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外景地开平碉楼:它比电影更传奇

时间:2022-07-03 03:01:53

《让子弹飞》外景地开平碉楼:它比电影更传奇

开平碉楼作为一种乡土建筑,最初的源头是中国古代乡村的“角楼”,后来吸收了西方教堂建筑中的塔楼造型,发展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乡土建筑。它起源于明朝后期,在16世纪前已经出现,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鼎盛,诸多华侨在外节衣缩食,集资回家乡建碉楼,还有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

《让子弹飞》让票房飙飞,也让世界文化遗产广东开平碉楼走进了观众视野。这些一百多年前建造的中西合璧风格的碉楼,富有梦幻般的色彩,与电影的故事背景吻合得天衣无缝。难怪该剧制片人马珂第一次见到开平碉楼群落就感慨:“怎么会有这么巧的地方。《让子弹飞》的年代背景是北洋军阀时期,那正是一个中西交融的传奇年代!”

贺岁档影片《让子弹飞》情节紧凑、语言幽默、表演出彩,在佩服影帝姜文天才导演的同时,更让人见识了那座中西合璧的“鹅城”。看电影的时候,很多观众都以为这是为拍片而搭建的外景地,孰不知,这竟是真实的存在!广东开平碉楼这曲凝固的交响乐,随着影片向人们走近,再走近……

冈宁圩:鹅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当马县长带着汤师爷等一干人马赴任鹅城时,随着镜头的转换,一座古色古香的城门楼子映入观众们的眼帘。这里就是临着潭江河的冈宁圩。由于此地水路四通八达,通往江门、广州、香港、澳门、广西梧州等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有金铺、当铺、中医、银行、旅馆等102家店铺,经营的生意包罗万象,红红火火,繁华一时。刹那芳华过后,这里随着历史的变迁走入了低谷,但是,它那鳞次栉比的洋楼即使尘满面,鬓如霜,也依旧遮不住当年的风华。

在圩内,是洋楼形成的一条直街和三条平行的横街,形如“丁”字。两边一律是整齐的二层骑楼。此地原是河滩,洋楼都是在河滩上建造的。洋楼的首层是两根方柱顶托着二楼前座,成为挡雨遮阳的西洋式骑楼,有着长长的走廊贯通。在每个骑楼的棚底都画着美丽的图案。二楼前座的各楼窗形代表着主人们各自的建筑偏好。有中国传统长方形,有罗马式的圆拱形,还有哥特式的尖拱形等,不一而足。窗户都是红、黄、蓝彩色玻璃,很像西方的教堂彩玻璃。二楼下部的墙壁上雕着各种精美的图案,有梅花绽放,有游鱼戏水,有帘布下垂,有花朵连环,有几何图形等等。据说1929年的一场大火,曾让冈宁圩的铺子化为乌有。在当地的印尼华侨黄氏的提议下进行了重建,1931年建成,所用的水泥、钢材、玻璃都是从外国购进的。

自力村、铭石楼:等待是最初的苍老

当马县长和师爷应邀赴黄四郎设的鸿门宴时,让观众见识了“广东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民居”自力村碉楼群。自力村是由三个方姓自然村组成:安和里(俗称犁头咀)、合安里(俗称新村)和永安里(俗称黄泥岭)。最初建村的是犁头咀,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开村。时期三村合称“自力村”,取其自食其力之意。上世纪20年代,因当地土匪猖獗,洪涝频繁等天灾人祸原因,村里的侨胞陆续兴建了15座能居能守的碉楼。这些碉楼均是铁门、铁窗,配备了枪械、铜锣、探照灯,储存了大量的粮食。如遇贼匪入侵,村民便躲进楼内,贼匪无不是望楼兴叹,无功而返。

黄四郎的府邸正是自力村碉楼中最美的铭石楼。汤师爷虽是假话连篇,但当他第一眼见到铭石楼时,也由衷赞叹道:“竹林掩映,碉楼耸立,易守难攻,万夫莫开。”铭石楼建于1925年,楼高七层,楼主方润文早年在美国谋生,衣锦荣归后在家乡兴建了铭石楼。如今的铭石楼的铁窗虽已锈迹斑斑,但外形壮观,内部豪华,仍在自力村碉楼群中卓然而立。这座美轮美奂的西式碉楼,特别衬黄四郎这个具有“海归”背景的恶霸。

铭石楼一层到四层朴实无华,五层开始风格大变,豪华绮丽。前部是一宽敞的柱廊,有八根爱奥尼克式柱子支撑,四周平台围着罗马栏杆,正面正中巴洛克曲线山花,下为“铭石楼”三字大匾。楼顶那个爱奥尼克立柱的中式琉璃顶小亭子,是黄四郎的最爱。电影一开始,他就在小亭子里拿着望远镜瞄啊瞄……

半个世纪前,居住证铭石楼的方家人远赴海外,走得匆忙而无声息。碉楼内的物件至今还保持着原样:德国的落地钟、意大利进口的彩色玻璃、留声机、法国式纯银茶具、美国式座钟、法国香水、日本粉彩描金瓷首饰盒、枝形铸铁煤油吊灯、五彩玻璃隔断屏风、西式的美人卧榻、中式雕花大床、红木桌子上静静躺着的泛着黄色的英文版《芝加哥日报》,还有那纤纤玉足穿过的绣花鞋、小轩窗前的梳妆台,仿佛随时等待着主人的归来,而半个多世纪的等待也随之凝固成最初的苍老。

梅家大院:河畔上的街市风景

影片中,马县长重返鹅城后,搞动员、铺子弹、砍假黄四郎头等一幕幕高潮剧情的拍摄地正是在台山端芬镇的梅家大院。

梅家大院坐落在大同河畔,掩映在绿树婆娑当中。它是目前全国保存得最完好,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华侨建筑的典型代表。其真正的名字叫“汀江圩”,不是“大院”而是街市。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梅家大院的朝昏夕阴的景色非常“给力”,为剧情增添了不少光彩。尤其是马县长带着兄弟们策马扬鞭,在大院空地上来回奔跑,动员民众“打碉楼,杀四郎”,马蹄声碎,尘灰扬起,梅家大院的风光在人们的视野中挥之难去。

梅家大院是1931年在当地梅姓华侨带领下,由十余姓海内外乡亲集资兴建的。大院占地面积80亩,中间有40亩空地是市场,呈长方形。排列余四周发店铺都是二三层钢筋水泥结构的骑楼式房屋,共计108幢。整体呈“回”字形,俨然是座小方城。这些店铺骑楼都是乡亲们根据各自侨居国家的建筑风格建造的,又融入本地传统建筑艺术,显得既新潮又传统,异国飘零时亦不忘根本所在。编辑 朱国伟

TIPS

门票:

开平碉楼包括四大景点,套票130元,3天内有效。散买价钱如下:立园60元,马降龙50元,自力村50元,赤坎20元。也可以两两搭配地买,都有一定的折扣。随便一个景点都可以买套票。

交通:

外部交通:开平没有飞机场、火车站,先到广州,再乘坐大巴前往开平。广州芳村坑口汽车站(6:00至19:25)、广州蚩谄车站(6:50至17:40)、广东省汽车站(6:20至18:00)和中山八路广佛汽车站都有大巴直达开平市长沙车站,票价40元左右,车程2小时。

内部交通:由于碉楼分布较分散,如有4人以上建议包车。出了汽车站就会有很多人问你要不要包车,一般30元/人左右。跟司机讨价时要讲清楚路线和景点,免得临时加点时司机要加收。如果从公交车游景点也没问题,公交车收费1.5元至5元不等。除了赤坎影视城就在赤坎站旁,其余景点都离公交车站好一段路。很多车站是没有具体站点的,所以最好跟司机说好你要去哪里,到站他会提醒你下车的。的士起步价6元。

住宿:

建议住在开平市内,第二天可再搭车去下一个碉楼群,虽然下面的镇子也有住宿的地方,但条件艰苦。开平市区汽车站附近有很多标间:60-80元/间。华侨大厦对面招待所,70元/晚。西郊路上的建联旅业,80元/标间。赤坎的金燕大酒店(50元/双人间,有空调、卫生间)。推荐自带帐篷睡袋去露营,塘口、百合、赤水等地的村口和被遗弃的碉楼都是理想的露营地。

美食:

午餐建议自带干粮。开平的小镇馆子不多,赤坎河边的馆子有三家,蚬岗的河边只有一家。赤水只有镇上才能找到吃的。当地著名菜式:黄鳝饭、水口白菜汤、赤坎豆腐角、赤坎蒸鹅、鸭粥、开平狗肉。

线路推荐:

锦江里瑞石楼马降龙碉楼群赤坎古镇自力村碉楼群三门里迎龙楼

上一篇:碗窑,春去春又来 下一篇:游动的金鱼雕