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研究

时间:2022-07-03 10:10:27

关于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5-0164-01

摘要:作者针对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研究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方法和建立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并对评价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 美感评价

近年来国际社会发出了“城市必须与自然共存”的强烈呼声,强调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色”,是现代城市建设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现代化城市与过去城市建设方针的本质区别,更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普遍愿望。绿色是环境建设之本,城市园林绿化的空间,就是城市中主要的自然空间。园林植物作为“绿色自然”构成的唯一要素,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正在日益明显的表现出来。在全球自然生态日趋恶化的今天,以植物为主体的自然景观在人们审美意识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和明显。

1、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方法

园林植物景观的美感评价是一个典型的涉及到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问题,由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是由人们的主观判断确定的,并且这种评价不可避免的带有结论上的模糊性。因此,要提高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的可靠度,必需找到一种能够处理多因素、模糊性及主观判断等问题的评价方法。

1.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运用多因素分级处理来确定因素权重的方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托马斯,萨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它是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虽说提出只有短短不到30年的时间,但是在建筑工程、技能训练、节能、公交系统、房地产、风景区的开发利用、质量管理等多种行业的决策问题上都有所应用。

同时也有人把AHP法称为阶层化意识决定法,更概括地讲:是使一些感觉的事物科学化、模糊的状况明了化、多样化价值观的综合统一化。其基本思路是评价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成相互关联的各个有序的层次,使各层次系统化、条理化,以便有效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每一层次中每两个不同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以定量表示,并在它们之间简单地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最后计算出所有相关元素的权重。其特点是:能将人们对复杂系统的评价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便于人们接受;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

1.2模糊综合评判

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控制论专家查德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发表了一篇题为《模糊集合》的重要论文,第一次成功地运用精确的数学方法描述了模糊概念,在精确的经典数学与充满了模糊性的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宣告了模糊数学的诞生。模糊综合评判,即Fuzyz Comprheen-sive Evaluation就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它是模糊数学在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要求数学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复杂的事情是难以精确化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很难用精确的数学进行描述。实践表明,处理一个复杂系统,要求过分精确反倒模糊,二是适当的模糊却可以达到精确的目的。模糊数学虽然是研究和描述模糊性现象的一种数学工具,但是它本身是精确的,是用精确的数学方法去描述和研究模糊性现象的,所以它是精确数学的延伸和推广,它把数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从清晰现象扩大到模糊现象,使数学的发展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建立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结构要科学合理,能规范、准确地反映园林植物景观美感的本质内涵,指标涵义明确,简便易测。评价方法科学规范,评价结果才能真实、客观。

2.2代表性原则

因为影响园林植物景观美感的要素很多,选择指标时既要充分考虑其系统性,避免信息覆盖不全的现象,又要避免为追求指标体系的完备性使指标体系太过复杂,应突出关键性指标。对指标源数据的界定明确,在反映基本内涵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指标的数目,指标之间相互独立,避免包含或大同小异现象。

2.3层次性原则

所设立的项目体系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明确。

2.4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

各项指标的选择应易于在实际工作中实施,易操作易理解,具有普遍性。易于与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相似地区的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作比较。

3、评价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

3.1纵向构建

根据纵向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建立了“问题一评价标准一选择方案”的阶层构造,展示了园林植物景观得以实现的、可以控制的技术过程。对于园林植物景观的美学层次结构的第一个层次即物质材料层,由于是具体表现园林植物景观美的素材,故将其结合在纵向构建技术过程中来分析。纵向结构体现着园林植物景观的真。

3.2横向构建

横向就是人类的审美意识和思想。在横向上,按照审美主体也就是人的审美标准层次和园林植物景观的美学层次结构的内在关联,结合园林植物景观的功能,将园林植物景观美分为四个层次类型作为一级指标,即形式美、时空美、生态美和意境美四个方面:而且这四个层次又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评价体系的二级指标层是对一级指标层的深入分析,是评价体系的递阶层次。横向结构体现着园林植物景观的善。

3.3纵横构建的统一

贯穿纵横两个方向的内容则是园林植物景观的美学内容。在真与善中呈现出来的内容是园林植物景观的美,从而真、善、美得到了统一。在初步确定了园林植物景观美感的影响要素后,进行了专家征询。

4、结论

本文首先从哲学角度对园林植物景观的美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园林植物景观的美的本质、园林植物景观美的感受过程以及如何创造和评价园林植物景观的美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明确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真、善、美的内容,较完善的建立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美学框架,是构建园林植物景观美感评价体系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自新,城市大园林一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园林,2001,(5):7-10

[2]景月琴,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经济师,2005,(2):464,7

上一篇:分析城市土壤对园林植物种植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水生花卉及其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