如高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以及竞争激烈、经营现金流和利润急剧下降的企业,采用保守的财务政策是合理的商业选择。财务保守厂商往往是一些现金充裕的企业,它们往往具有更大的财务灵活性和持续融资能力,能够更好地抵御各种突发事件,捕捉未来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具有较大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其次,有利于企业创新战略的顺利实施。创新是现代竞争条件下厂商的灵魂。企业的创新投资总是面临着较高的风险,公司一般不倾向于以负债来支持创新投资,而更多地是依靠内部资金;此外,对负债利息的偿付需要一组稳定的现金收益流来支持,这是多数创新投资项目所不具备的。所以,企业或是不能或是不愿意以负债来支持创新投资。最后,资本结构相对保守的企业,其负债率较低,还本付息的压力不大,因此更有能力投资创新项目,利于企业保持长期竞争力。

二、财务保守行为的消极意义

1.对企业效率的影响。首先采用财务保守行为的公司,虽然负债利息在税前支付、还本付息的压力不大,但是却使得企业不能充分利用债务融资所带来的节税、财务杠杆和信息传递功能,缺乏债务融资所具有的激励、约束机制,长此以往,企业的资本成本则相对较高,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其次,重股权轻债务的融资结构会造成股权的稀释,在业务经营没有显著增长的情况下,必然会引起每股收益的下降;再次我国上市公司虽然利用股权融资在不支付或很少支付股息的情况下其成本是低于债务融资,但从长远看,不给予投资者相应的回报,企业是难以获得持续的发展,投资者会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做出反应。可见从长远来看,若长期采取财务保守行为,则不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

2.对证券市场效率方面的影响。(1)由于股权融资的低成本以及股东对企业监控的弱化,使得股市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最佳场所,股权融资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手段,上市公司不断通过股权融资获取廉价的、甚至是免费的资金,造成股票市场资金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扭曲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2)不利于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的主要依据是公司新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其对项目的审查较为严格,对资金投向的约束具强的刚性。因此,公司只有在资金不能得到股权融资的满足时,才不得不求助于债务融资;而且在债务融资中,它们更愿意选择容易获得的短期负债融资,即倾向于采取财务保守行为。由此,大多数企业没有能力发行债券,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近年来的债券市场萎缩现象。

三、影响公司采取财务保守行为的因素分析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研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从自身长期经营战略目标出发,结合对资本市场政策因素的考虑,通常会采取不同的融资策略及本运营战略。但是否采用保守的资本结构已经不是公司随心所欲所能决定的,而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归纳起来,我认为有两大方面因素响企业对财务政策的选择: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

1.制度因素。中国资本市场股权结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就是股权分裂。这一特征造成了中国资本市场与其他市场之间存在质的差异。同样的行业、财务指标在中国和美国的市场,其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差别很大。比如说,按照融资顺序理论,在美国市场,公司决策者可能更愿意选择债务型融资,而在中国可能更倾向于股权融资。我国股价高估的市场环境,以及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使得非流通股股东偏好从增发和配股中获取利益,客观上造成了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而这种偏好表现在资本结构上,就是较低的财务杠杆比率,表现出财务保守行为。

2.非制度因素。首先是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相对成本的差异。融资成本是企业制定融资策略首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发达国家成熟的金融市场上,债务融资成本通常是低于股权融资成本。但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股权融资成本却低于债务融资成本,这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盈利不高,上市公司往往采取各种手段,如不分配红利、低比例分配或以送转股的形式分配股利,所以股息支出的成本是很低的。而债务的还本付息则是不能打折扣的,相对于股息支出来说是硬约束,如果公司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本付息,不仅信誉受损,还可能导致破产的危险。因此,我国上市公司乐意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股权融资,而忽视债务融资。这样,明显的财务保守现象就得以出现。

其次是产业特性差异。研究发现,同行业企业具有相似的资本结构,不同行业的资本结构则有差别,并且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医药、器械、电子、食品行业负债率较低,造纸、纺织、钢铁、航空、水泥行业负债率较高;而政府的管制对于资本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管制行业如电话、电力、汽油等公用事业以及航空业的负债率最高。但实证研究却表明,我国产业特征对于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和西方国家有明显不同。以我国医药制造和钢铁行业为例,它们的负债比率相当的接近,甚至钢铁产业比医药制造产业还略低一些。因此,尽管产业特征相同,但由于宏观环境、成长历史和所处产业生命周期的诸多方面不同,不同国家资本结构的产业特征呈现出明显差异。

最后是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研究表明,在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出现价格战或营销战时,企业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入将随之下降,财务杠杆高的企业容易最先陷入财务危机,引起客户、具有谈判地位的供应商、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出于自身风险控制的角度采取对企业经营雪上加霜的行动,导致企业销售下降和市场份额萎缩。在集中度高的行业,业内主要企业因融资约束或杠杆并购形成高财务杠杆时,财务杠杆低、现金充裕的竞争对手往往主动发动价格战或营销战,降低产品利润和经营现金流入,逼迫财务杠杆高的企业陷入危机,而当财务杠杆高的公司市场份额较大时,财务杠杆低的竞争对手更倾向于通过增加投资以争夺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王大鹏.《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3)

[2]陈晖.《试论我国企业财务保守行为的合理选择》.《怀化学院学报》.2010(7)

[3]章细贞.《外部环境与企业财务保守行为》.《财经论丛》.2007(6)

上一篇:浅谈煤炭企业维简费及安全生产费用税前扣除 下一篇:国际物流常见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