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 融化在日落日出间

时间:2022-07-03 08:47:10

突尼斯 融化在日落日出间

每年11月可说是全年的旅游淡季,酒店和机票纷纷亮出了淡季的低水平,想出国旅游可要看准时机。《都市丽人》推荐拥有独一无二风景的突尼斯,那里的老城市场能淘到意想不到的宝贝,那里的浴室能把女人的皮肤蒸得光滑异常,那里的蒸汽火车像在沙漠里穿行的红蜥蜴……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突尼斯作为一个国家的地位并不比与它毗邻且读音相近的两个城市――意大利的威尼斯和法国的尼斯强势多少。这不,刚从突尼斯回国,就有朋友通过MSN发来这样的问题。

“你觉得突尼斯值得去吗?”

我说:“值得!”

“理由呢?”

“那里有7座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有可以媲美罗马斗兽场的埃尔杰姆,有伊斯兰第四大圣城凯鲁万,还有世界最大的马赛克博物馆。”

朋友马上反驳,“我对死去的历史不感兴趣,说点新鲜的,别的地方没有的!”

我想了一下,说:“那就去突尼斯洗个热水澡,比土耳其浴还爽。到最地道的馆子吃顿大餐,这里特殊的烹调方式能把地中海海鲜鼓弄出和法餐意餐完全不同的美味,可能更对你的胃口。还可以找个酒吧或者水烟馆,和当地人一起看场足球比赛!”

朋友满意地发来一张笑脸符号,“嗯,这就有点靠谱了,考虑一下,今年假期走一趟。资料都别扔啊,给我留着!”

阿拉伯式的旧城区

阿拉伯人在突尼斯的主要生活区统称为麦地那,建筑格局是以清真寺为核心,再向四周扩散出民宅、商业摊点及各种公共娱乐设施。在突尼斯各地的麦地那中,数首都这座规模最大、人口最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毫不吝啬地授予它世界文化遗产的广告招牌。

游览麦地那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休闲购物式。据说中世纪时,这里商贩的经营业态符合一定规矩。比如一些与脏乱差打交道的行业,什么卖炭的、打铁的都被集中在区域,而卖鲜花、香水、金银饰品等满足上等人生活需要的店铺则大多在清真寺旁边挤得水泄不通。现在,麦地那的商铺早已打破传统界限,家家户户都只做游客生意。套用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中一句经典台词――突尼斯的麦地那可以让100万个女人为它发狂!这里几千间店铺售卖女人梦寐以求的所有,从土耳其丝巾、印度披肩、德国瓷器、波斯地毯,到CHANEL香水、CD的包和鞋,应有尽有!于是,吸引游客驻足购买的决定因素取决于老板是否能用N种语言说“你好”。

游览麦地那的另一种方式叫做体验式。根据我的观察。当地人除了每天5次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方向的礼拜之外,有两件乐事值得我们尝试。第一件是吃。突尼斯人嗜食辣椒,已到了无辣不成宴的地步。当地人认为,辣椒代表激情,当突尼斯男人发现自己老婆做饭的口味寡淡无味的时候,他就明白这段婚姻可能已经到头了。在突尼斯,哈里萨(Harissa)辣椒酱几乎是每餐必上的开胃菜。拌上橄榄油用面包蘸着吃,嘴馋的都能吃饱。吃饭地点最好选一家老餐馆,曾是贵族豪宅的Dar Bel Hadj,由于口味地道,环境幽雅。一直被人热烈追捧。

第二件是洗澡。在突尼斯有这样一句俗谚,这世界有三样东西不会改变,一是泉水,二是朋友,三是哈曼(Hammam)。哈曼在阿拉伯语中是公共浴室的意思。记得三毛曾在《撒哈拉的故事》中介绍过沙漠里的人如何洗澡,哈曼就属于她提到的洗外面部分(洗里面是在海边用海水灌肠),好奇心让我体验了一回纯正突尼斯瑜伽桑拿的滋味。在搓澡师的分筋错骨手下,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在强力拉伸后竟能摆出一整套类似瑜伽修炼的复杂动作,感到一种脱胎换骨、犹若新生的畅意!

新城区吹拂着法式香颂

接机的轿车在高速路上开得并不快,司机仿佛故意拉长了迦太基国际机场与酒店之间的距离。好让满眼好奇的我透过车窗慢慢欣赏这神秘国度的风景。

突尼斯市由老城麦地那(Medina)和新城组成,著名的布尔吉巴大街就位于新老城的交界处。布尔吉巴大街的名字取自突尼斯第一任总统哈比布・布尔吉巴,大街东头的共和国广场至今还矗立着他的铜像。作为突尼斯最繁华的商业区,布尔吉巴大街中间是遍植绿树的人行道,咖啡店、商场、饭店一家挨一家,书亭、花摊点缀其间,两侧则是车来车往的行车道,坐在洋溢着法式浪漫的街头咖啡馆,散淡得一如北非初秋的骄阳。

谁不爱蓝白小镇

离开迦太基遗址,来到距离突尼斯市20多公里的一座祥和小镇。小镇依山而建。我沿着一条石板路从山脚往山顶走去,道路两旁的白房蓝窗是这场流动盛宴的绝对主角,所以,这座叫做西堤布塞(Sidi Bou Said)的小镇还有一个外号――蓝白天堂。

石板路两边的民宅都不过3层,最吸引游客眼球的则是那一扇扇具有北非风情的蓝色大门。当地有一个说法,只要你卖蓝色油漆和白色石灰,就永远不会失业。这满目蓝白不仅让游客心情舒爽,更是出于生活上的考虑。因为地中海夏日炎热。白色是最好的散热器,用这种颜色涂抹外墙,可以保持室内像空调吹拂一样凉爽,当地又是优质石灰的主要产地,所以选择白色就更理所当然。小镇中最著名的景点是一所当地官员的豪宅,无论广博的占地面积,还是装修的豪华程度都足以与博物馆媲美。走进大门。里面的房屋格局错综复杂,起居室、会客厅、厨房、阁楼分布在出其不意的空间。中堂还有一口古井,井边摆满各种取水器皿,一棵华冠的巨树给整个院落带来清凉。我沿着旋转楼梯走到2层露台,平台虽然不高,却可以恰到好处地把整座小城尽收眼底。迦太基的前世今生

迦太基古城遗址位于首都突尼斯市东北17公里处,濒临地中海,是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首都。这里是突尼斯的文明起点,没人愿意错过这里的风景。

克考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迦太基城市。它地处北非大陆波恩角(Cap Bon)西北偏北,东侧即是烟波浩渺的地中海。一位历史学家曾如此形容2300年前克考恩的繁荣景象,“几乎家家都有花园,月季玫瑰被清泉浇灌。”那时的富裕人家甚至拥有私人浴室,上下水设施一应俱全。许多浴室的窗户面朝大海,看来迦太基人很懂得享受生活,边洗澡还要边看海景。站在这里驻足远望,会发现无论天的蓝还是海的蓝都那么纯粹,把小城内外繁茂盛开的野花映衬得更加绚烂。

克考恩向北20公里就到了北非陆地的尽头。水陆相接的地方是一面嶙岣峭壁。此地距意大利西西里岛不到150公里,天气晴好的时候,还能依稀看到远方的意大利。其实地缘环境也间接解释了克考恩曾经繁盛的原因,正是这里把非洲与欧洲连在一起。当我在嶙峋的古老石柱中穿行时,会有踏入另一个时空的错觉。眼前房舍的完整程度甚至还不如被熔岩掩埋的庞贝,只能揣测迦太基文明在史前的无比强盛。

圣城凯鲁万

接下来几天,大巴朝向突尼斯中部开行,第一站是伊斯兰世界第四大圣城――凯鲁万(Kairouan)。既然是圣城,凯鲁万大清真寺(Grand Mosque)的地位自然举世无双。清真寺已有千余年历史,连最新翻修的大门也已两百岁挂零。作为北非最古老的清真寺,这里的门槛不知曾被多少信徒踏破。清真寺内礼拜堂不允许非穆斯林进入,但我仍可通过雕花木门看清里面的建筑结构。偌大礼拜堂被400余根柱子支撑,地上铺展的毯子足有千条,一派大家风范!在沙漠中穿行的红蜥蜴

旅行进入第六天,让我最兴奋的就是乘坐红蜥蜴特快进入戈壁。红蜥蜴专列由法国政府赠送突尼斯王室,虽然只有6节车厢,但豪华包房、宴会厅、会议室一应俱全,连洗手池用的都是中国进口的青花瓷,简直是一座流动王富。忘了是在第几个隧道之后,眼前的一望无际已完全被嶙岣局促所代替。虽然北非峡谷不像东非或者科罗拉多那样壁立干仞,却也自成气势。山谷中的河流仿佛是被逼迫而伸展不开手脚,变得又细又长。每到一个观景地,红蜥蜴都会停下,留出时间让乘客拍照。经过1个多小时开开停停,红蜥蜴终于抵达终点,休息大约10分钟后,奇迹发生了!司机竟然把蒸汽车头从火车前方断开,又通过另一条轨道接到车尾。此时一阵尖锐汽笛响起,是在催促大家上车返程。一股黑烟腾地从车头冒出,烟雾缭绕中,竟恍然有一种误入工业革命时代的错觉。

地中海的慵懒滋味

旅程最后一站是地中海边的梅德宁(Medenine)和杰尔巴岛(Jerba Is-land)。这里是欧洲游客登陆突尼斯的据点,也是撒哈拉沙漠骑行的起点,别看白沙碧波、椰树环抱,一派热带岛屿景象,其实距离撒哈拉沙漠只有1个小时车程。当年,《Lonely Planet》创始人惠勒夫妇来此游玩后曾疑惑:如此美好的地方,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我想,离开是为了更精彩的开始,不论是从此处进入这个星球最大的生命――撒哈拉,抑或就此踏上归程,留在各自心中的突尼斯,璀璨如北非神鹰的眼睛。

上一篇:第一份工作如何和上司相处 下一篇:李昀不想做别人眼里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